2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材料1:有一种小爬行动物叫蝜蝂(fùbǎn),路上见到所有东西都把它背在身上,因而常常累死在半路上。材料2:有一只乌龟嫌背上的龟
2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材料1:有一种小爬行动物叫蝜蝂(fùbǎn),路上见到所有东西都把它背在身上,因而常常累死在半路上。
材料2:有一只乌龟嫌背上的龟甲太重,就把它给蹭掉了,后来被一只鹰轻易啄死叼走。
综合上述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自拟题目,选好角度,确定立意;(2)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3)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4)不得抄袭、套作。
【答案】
凡事要量力而行
材料中,蝜蝂善负重物,即使累得仆地不能起,也不放弃,仍然倔强的负重而行,直至坠地而死。在蝜蝂身上我感悟到,凡事要会变通,要了解自己的实力,量力而行。
人贵于自知,了解自己的实力才是做一切事情的出发点。一切从实际出发,从自身条件出发,是做好每一件事的基础。人最难了解的就是自己,了解自己,熟悉自己的实力、个性、特点,才能做出合理的计划和目标,才不至于一事无成。材料中,蝜蝂不能量力而行,付出了惨重代价。要了解自己,了解自己背负重物的能力,依据自身情况做事,才不至于有如此后果。刘邦之所以最终能成就千古伟业,就是因为他了解自己的实力。刘邦能自知,他善于纳言,不断提高自己的实力,成就了一番霸业。
凡事学会变通,不能一味蛮干,要有智慧,讲技巧。智慧的力量是无穷的,当我们的实力达不到时,学会变通,运用智慧,往往会有意外的收获。一味蛮干,不会变通,只会事倍功半,一事无成。正如材料中的蝜蝂,只积压物资昂起头背负重物一直往前行,直到其背部酸涩也不知道停下,一味地蛮干,也是造成它最后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对于我们学生,我们应该学会变通,无伭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上,会变通都是很有必要性的。
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不断改善自己的行为,做到量力而行。人非圣人,不可能没有过错失误,这时我们更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我们不能师心自用,面对别人的意见而无动于衷,一意孤行。李世民善于纳谏,才会有了贞观盛世的繁荣;刘邦善于纳谏,才成就一番伟业;齐王善于纳谏,才有了齐国的繁盛。然而,蝜蝂一意孤行,别人为它减负,它又固执地背负上,以至于累死。
诚然,在生活中我们也需要蝜蝂这种永不放弃的精神,但永不放弃更要有一定的前提。永不放弃更要建立在切实的目标与行动的基础之上。
有自知,了解自己的实力,而后量力而行,才会有所作为。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一:蝜蝂什么都要,什么都准备,造成负担过大,活得太累。该寓言说明,人要适度放下包袱,才能轻装前进。材料二:乌龟把优势看做负担,放弃拥有的优势,结果落得悲惨的结局。该寓言说明,人要有适度的负担,才能抵御生活的困难,走得更好。
综合理两个材料观点相反,但都各自成理,结合起来理解是,既要为未来做必要的准备,也要摈除过度的心理负担;作文也可以侧重强调一个观点,但不要把另一个观点完全否定了。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我想知道AES是什么东西?我刚学做洗洁精,我从朋友那里得到许多不同的原料,但是很多东西我都不知道是 2020-05-17 …
一.将下列文字书写材料按出现的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1.竹简2.陶器3.甲骨4.青铜器5.纸张 2020-06-0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如图。材料二:汉朝政府直接任免西域都护以及专理西域屯田事务的戊己校 2020-06-1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汉朝和西域的交往日益频繁,西域各国也纷纷归附汉朝.公元前60年,西汉政 2020-06-11 …
孙悟空和克林分别从龟仙屋,西都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孙悟空从龟仙屋飞到西都要花12分钟,克林从西都飞到 2020-06-16 …
下列历史事件的表述,不符合事实的是()①公元前119年,参加北击匈奴的卫青、霍去病部队得到西域都护 2020-07-28 …
(28分)读以下相关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巴西地理简图(图8)材料二:图9为巴西首都巴西利亚城土地 2020-07-30 …
中国的“士”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历史的每一个时代的变异也是中国史进入一个新阶段的折射.阅读材料,回 2020-11-06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汉代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安息,再由安息转运到西亚和欧 2020-12-06 …
新疆、台湾与西藏自古以来都是中国的领土.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材料一:汉武帝时,派张骞出使西 2021-0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