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
下列对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A. 此诗是诗人归隐田园后写的一首抒情小诗,其中“心远”二字指诗人心中远离草庐
B.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现了诗人悠闲自得、与世无争的情怀
C. “山气日夕佳”一句在诗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紧承上句,点名南山的暮景,引出下句的飞鸟结伴归林
D. 此诗融情于景,情景浑然一体,表现出一种平淡而质朴的美
A、理解不正确.“心远地自偏”中的“心远”是指远离官场、远离尘俗,而A理解成了“诗人心中远离草庐”,曲解了原意.故A理解不正确.
B、理解正确.诗人在自己的庭园中随意地采摘菊花,偶然间抬起头来,便欣赏到了终南山优美的景色,“见”字表现了诗人看山不是有意为之,而是采菊时无意间山入眼帘,“悠然”写出了作者的那种恬淡闲适、对生活无所求的心境.故B正确.
C、理解正确.“山气日夕佳”紧接上一句“悠然见南山”.见南山之物有:日暮的岚气,若有若无,浮绕于峰际;成群的鸟儿,结伴而飞,归向山林.所以这一句自然的过渡到“飞鸟相与还”,点明终南山的暮景,引出下一句的飞鸟结伴桂林.故C理解正确.
D、理解正确.诗中写了悠然自得的情,也写了幽美淡远的景,在情景交融的境界中含蓄着万物各得其所、委运任化的哲理,语言质朴平淡.故D理解正确.
故答案为:A.
译文:
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下列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B.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下列没 2020-05-13 …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字与例句划线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范增数目项王①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②今太 2020-05-13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若亡郑而有益于君B.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C.若使烛之武见秦 2020-05-13 …
文言文断句:凡在君耳且臣闻之越王好勇其民轻死楚灵王好细腰其朝多饿死人子胥忠其君故天下皆愿得以为臣. 2020-06-14 …
翻译.段干木辞禄而处家,魏文侯过其闾①而轼②之.其仆曰:“君何为轼?”文侯曰:“段干木在,是以轼. 2020-06-16 …
“君设其本,臣操其末;君治其要,臣行其详;君操其柄,臣常其事”(《申子•大体篇》)。这实质上反映了 2020-06-18 …
“君设其本,臣操其末;君治其要,臣行其详;君操其柄,臣常其事”(《申子•大体篇》).这实质上反映了 2020-06-18 …
英语翻译宋·程颐《周易程氏传》:“以臣于君言之:褐其忠诚,致其才力,乃显其比君之道也,用之与否,在 2020-07-05 …
下列加点字词类活用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A.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意动用法,以……为下列 2020-07-07 …
下面四个句子中文言虚词“其”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一样的一项是()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B.越国以鄙 2020-1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