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盐荒周西海刘二婶看见村长的那副笑脸,听村长说话的语气,不由得心里一咯噔,村长家里也只有三口人,买了那么多盐,还说“省得没了”。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盐    荒
周西海
    刘二婶看见村长的那副笑脸,听村长说话的语气,不由得心里一咯噔,村长家里也只有三口人,买了那么多盐,还说“省得没了”。刘二婶心里暗想,盐要紧缺了,盐要涨价了。村长咋不言一声呢?啊,准是上边叫保密咧!刘二婶发慌了,饭也没心思吃了,回到家里,掂着个竹篮子,匆匆就向村上百货店里跑去。
    盐7角钱一袋儿。一斤重的包装,刘二婶买了20袋儿。一路上,不少人问她,买恁多盐做啥?刘二婶也是嘿嘿一笑,重复着村长的话说:“留着吃呗,省得没了。”
   啊!盐要紧缺了,盐要涨价了!刘二婶的娘家侄,可是县上的官呀!保准她得到盐要涨价的“情报”了。于是,见到刘二婶买盐的人,也就赶忙到百货店里买盐。
    水不可断,盐不可缺。家家粮满囤,总不能一天三餐吃淡饭吧。买,快积蓄一些盐吧,要断了盐路,说不定要比油价还高咧!一传十,十传百,刹那间传遍了全村;提篮的、端盆的、拿布袋、掂篓的,男男女女,快步小跑地都往百货店里奔。东来西往的行路人,看到人都在排队买盐,浑浑噩噩也随在人群里排队。
    一个乡村小店,每次也不过进百十袋儿盐。破天荒的购盐热,店老板心里嘀咕起来:盐成了热门的香甜货,必有其因,嗯,这会儿的人耳朵长、消息灵,盐一定要涨价了。仅仅库存百十袋儿盐,7角一袋儿卖掉,说不定连本加利也进不到货了。于是,店老板就宣布:一袋儿盐8角,每人限购两袋。
    咋样?买盐人相互传递着惊诧的目光,相信了他们的判断。议论纷纷:盐要紧张了!盐要涨价了!盐咋会紧缺呢?准是发扬国际主义精神了。碘盐碘盐,盐里含着“碘”呢,保准是提炼“非典”的药物了。啊!……
   买盐的人越来越多,8角钱一袋儿也不嫌贵,两袋儿盐拿到手里,转到后边又随在队尾。店老板做梦也想不到有这么好的生意,急忙派人开着三轮,到镇批发部里拉盐。
   盐拉回来了,拉回了1000袋儿。店老板一看发票还是原价,哈!批发部还在鼓里闷着呢,趁他们还没睡醒,拉!店老板又让三轮车出动了。接着,又向购盐人下了第二道通牒:每袋1元钱,敞开供应。
   这天,家家户户的电话忙起来,通知闺女的,喊姐叫妹的,七婶子八大姨地相互传递信息:快买盐吧!盐要限量了!盐要运到外国去了!盐要弄去做“非典”的药了!……亲戚传给亲戚,亲戚的亲戚又传给亲戚的亲戚。就这样,村村人心惶惶,刮起了一阵购盐风。
    第二天,乡镇批发部的门前排满了拉盐的车队。批发部里的经理也糊涂了,没接到盐要调价的通知呀?更没听说盐要断缺、限量呀?嗯,没风不起浪咧,兴许是哪个当官的嘴漏了风。库存的盐按原价销掉,涨了价定要亏本呢!提价,批发价8角钱一袋儿。
    乡巴佬生来怪,越贵越要买。没出三日,全县闹起了盐荒。少者一家购了几十袋儿,多者上百袋儿。最后零售价高达2元钱一袋儿,竟有人照买不误。
    县政府下了通告:食盐断缺,纯属谣言;满足供应,原价销售;抬高盐价,严肃处理!
    风平浪静了。
    大小商店里盐堆如山,家家户户,备足了数年食盐存量。仍是7角钱一袋儿,却没人过问了。
    村长挠起了头皮,他是在盐价高峰时期,在老婆的吵骂声中,2元钱一袋儿购了20袋儿,白白扔掉了26元钱。懊丧地叫骂道:“哪个龟孙子放了个臭屁,把老百姓都呛迷糊了?!”
    刘二婶悄声地说:“忘了,屁是你放咧!”
    村长发愣了。
    刘二婶把前几日在门外吃饭时的问话重述了一遍。
    村长嗨了一声,苦苦地说:“二婶,那不过是句戏言,俺背的是半袋子尿素呀!”
(选自《文艺生活》)(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___
A.小说开头一段运用了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表现了二婶得知“盐要紧缺了,盐要涨价了”的“消息”后着急、慌张的心理。
B.因为村长的故作神秘,刘二婶才从中发现了“真相”,刘二婶在对外传播消息时也故意采用了这一方法,引起了大家的恐慌。
C.店老板是一个唯利是图的反面形象,他明知并无“盐荒”一事,却还是利用提价、限量和囤货等种种手段来牟取非法利益。
D.小说中人物的语言幽默风趣,“发扬国际主义精神”“提炼‘非典’的药物”等看似一本正经的话语,读来却让人忍俊不禁。
E.小说虚构了一个发生在偏僻乡村里的故事,情节荒诞离奇,人物形象鲜明,语言质朴生动,能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和深思。
(2)小说中的“乡亲们”有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
(3)小说以“盐荒”为题目,有怎样的好处?请结合全文分析。
(4)你怎样看待小村的这一“盐荒”现象?请结合作品和现实,谈谈你的理解和认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分析概括小说内容,能力层级C.
B“故意采用了这一方法”分析错误,文中是刘二婶对此信以为真.
C“他明知”错,“店老板心里嘀咕起来”表明 他并不知情.
E“情节荒诞离奇”不恰当,现实中这样的事情已经不止一次发生,且将来还会出现.
(2)鉴赏小说形象,能力层级D.解答此题主要抓住主要事件“买盐”,重点是典型人物刘二婶,还要结合其他人进行概括.
如写刘二婶:刘二婶心里暗想,盐要紧缺了,盐要涨价了.村长咋不言一声呢?啊,准是上边叫保密咧!刘二婶发慌了,饭也没心思吃了,回到家里,掂着个竹篮子,匆匆就向村上百货店里跑去.表现她盲从他人,没有主见.
再如写众人:买盐的人越来越多,8角钱一袋儿也不嫌贵,两袋儿盐拿到手里,转到后边又随在队尾,表现他们盲从他人,没有主见.
(3)赏析小说题目,能力层级D.解答时要从情节、人物、主旨几方面赏析.
“盐荒”是小说的线索,串联情节并推动情节发展;透过“盐荒”事件,突出体现人物,深刻揭示小说主旨.
(4)对小说进行个性化解读,能力层级F.解答时要立足文本,结合社会背景,挖掘社会根源,提出合理建议.
首先要明确:“盐荒”并不是真正缺少盐,而是人们心理恐慌的一种外在体现.这是探究的基础.
参考答案:
(1)AD  (答A得3分,答D得2分,答E得1分,答BC不给分,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得分.)
(2)①盲从他人,没有主见:听到村长的一句玩笑话就当真,迷信别人有内部消息.②愚昧落后,毫无科学知识:认为碘能提炼治“非典”的药物.③盲目追风,不顾后果:即使盐涨价到2元也不嫌贵,照买不误,家家储存.
(每点2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3)①“盐荒”是全文叙事的线索,小说情节围绕“盐荒”展开.②围绕“盐荒”,展示出不同人物的相同心理,使人物形象完整丰富.③“盐荒”带给人们思考,揭示了小说主旨.④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4)①“盐荒”并不是真正缺少盐,而是人们心理恐慌的一种外在体现.②“盐荒”源于人们对物质匮乏的深刻印象、乡下消息的闭塞,更是源于人们盲从他人的内在意识.③“盐荒”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人心的稳定造成冲击,如不及时终止,可能造成严重后果.④要想彻底拒绝再发生“盐荒”这种现象,需要社会共同努力,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养,更需要公民有分辨意识,遇事有主见.
(每点2分,共8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看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盐荒周西海刘二婶看见村长的那副笑脸,听村长说话的语气,不由得心里一咯  2020-05-13 …

谁在说谎?教室的钥匙丢了,笑笑.淘气.青青三位小朋友每人说了一句话:笑笑说:我没说谎.淘气说:笑笑  2020-05-17 …

一、记者昨日在阳高县西小村、神泉堡等村的农家杏园看到,每处农家杏园外都停着不少轿车,市民手提采摘篮  2020-06-12 …

弱弱的问句这句话是村上说的吗如果我爱你,而你也正巧的爱我。你头发乱了时候,我会笑笑的替你拨一波,然  2020-06-16 …

1、教室的钥匙被弄丢了,笑笑、淘气、青青三位小朋友每人说了一句话:笑笑说:我没有说谎.淘气说:笑笑  2020-06-1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后面小题。盐荒周西海刘二婶看见村长的那副笑脸,听村长说话的语气,不由得心里  2020-07-1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盐荒周西海刘二婶看见村长的那副笑脸,听村长说话的语气,不由得  2020-07-16 …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图中周村、赵庄两村落之间的图上距离是3厘米,则两村之间的实地距离是千米,周  2020-11-06 …

智取九龙杯阅读答案,今天之内,有悬赏!1、九龙杯是国宝,非常美观,短文中是怎样描写的?抄下来。2、周  2020-11-21 …

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运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她笑笑说:“有这么多热心的民警,有这么多好的街坊,我  2020-1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