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也。曾祖父龚,祖父畅,皆为汉三公;父谦为大将军何进长史。进以谦名公之胄,欲与为婚。见其二女,使择焉。谦弗许。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也。曾祖父龚,祖父畅,皆为汉三公;父谦为大将军何进长史。进以谦名公之胄,欲与为婚。见其二女,使择焉。谦弗许。以疾免,卒于家。 献帝西迁,粲徙长安,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时邕才学显著,贵重朝廷,常车骑填巷,宾客盈坐。闻粲在门,倒屣迎之。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尽惊。邕曰:“此王公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吾家书籍文章尽当与之。”年十七,司徒辟,诏除黄门侍郎,以西京扰乱,皆不就。乃之荆州依刘表。表以粲貌寝而体弱通侻,不甚重也。表卒。粲劝表子琮令归太祖。太祖辟为丞相掾,赐爵关内侯。太祖置酒汉滨,粲奉觞贺曰:“方今袁绍起河北,仗大众,志兼天下,然好贤而不能用,故奇士去之。刘表雍容荆楚,坐观时变,自以为西伯①可规。士之避乱荆州者,皆海内之俊杰也。表不知所任,故国危而无辅。明公定冀州之日,下车即缮其甲卒,收其豪杰而用之,以横行天下。 及平江汉引其贤俊而置之列位使海内回心望风而愿治文武并用英雄毕力此三王之举也 。”后迁军谋祭酒。魏国既建,拜侍中。博物多识,问无不对。时旧仪废弛,兴造制度,粲恒典之。 初,粲与人共行,读道边碑。人问曰:“卿能暗诵乎?”曰:“能。”因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观人围棋,局坏,粲为覆之。棋者不信,以帊盖局,使更以他局为之。用相比校,不误一道。其强记默识如此。性善算,作算术,略尽其理。善属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时人常以为宿构;然正复精意覃思,亦不能加也。著诗、赋、论、议垂六十篇。 建安二十一年,从征吴。二十二年春,道病卒,时年四十一。粲二子,为魏讽②所引,诛。后绝。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王粲传》) 注:①西伯:周文王原来的封号。②魏讽:魏相国钟繇的属官,曾图谋反,被人告发,牵连被杀的有几千人。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表以粲貌 寝 而体弱通侻,不甚重也 (容貌)丑陋 B.自以为西伯可 规 效法 C.下车即 缮 其甲卒 修补,整治 D.著诗、赋、论、议 垂 六十篇 流传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以 疾免,卒于家 以 西京扰乱,皆不就 B. 乃 之 荆州依刘表 士 之 避乱荆州者,皆海内之俊杰也 C. 然好贤 而 不能用 故国危 而 无辅 D. 收 其 豪杰而用之 其 强记默识如此 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表现王粲“有异才”的一项是(3分) A.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 闻粲在门,倒屣迎之 B.此王公孙也,有异才 年十七,司徒辟,诏除黄门侍郎 C.博物多识,问无不对 表卒,粲劝表子琮,令归太祖 D.因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 用相比校,不误一道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粲是王公之胄,被才学显著而且不以貌取人的蔡邕所赏识。蔡邕认为他家的书籍文章都应当送给王粲。 B.王粲借向太祖敬酒的机会,向太祖分析了当前的形势:袁绍喜爱贤才却不懂得任用;刘表拥有贤才却不能任用。只有太祖能招引贤才并任用贤才。 C.王粲对读过的道边碑文能背诵下来,而且不差一字。他观赏别人下围棋,棋局坏了,他能把坏了的棋局恢复原样。从中可见他的“强记”和“默识”(暗中认识)能力。 D.王粲天性擅长算术。但他在作算术的时候,只能大略的弄清算术的道理。 9.断句和翻译。(10分) ⑴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及平江汉引其贤俊而置之列位使海内回心望风而愿治文武并用英雄毕力此三王之举也 ⑵翻译下面的句子。(7分) ①进以谦名公之胄,欲与为婚,见其二女,使择焉。(3) ②善属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时人常以为宿构,然正复精意覃思,亦不能加也。(4)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5.D 6.C. 7.C 8.A 9.断句和翻译。(10分) ⑴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及平江汉/引其贤俊而置之列位/使海内回心/望风而愿治/文武并用/英雄毕力/此三王之举也(2处1分) ⑵翻译下面的句子。(7分) ① 进以谦名公之胄,欲与为婚,见其二子,使择焉。(3分) 何进因为王谦是名公的后代,想要(让自己的女儿)与王谦结成婚姻关系,叫两个女儿出来拜见王谦,让他从二人中选择一个。 ②善属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时人常以为宿构,然正复精意覃思,亦不能加也。(4分) (王粲)擅长写文章,提笔就能写成,没有需要改动的地方,当时的人常常认为他是事先写好的,然而即使(让他)正式再去精心深思,也不能超过提笔写成的文章。 |
5.将近。 6.却,转折连词)(A.因为,介词;因为,连词 B.到,动词;无义,定语后置的标志,结构助词 D.那里的,冀州的,指示代词;他,王粲,人称代词 7.表现王粲“多识”和有政治见识,表现的是“识”。 8.B.袁绍“不能用”,刘表“不懂用” C.“默识”是暗中记忆能力,“识”通“志”,记,记忆力 D.没有转折关系,这里是肯定王粲“大致通晓道理”。 《王粲传》参考译文: 王粲,字仲宣,是山阳高平人。曾祖父王龚,祖父王畅,都位列汉代的三公。父亲王谦是大将军何进的长史。何进因为王谦是名公的后代,想要(让自己的女儿)与王谦结成婚姻关系,叫两个女儿出来拜见王谦,让他从二人中选择一个。王谦没有答应。因病免了官职,最后在家中死去。 汉献帝向西迁都,王粲也迁居到长安,左中郎将蔡邕看到了他感到很吃惊。当时蔡邕的才学都很出色,在朝中位尊权重,受到重视,常常车马充塞了住宅前的巷子,宾客满坐。蔡邕听说王粲在门外来访,倒穿着鞋就跑去迎接他。王粲到了之后,看到他年纪轻,体貌短小,所有座客都很吃惊。蔡邕说:“这是王畅的孙子,有奇异的才能,我比不上。我家的文章书籍应当全部送给他。”十七岁时,司徒召用,皇帝命令授予黄门侍郎的官职,因为西京扰乱,都没有去接受官职。于是到荆州投靠刘表。刘表因为王粲身材短小、相貌不扬并且随随便便、不拘小节,不太重视他。刘表死了后,王粲劝刘表的儿子刘琮,让他归附了曹操。曹操召用王粲为丞相掾,并且赏给关内侯的爵位。曹操在汉水之滨设酒宴,王粲双手捧杯敬贺说:“当今袁绍在黄河以北起兵,仗着人多,立志吞并全国,然而他爱贤才却不能使用贤才,所以有特殊才能的人都离开了他。刘表在荆州一带从容不迫,安闲自在,暂时不动,观察等待时机,自认为自己可以效法周文王(慢慢压倒商朝)。在荆州躲避战乱的人,都是天下才能出众的人,刘表不知重用他们,所以国家危急却没有辅佐的人。您打下冀州的时候,刚到那里就整顿武器装备,招揽豪杰而重用他们,而纵横驰骋天下;等到平定了长江、汉水,招纳有才能的人而安置他们的职位,让天下人归心,远远看到(您的善政)而希望天下太平,文臣武将都被任用,英雄竭尽全力,这是夏、商、周三代开国之君的措施啊。”后来王粲被调动官职任军谋祭酒。魏国建立以后,曹操授予他侍中的官职。他广泛认识事物,知识丰富,有问必能对答。当时昔日的法度荒废、松弛,需要创立新的规章制度,王粲经常主持这件事。 当初,王粲和别人一起走路,读路边的碑文,那人问:“你能背诵吗?”王粲说:“能。”那人就让他背诵碑文,一个字也不错。曾经观看人下围棋,摆在棋盘上的棋子被搅乱了,王粲替他们照原样恢复,把棋子再摆上。下棋的不相信,用头巾把棋局盖上,让他再用其他的棋盘把棋子照原样摆上。摆好后用来互相核对比较,棋子的位置一个也不错。他的很强的记忆力就像这样好。他还擅长计算,作算术,能大致通晓道理。他擅长写文章,提笔就能写成,没有需要改动的地方,当时的人常常认为他是事先写好的;然而即使正式再去精心深思,也不能超过提笔写成的文章。他写下的诗、赋、论、议将近六十篇。 建安二十一年,王粲随曹操军队伐征东吴。二十二年春天,在行军路上病死,当时四十一岁。王粲有两个儿子,受魏讽的牵连,都被杀了。后代断绝。 |
看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畏法而至文言文阅读理解司马景王东征,取上党李喜以为从事中郎.因问喜曰:“昔先公辟君,不就,今孤召君 2020-06-05 …
①沛公欲王关中②项伯杀人,臣活之③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④沛公军霸上⑤范增数目项王 2020-06-07 …
13求文言文断句翻译司马景王东争取上党李喜以为从事中郎因问喜曰昔先公辟君不就今孤召君何以来喜对日先 2020-06-22 …
能告诉我大致的意思.古人谓贵人多知人,以其阅人物多也。张邓公为殿中丞,一见王城东,遂厚遇之,语必移 2020-07-02 …
有一群水牛,其中有一支雄壮而温顺的公牛被尊为水牛王。有一天,水牛王带牛群外出觅石,遇见一只顽猴挑衅 2020-07-03 …
《畏法而至》《畏法而至》司马景王东争,取上党李喜,以为从事中郎。因问喜曰:「昔先公辟君不就,今孤召 2020-07-07 …
阅读《公输》,回答下列各题。公输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于是见公输盘。子墨 2020-07-28 …
求古文翻译有高悬赏要离,春秋时吴国人。公子光既杀王僚以自立为王,王僚之子庆忌逃往卫国。公子光使要离 2020-07-28 …
下列对各句加粗词按其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沛公欲王关中②项伯杀人,臣活之③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2020-12-01 …
战国时期楚国公主芈月嫁给他国君王嬴驷并成为王后,其与嬴驷生子嬴稷,嬴稷生子嬴柱,嬴柱生子嬴政。按此谱 2020-12-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