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师鲁,河南人,姓尹氏,讳洙。然天下之士识与不识皆称之曰师鲁,盖其名重当世。而世之知师鲁者,或推其文学,或高其议论,或多其材能。至其忠义之
题目详情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师鲁,河南人,姓尹氏,讳洙。然天下之士识与不识皆称之曰师鲁,盖其名重当世。而世之知师鲁者,或推其文学,或高其议论,或多其材能。至其忠义之节,处穷达,临祸福,无愧于古君子,则天下之称师鲁者未必尽知之。 师鲁为文章,简而有法。博学强记,通知今古,长于《春秋》。 其与人言,是是非非,务穷尽道理乃已,不为苟止而妄随,而人亦罕能过也 。遇事无难易,而勇于敢为,其所以见称于世者,亦所以取嫉于人,故其卒穷以死。 师鲁少举进士及第,为绛州正平县主簿、河南府户曹参军、邵武军判官。迁山南东道掌书记、知伊阳县。王文康公荐其才,召试,充馆阁校勘,迁太子中允。天章阁待制范公贬饶州,谏官、御史不肯言。师鲁上书,言仲淹臣之师友,愿得俱贬。贬监郢州酒税,又徙唐州。遭父丧,服除,复得太子中允、知河南县。赵元昊反,陕西用兵,大将葛怀敏奏起为经略判官。其后诸将败于好水,韩公降知秦州,师鲁亦徙通判濠州。久之,韩公奏,得通判秦州。迁知泾州,又知渭州,兼泾原路经略部署。又知潞州,为政有惠爱,潞州人至今思之。累迁官至起居舍人,直龙图阁。 师鲁当天下无事时独喜论兵,为《叙燕》、《息戍》二篇行于世。其为兵制之说,述战守胜败之要,尽当今之利害。又欲训土兵代戍卒,以减边用,为御戎长久之策,皆未及施为。而元昊臣,西兵解严,师鲁亦去而得罪矣。然则天下之称师鲁者,于其材能,亦未必尽知之也。 初,师鲁在渭州,将吏有违其节度者,欲按军法斩之而不果。 其后吏至京师,上书讼师鲁以公使钱贷部将,贬崇信军节度副使,徙监均州酒税 。得疾,无医药,舁至南阳求医。疾革,隐几而坐,顾稚子在前,无甚怜之色,与宾客言,终不及其私。享年四十有六以卒。 (节选自《欧阳修集 居士集卷二十七》)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1)其与人言,是是非非,务穷尽道理乃已,不为苟止而妄随,而人亦罕能过也。(5分) (2)其后吏至京师,上书讼师鲁以公使钱贷部将,贬崇信军节度副使,徙监均州酒税。(5分)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 小题1:C 小题1:B 小题1:D 小题1:(1)他与人谈论,肯定对的,否定错的,一定要把道理说透彻才罢休,不随便停止而胡乱听从别人的意见,人们也很少能超过他。 (2)这以后一些官吏到京师,向朝廷上书控告师鲁把公家的钱借予部将,师鲁被贬做崇信军节度副使,又调职监管均州酒税。 |
| 小题1:直:掌管 小题1:A①不是直接表现师鲁的“博学”;C②是说师鲁减少边境开支的做法,不是“敢为”;D①是说师鲁爱民,百姓思念他, ②说他与宾客谈话,不涉及私情 小题1:“敢于秉公执法,因而被人借事中伤,遭贬官”原文中没有 小题1:(1)“是是非非”,第一个“是”(动词,肯定),第一个“非”(动词,否定);“穷尽”(说透彻);“苟止”(随便停止)。一处1分,大意2分。(2)“讼”(控告), “贷”(借予),“徙”(调任)一处1分,句子通顺得2分。 参考译文: 师鲁,河南人,姓尹,名洙。可是天下的士人认识他的和不认识他的都称呼他师鲁,他的名声被当时人看重。世上了解师鲁的人,有的推崇他的文学才能,有的佩服他看问题有见解,有的赞美他的才干。至于说到他的忠义之节,无论处在逆境和顺境,面临灾祸和喜庆,都无愧于古时君子之风,然而天下称师鲁的人未必全部知道这些。 师鲁写文章,简洁而有章法。博学强记,通知今古,在《春秋》上有专长。 他与人谈论,肯定对的,否定错的,一定要把道理说透彻才罢休,不随便停止而胡乱听从别人的意见,人们也很少能超过他。 遇事无论难易,敢作敢当,他被世人称赞的原因,也是被人嫉恨的原因,因此他最终处境艰难而死。 师鲁年少时考中进士,做绛州正平县主簿、河南府户曹参军、邵武军判官。调任山南东道掌书记的官职、做伊阳县知县。王文康公荐举他的才能,皇帝召见面试后,担任馆阁校勘,又调任太子中允。天章阁待制范公被贬到饶州,谏官、御史不肯替范公说话。师鲁上书,说范仲淹臣是他的师友,希望能够一同被贬。师鲁被贬监管郢州酒税,又调往唐州。这时,父亲去世了,守孝期满,又担任太子中允、河南知县的官职。西夏赵元昊造反,陕西一带兴兵作战,大将葛怀敏上奏朝廷起复师鲁担任经略判官。以后众将在好水打了败仗,韩公被贬官做秦州知州,师鲁调往濠州任通判。过了很久,韩公上奏朝廷,师鲁又到秦州做通判。又调泾州任知州,渭州任知州,兼任泾原路经略部署的官职。到潞州任知州,处理政务有仁爱之心,潞州人至今思念他。累官升至起居舍人,掌管龙图阁。 师鲁在天下太平时唯独喜欢谈论兵事,写了《叙燕》、《息戍》二篇文章流行于世。他主张的军事备战的主张,叙述了作战、守卫成功失败的要义,全是当时利害所在。又想训练土兵代替戍守的士卒,来减少边境的开支,以此作为抵御外敌的长久之策,都未能施行。等到元昊臣服,西部边兵解除戒备,师鲁离开现职,他的言论主张也得罪了一些权臣。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称赞师鲁的人,对于师鲁的才能,也未必全部了解。 开始的时候,师鲁在渭州任职,有违背他管理(节制、调度)的将吏,想按军法杀掉他们却未能做到。 这以后一些官吏到京师,向朝廷上书控告师鲁把公家的钱借予部将,师鲁被贬做崇信军节度副使,又调职监管均州酒税。 有病,缺少医药,抬到南阳求医。病好了,依着几案坐着,看到幼子在眼前,也没有疼爱的表情,和宾客谈话,最终不涉及他的私情。享年四十六去世。 |
看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师...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从元素周期表中可以查到组成氯化钠的两种元素的信息,下列对其认识不正确的是()A.氯化钠的相对分子质 2020-05-14 …
避讳是中国传统。子为父讳,臣为君讳,不能把尊者的名字从嘴里说出来,从笔下写出来,这是名讳。孔子作《 2020-06-21 …
君子者,权重者不媚之,势盛者不附之,倾城者不奉之,貌恶者不讳之,强者不畏之,弱者不欺之,从善者友之 2020-06-21 …
谁能翻译一下我家谱上的文字,谢谢!自思贵祖叙起其讳字其上三世从略焉以仅有墓数而讳字失传也稿甫成而二 2020-06-2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赵康靖公神道碑苏轼公讳既,字叔平。七岁而孤,笃学自力。年十七举进士 2020-06-21 …
水葫芦最初作为畜禽饲料引入我国,由于对其认识不足,现在我国每年因水葫芦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00亿元. 2020-06-21 …
茅盾曾经对《水浒传》中一些人作过深刻的评价:“对于甲,我们虽可怜其遭遇,却鄙薄其为人...“对于甲 2020-06-23 …
矛盾曾今对水浒传中一些人物作过深刻的评价,对于甲,我们虽可怜其遭遇,但鄙薄其为人,对于乙,我们既寄 2020-06-23 …
茅盾曾对《水浒》中的人物有如下评价:“对于杨志,我们可怜其遭遇,鄙薄其为人;对于林冲,我们寄以满腔同 2020-11-01 …
化学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下列对其认识不正确的是[]A.利用化学知识和化学规律,人 2020-1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