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丞相李斯说):“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皆诣守尉杂烧之。”……公元前212年,因为有儒生方士说秦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丞相李斯说):“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皆诣守尉杂烧之。”……公元前212年,因为有儒生方士说秦始皇:“天性刚戾自用,贪于权势”等。秦始皇大怒,命御史追查,结果以诽谤罪将460人在咸阳坑杀。
──改编自《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有何消极作用?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对待儒家学说持什么态度?采纳的是谁的主张?该主张的实施有何影响?
(3)我们应当怎样正确对待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
材料一 (丞相李斯说):“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皆诣守尉杂烧之。”……公元前212年,因为有儒生方士说秦始皇:“天性刚戾自用,贪于权势”等。秦始皇大怒,命御史追查,结果以诽谤罪将460人在咸阳坑杀。
──改编自《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有何消极作用?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对待儒家学说持什么态度?采纳的是谁的主张?该主张的实施有何影响?
(3)我们应当怎样正确对待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据材料一“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皆诣守尉杂烧之”“秦始皇大怒,命御史追查,结果以诽谤罪将460人在咸阳坑杀”可知,反映的是焚书坑儒.秦朝建立后,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巩固封建统治,实行了“焚书坑儒”的政策,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2)据材料二“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为适应政治上大一统的需要,在思想上也加强了统治.他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确立了儒学在封建社会的正统地位.
(3)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我们应当正确对待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吸取精华,取其糟粕,学习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尊重先人的精神创造,在此基础上,运用传统文化包括儒家思想等有益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元素,加以弘扬,并在实践活动中运用.
故答案为:
(1)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儒家思想成为了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3)吸取精华,取其糟粕等.
(2)据材料二“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为适应政治上大一统的需要,在思想上也加强了统治.他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确立了儒学在封建社会的正统地位.
(3)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我们应当正确对待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吸取精华,取其糟粕,学习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尊重先人的精神创造,在此基础上,运用传统文化包括儒家思想等有益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元素,加以弘扬,并在实践活动中运用.
故答案为:
(1)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儒家思想成为了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3)吸取精华,取其糟粕等.
看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问题。材料一食禄之家,不得与下人争利;工商杂类,不得预于士伍。——《旧唐书· 2020-06-25 …
(12分)中国是官僚政治体制发育最为完备的国家,君臣关系成为理解中国政治制度的关键。阅读下列材料: 2020-07-06 …
口语和书面语谁早谁晚按理说,书面语都是以口语为基础产生的,为何我见到很多复习资料上有“口语:出现的时 2020-11-01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dàn,吃的意思)腹,腹饱而 2020-11-06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dàn,吃的意思)腹,腹饱而 2020-11-06 …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地方设行中书省, 2020-11-26 …
材料一自后汉,时虽置三公,而事归台阁,尚书始为机衡之任。然当时尚书不过预闻国政,未尝尽夺三公之权也。 2020-12-0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材料一皇帝的旨意一般先交由中书舍人(中书省官员)起草,起草完毕,由中书令、中书侍 2020-12-05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魏晋以来,中书、尚书之官始真为宰相,而三公遂为具员,其何故也?盖汉之典事尚书、 2020-12-17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魏晋以来,中书、尚书之官始真为宰相,而三公遂为具员,其何故也?盖汉之典事尚书、 2020-1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