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外家南寺》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
题目详情
《外家南寺》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元好问是金国的官员.金亡于蒙古太宗六年,他写这首诗时,已经过了四年“家亡国破此身留”的遗民生活.境异情移,这里虽然还能唤起他儿时的亲切回忆,但亡国之悲,流离之痛,已浸染了南寺风光.因此,残阳乱蝉的深秋景物,只能勾起诗人“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的沧桑之感.诗的前四句,就是这种遗民之“情”与残秋之“景”相融合的产物.寓情于景,情景相生,构成了一幅声色凄清的画面;后四句,从“今日”追溯到“当年”,再回首现今,物是人非,沧海桑田.
1] “郁郁”二句:阴森森的梧桐树在秋日的晚烟中摇动,满庭寒凉的风露,更感到秋天特地来到这儿了.郁郁:树木茂密貌.秋偏:意谓秋意不平均偏在这儿.[2] “眼中”二句:我亲眼看到,高高的河岸变成了深谷,西坠的残阳,加上乱噪的蝉声,使人更添愁绪了.高岸移深谷:《诗·小雅·十月之交》:“高岸为谷,深谷为陵.”比喻世事变迁,高下易位.诗中以寄金亡后的沧桑这感.两句写经历亡国后的怆痛心情.[3] “去国”二句:离开了国都的衣冠之士,终于落到今天这个下场.来到外家,不禁回忆起少年时摘梨栗的往事了.“去国”句:参看《眼中》诗注.遗山《东平送张圣与北行》诗亦云:“去国衣冠元易感,中年亲友更相关”与此同意.外家:指外祖父母家.梨栗:陶潜《责子》诗:“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因以梨栗为儿童时代生活的象征.两句对比鲜明,所感甚大.[4] “白头”二句:我到了年老头白,走遍了人间,但仍在寺院的窗下,借榻而眠.榻:卧榻,狭长而较矮的床,可坐可卧.
参考:
诚挚悲凉 自成声调——读元好问《外家南寺》-《名作欣赏》1987年第06期 作者: 林从龙
1] “郁郁”二句:阴森森的梧桐树在秋日的晚烟中摇动,满庭寒凉的风露,更感到秋天特地来到这儿了.郁郁:树木茂密貌.秋偏:意谓秋意不平均偏在这儿.[2] “眼中”二句:我亲眼看到,高高的河岸变成了深谷,西坠的残阳,加上乱噪的蝉声,使人更添愁绪了.高岸移深谷:《诗·小雅·十月之交》:“高岸为谷,深谷为陵.”比喻世事变迁,高下易位.诗中以寄金亡后的沧桑这感.两句写经历亡国后的怆痛心情.[3] “去国”二句:离开了国都的衣冠之士,终于落到今天这个下场.来到外家,不禁回忆起少年时摘梨栗的往事了.“去国”句:参看《眼中》诗注.遗山《东平送张圣与北行》诗亦云:“去国衣冠元易感,中年亲友更相关”与此同意.外家:指外祖父母家.梨栗:陶潜《责子》诗:“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因以梨栗为儿童时代生活的象征.两句对比鲜明,所感甚大.[4] “白头”二句:我到了年老头白,走遍了人间,但仍在寺院的窗下,借榻而眠.榻:卧榻,狭长而较矮的床,可坐可卧.
参考:
诚挚悲凉 自成声调——读元好问《外家南寺》-《名作欣赏》1987年第06期 作者: 林从龙
看了 《外家南寺》这首诗表现了诗人...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呋喃甲醛久置后出现的红棕色是什么物质如题,呋喃甲醛遇光或热、氧气会出现红棕色,是发生了什么反应?生 2020-05-13 …
梦里花落,陌上花开.是什么意思?偶想起的一句词.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含义?请教了具体点 2020-05-14 …
寻找一道有关400盏200盏灯的物理题目有“200v40w”的400盏灯,两端电压为150v什么的 2020-06-14 …
量体裁衣体现了什么马哲原理?1.量体裁衣为什么不是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是体现了要从实际出发?( 2020-06-23 …
棋魂中藤原佐为消失以后进藤光到处寻找佐为的去向。当他回到棋院时,管理员在储存室里把什么东西交给了他 2020-07-02 …
古代希腊哲哲学苏格拉底说:“如果做鞋或评判鞋的好坏要请教具有专门知识的鞋匠,为什么治理国家和评判政 2020-07-12 …
具体到了某一天的几点用介词什么,请举例,不要举什么具体到某一天用介词on,具体到月用介词in, 2020-11-27 …
请问量子力学证明物质就是振动吗?这跟人的意念又有什么关系?请问有什么具体的理论或者实验可以表明吗?比 2020-12-06 …
二战后,最具世界意义的变化之一是什么事件?请举出具体事例来说明(即二战后亚非拉国家崛起在政治上的表现 2020-12-07 …
苏格拉底说:“如果做鞋或评判鞋的好坏要请教具有专门知识的鞋匠,为什么治理国家和评判政治的好坏却不去请 2021-0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