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外家南寺》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

题目详情
《外家南寺》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元好问是金国的官员.金亡于蒙古太宗六年,他写这首诗时,已经过了四年“家亡国破此身留”的遗民生活.境异情移,这里虽然还能唤起他儿时的亲切回忆,但亡国之悲,流离之痛,已浸染了南寺风光.因此,残阳乱蝉的深秋景物,只能勾起诗人“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的沧桑之感.诗的前四句,就是这种遗民之“情”与残秋之“景”相融合的产物.寓情于景,情景相生,构成了一幅声色凄清的画面;后四句,从“今日”追溯到“当年”,再回首现今,物是人非,沧海桑田.
1] “郁郁”二句:阴森森的梧桐树在秋日的晚烟中摇动,满庭寒凉的风露,更感到秋天特地来到这儿了.郁郁:树木茂密貌.秋偏:意谓秋意不平均偏在这儿.[2] “眼中”二句:我亲眼看到,高高的河岸变成了深谷,西坠的残阳,加上乱噪的蝉声,使人更添愁绪了.高岸移深谷:《诗·小雅·十月之交》:“高岸为谷,深谷为陵.”比喻世事变迁,高下易位.诗中以寄金亡后的沧桑这感.两句写经历亡国后的怆痛心情.[3] “去国”二句:离开了国都的衣冠之士,终于落到今天这个下场.来到外家,不禁回忆起少年时摘梨栗的往事了.“去国”句:参看《眼中》诗注.遗山《东平送张圣与北行》诗亦云:“去国衣冠元易感,中年亲友更相关”与此同意.外家:指外祖父母家.梨栗:陶潜《责子》诗:“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因以梨栗为儿童时代生活的象征.两句对比鲜明,所感甚大.[4] “白头”二句:我到了年老头白,走遍了人间,但仍在寺院的窗下,借榻而眠.榻:卧榻,狭长而较矮的床,可坐可卧.


参考:
诚挚悲凉 自成声调——读元好问《外家南寺》-《名作欣赏》1987年第06期 作者: 林从龙
看了 《外家南寺》这首诗表现了诗人...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观音菩萨的成道日和出家日(涅盘日)有什么意义的区别啊?我就是要问成道和出家又什么区别?最好能联系观  2020-05-17 …

绿城中学的同学今天参观了大佛寺,调皮的家骏同学敲响了大鼓钟,同学们发现,停止撞击大钟,大钟仍“余音  2020-05-20 …

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  2020-06-17 …

英语翻译观山寺群位于高州市之西的观山上,观山东临鉴江,南对南宫岭,山青水秀,风景迷人.明代以来,这  2020-07-14 …

《外家南寺》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  2020-07-16 …

2013年5月初太康县“高贤寿圣寺塔”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寿圣寺塔位于太康县高贤乡,  2020-11-05 …

崇圣寺三塔位于大理古城西北部1.5公里处,它是大理历史上规模最为宏大的古刹,南迢丰佑年间曾有殿宇千间  2020-11-13 …

电影《少林寺》反映了正义与邪恶的斗争,赞扬了少林寺的僧人练武为民除害的品格,是一部有一定教育意义的影  2020-11-22 …

唐朝的时候,有一个人当了省郎的官,因官运不怎么亨通,不管做甚么事情,往往都不如他的心意,所以时时出去  2020-12-05 …

班级开展“夏日寻美”的小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美在景致第一小组游览了鸡鸣寺。鸡鸣寺,位于  2021-0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