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政治-->
政治问题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之际,改革成为中国民众的焦点关切.对新时期的改革,“宁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机”几乎成了各个社会利益阶层的共识.形成这一“共识”的依据是①
题目详情
政治问题
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之际,改革成为中国民众的焦点关切.对新时期的改革,“宁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机”几乎成了各个社会利益阶层的共识.形成这一“共识”的依据是
①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推动社会进步
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
③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④辩证否定就是要创新社会发展规律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请详细解析正确选项.
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之际,改革成为中国民众的焦点关切.对新时期的改革,“宁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机”几乎成了各个社会利益阶层的共识.形成这一“共识”的依据是
①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推动社会进步
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
③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④辩证否定就是要创新社会发展规律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请详细解析正确选项.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①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推动社会进步
--错误;服务的效果一种是促进作用,一种是阻碍作用.
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
--正确;此说是定理.
答案在B\C中选
④辩证否定就是要创新社会发展规律
--错误;规律不是创造的,它是客观存在的,人们是去发现并适应发展规律.
③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当然正确.
故答案选:B
相关知识:
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①上层建筑是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建立的,但上层建筑不可能绝对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
②在同一社会内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处于量变状态.这种矛盾要求上层建筑不断地做出调整,以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
③当某种社会形态走向腐朽的时候,需要对经济基础进行变革.这时,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的变革要求就会形成尖锐的对抗.在这种情况下,惟有从根本上变革上层建筑,才能解决这一矛盾.
④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不断产生又不断解决,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二、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的重要意义
①能够帮助我们全面理解社会发展的动力和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和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是不可分割的,没有前者,不会有后者,没有后者,也不会有前者.我们只有进一步把握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才能真正把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从而全面地把握社会发展的动力和规律.
②它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又一基本依据,也是我们进一步改革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依据.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是通过为经济基础服务实现的.
1、体现在服务的方向上.一方面它积极地运用政治力量、法律手段和思想影响,帮助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另一方面它又采取一切办法对那些有害于自己的经济基础的社会势力和思想展开斗争,扫除旧上层建筑的残余,改造旧的经济基础,从而为自己的经济基础形成、巩固和发展开辟道路.
2、体现在服务的方式上.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控制这种方式来实现的.再次体现在服务的效果上.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从效果来看有两种情形:一种是促进作用,一种是阻碍作用.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采用“强制”与“非强制”两种方式.上层建筑通过国家暴力机器和政治法律制度,把人们的行为控制在一定的社会秩序范围之内.同时运用教育和宣传的非强制手段把统治阶级的意志和思想向社会民众灌输,支配和影响人们的行为,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经济基础.
--错误;服务的效果一种是促进作用,一种是阻碍作用.
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
--正确;此说是定理.
答案在B\C中选
④辩证否定就是要创新社会发展规律
--错误;规律不是创造的,它是客观存在的,人们是去发现并适应发展规律.
③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当然正确.
故答案选:B
相关知识:
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①上层建筑是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建立的,但上层建筑不可能绝对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
②在同一社会内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处于量变状态.这种矛盾要求上层建筑不断地做出调整,以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
③当某种社会形态走向腐朽的时候,需要对经济基础进行变革.这时,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的变革要求就会形成尖锐的对抗.在这种情况下,惟有从根本上变革上层建筑,才能解决这一矛盾.
④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不断产生又不断解决,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二、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的重要意义
①能够帮助我们全面理解社会发展的动力和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和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是不可分割的,没有前者,不会有后者,没有后者,也不会有前者.我们只有进一步把握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才能真正把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从而全面地把握社会发展的动力和规律.
②它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又一基本依据,也是我们进一步改革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依据.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是通过为经济基础服务实现的.
1、体现在服务的方向上.一方面它积极地运用政治力量、法律手段和思想影响,帮助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另一方面它又采取一切办法对那些有害于自己的经济基础的社会势力和思想展开斗争,扫除旧上层建筑的残余,改造旧的经济基础,从而为自己的经济基础形成、巩固和发展开辟道路.
2、体现在服务的方式上.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控制这种方式来实现的.再次体现在服务的效果上.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从效果来看有两种情形:一种是促进作用,一种是阻碍作用.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采用“强制”与“非强制”两种方式.上层建筑通过国家暴力机器和政治法律制度,把人们的行为控制在一定的社会秩序范围之内.同时运用教育和宣传的非强制手段把统治阶级的意志和思想向社会民众灌输,支配和影响人们的行为,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经济基础.
看了 政治问题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之...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后,工农革命军改编为1927.10毛泽东帅了工农革命军来到井冈山地区.开展游击 2020-06-06 …
学者郑水年说:“苏联和东欧共产主义垮台使改革领导者尤其是邓小平认识到推进国内改革是何等该要和迫切。 2020-07-11 …
为什么要革命?辛亥革命者林觉民说,革命是为天下人谋求永久的幸福。直至今天,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民谋幸 2020-10-30 …
以下关于法国大革命时期人民三次武装起义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革命对象始终是君主专制B.人民群众始终 2020-11-22 …
按要求写句子。要突破重重险阻,走过两万五千里的长征路,红军将士既需要革命必胜的信念,也需要吃苦耐劳的 2020-12-03 …
胡锦涛在与奥巴马会谈时说,中美关系十分重要,维护和促进中美关系是双方的共同责任,中美将共同建设积极合 2020-12-20 …
孙中山将全国革命团体联合起来,建立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的目的是A.团结全国的革命力量以壮 2020-12-21 …
中共制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主要依据是()A.国共两党的矛盾已经解决B.国 2020-12-28 …
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路线的形成的根源有①中共“三大”对统一战线领导权问题的忽视②中共在思想理论方面的 2020-12-30 …
2014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民生再次成为关键词。2014年,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 2021-0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