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革命?辛亥革命者林觉民说,革命是为天下人谋求永久的幸福。直至今天,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自己的使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大型的石
为什么要革命?辛亥革命者林觉民说,革命是为天下人谋求永久的幸福。直至今天,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自己的使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型的石化生产能够给本市创造巨大的GDP,增加大额的财政收入,但也带来相应的环境污染。中国目前规模最大的石化合资项目——中国科威特炼化一体化项目,初是选址广州市的南沙,在充分听取老百姓和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广东省有关部门决定该项目迁址湛江市东海岛,以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材料二:2011年8月,为了促进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常态化,中共中央宣传部等在全国新闻战线组织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全国新闻战线积极响应,广大记者纷纷深入厂矿社区、田间地头采访,用心灵倾听百姓心声、用镜头捕捉时代变迁……
⑴ 结合材料一,简要回答相关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各是什么。(6分)
⑵ 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广东省把石化项目定址湛江市是怎样落实党的重要方针的。(10分)
⑶ 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历史观的知识,谈谈你对记者走基层活动的理解。(10分)
⑴ ①路线:党的基本路线(或:党的群众路线);②方针:科学发展观;③政策: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每点2分)
⑵ 把石化项目定址湛江,体现了广东省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2分)
①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广东要发展石化工业,以促进国民经济发展。(2分)
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石化项目的选址,要倾听老百姓和专家的意见。(2分)
③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面对石化工业的利弊,广东省坚持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2分)
④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统筹广州和湛江两个区域的发展,广东省把石化项目定址湛江。(2分)
⑶ ①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或:基层群众是社会生活的主人。)(1分)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记者要彰显基层群众的劳动创造的风采。(3分)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记者要展现基层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文化创造。(3分)
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全社会都要倾听基层群众对社会变革的心愿。(3分)
中共曾在《中国共产党宣布国民党为国民公敌宣言》中声明“中国共产党不但是已命令自己的党员完全退出国民 2020-05-13 …
1911年的中国政局发生了剧烈的动荡。这主要表现在()①同盟会发动影响最大的反清起义②危机时刻武昌 2020-05-17 …
1911年6月,梁启超在报纸上发表文章指出:“在今日之中国而持革命论,诚不能自完其说;在今日之中国 2020-06-21 …
结合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谈谈为什么革命建设和改革要走自己的路 2020-07-04 …
阅读下列材料: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党,没有一个革命的党,没有一个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和革 2020-11-11 …
下列政党和团体按其建立先后顺序排列,应该是A.兴中会、同盟会、中国国民党、中华革命党B.兴中会、中华 2020-12-21 …
俄国早起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普列汉诺夫说,绝不会有人去组织一个"月食党以促进或阻止月食的到来,但要进行社 2020-12-23 …
毛泽东说:“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党。没有一个革命党,没有一个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和革命风 2020-12-23 …
1914年7月,孙中山在东京筹建中华革命党,该党要求党员要按手模宣誓,“凡入党各员,必自问甘愿服务文 2020-12-25 …
在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中,一些地方的革命党人宣布“独立”。其“独立”的实质是()A.建立民主 2021-0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