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有一天,本级的学生会干事到我寓里来了,要借我的讲义看。我检出来交给他们,却只翻检了一通,并没有带走。但他们一走,邮差就送到一封很厚的信,拆开看时,第一句是:“你改悔
题目详情
有一天,本级的学生会干事到我寓里来了,要借我的讲义看。我检出来交给他们,却只翻检了一通,并没有带走。但他们一走,邮差就送到一封很厚的信,拆开看时,第一句是:
“你改悔罢!”
这是《新约》上的句子罢,但经托尔斯泰新近引用过的。其时正值日俄战争,托老先生便写了一封给俄国和日本的皇帝的信,开首便是这一句。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其次的话,大略是说上年解剖学试验的题目,是藤野先生讲义上做了记号,我预先知道的,所以能有这样的成绩。末尾是匿名。
我这才回忆到前几天的一件事。因为要开同级会,干事便在黑板上写广告,末一句是“请全数到会勿漏为要”,而且在“漏”字旁边加了一个圈。我当时虽然觉到圈得可笑,但是毫不介意,这回才悟出那字也在讥刺我了,犹言我得了教员漏泄出来的题目。
我便将这事告知了藤野先生;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诘责干事托辞检查的无礼,并且要求他们将检查的结果,发表出来。终于这流言消灭了,干事却又竭力运动,要收回那一封匿名信去。结末是我便将这托尔斯泰式的信退还了他们。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1)作者详细介绍“你改悔吧!”这一句话的来历,用意何在?你是怎样理解的,试简释。
(2)“‘请全数到会勿漏为要’,而且在‘漏’字旁边加了一个圈。我当时虽然觉到圈得可笑,但是毫不介意,这回才悟出那字也在讥刺我了,犹言我得了教员漏泄出来的题目。”--你认为漏字圈的可笑么?圈的用意是否在讥刺“我”?
(3)“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对于这句话你如何理解?
(4)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试简说作者意见是如何变化的。
“你改悔罢!”
这是《新约》上的句子罢,但经托尔斯泰新近引用过的。其时正值日俄战争,托老先生便写了一封给俄国和日本的皇帝的信,开首便是这一句。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其次的话,大略是说上年解剖学试验的题目,是藤野先生讲义上做了记号,我预先知道的,所以能有这样的成绩。末尾是匿名。
我这才回忆到前几天的一件事。因为要开同级会,干事便在黑板上写广告,末一句是“请全数到会勿漏为要”,而且在“漏”字旁边加了一个圈。我当时虽然觉到圈得可笑,但是毫不介意,这回才悟出那字也在讥刺我了,犹言我得了教员漏泄出来的题目。
我便将这事告知了藤野先生;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诘责干事托辞检查的无礼,并且要求他们将检查的结果,发表出来。终于这流言消灭了,干事却又竭力运动,要收回那一封匿名信去。结末是我便将这托尔斯泰式的信退还了他们。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1)作者详细介绍“你改悔吧!”这一句话的来历,用意何在?你是怎样理解的,试简释。
(2)“‘请全数到会勿漏为要’,而且在‘漏’字旁边加了一个圈。我当时虽然觉到圈得可笑,但是毫不介意,这回才悟出那字也在讥刺我了,犹言我得了教员漏泄出来的题目。”--你认为漏字圈的可笑么?圈的用意是否在讥刺“我”?
(3)“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对于这句话你如何理解?
(4)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试简说作者意见是如何变化的。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是对补充叙述的考查.补充叙述的内容一般都是为了丰富文章内容,补充说明相关背景,或者与下文形成对比.详细介绍这句话的来历,丰富了这句话的背景和含义,托尔斯泰给天皇写信引用这句话,希望日本与俄国改悔,那些受军国主义、武士道毒害而盲目忠君、妄自尊大的所谓“爱国青年”作出一副受了极大侮辱义愤填膺的样子.岂料他们在批评别人时,也不自觉的作了引用,通过对比,讽刺挖苦“爱国青年”.
(2)本题是对文章内容理解的考查,需要考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分析词语、句子的含义以及蕴含的感情.“漏”加上圈不可笑,因为日本学生在“漏”字上加上圈,是故意强调,他们认为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因此讽刺我及格是教员漏题了.(3)本题是对反语运用的考查.反语是运用跟本意相反的词语来表达此意,却含有否定、讽刺以及嘲弄的意思,是一种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修辞方法.“弱国之人必是低能儿”,这是那些有偏见的日本学生的逻辑,显然荒谬.“也无怪他们疑惑”作者借此讽刺挖苦那些抱有偏见的日本学生.
(4)本题是对学生文学常识掌握的考查.在准确判断文章出处和作者的基础上,了解作者的重要经历,结合文章相关内的提示,据实回答即可.注意书写正确,内容准确.从文中可以知道我到仙台是学医的,但是看到时事的片子,中国人被杀,未果喝彩的也是中国人,我的主意改变了,也就是“我”决定不再学医.
答案
(1)托尔斯泰给天皇写信引用这句话,那些受军国主义、武士道毒害而盲目忠君、妄自尊大的所谓“爱国青年”作出一副受了极大侮辱义愤填膺的样子.岂料他们在批评别人时,也不自觉的作了引用,通过对比,讽刺挖苦“爱国青年”.
(2)
(3)反语.弱国之人必是低能儿,这是那些有偏见的日本学生的逻辑,显然荒谬.作者借此讽刺挖苦那些抱有偏见的日本学生.
(4)“我”决定不再学医.
(2)本题是对文章内容理解的考查,需要考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分析词语、句子的含义以及蕴含的感情.“漏”加上圈不可笑,因为日本学生在“漏”字上加上圈,是故意强调,他们认为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因此讽刺我及格是教员漏题了.(3)本题是对反语运用的考查.反语是运用跟本意相反的词语来表达此意,却含有否定、讽刺以及嘲弄的意思,是一种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修辞方法.“弱国之人必是低能儿”,这是那些有偏见的日本学生的逻辑,显然荒谬.“也无怪他们疑惑”作者借此讽刺挖苦那些抱有偏见的日本学生.
(4)本题是对学生文学常识掌握的考查.在准确判断文章出处和作者的基础上,了解作者的重要经历,结合文章相关内的提示,据实回答即可.注意书写正确,内容准确.从文中可以知道我到仙台是学医的,但是看到时事的片子,中国人被杀,未果喝彩的也是中国人,我的主意改变了,也就是“我”决定不再学医.
答案
(1)托尔斯泰给天皇写信引用这句话,那些受军国主义、武士道毒害而盲目忠君、妄自尊大的所谓“爱国青年”作出一副受了极大侮辱义愤填膺的样子.岂料他们在批评别人时,也不自觉的作了引用,通过对比,讽刺挖苦“爱国青年”.
(2)
(3)反语.弱国之人必是低能儿,这是那些有偏见的日本学生的逻辑,显然荒谬.作者借此讽刺挖苦那些抱有偏见的日本学生.
(4)“我”决定不再学医.
看了 有一天,本级的学生会干事到我...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有人说他们是莫逆之交,其实他们的感情一向就很好。B.运动会 2020-05-14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有人说他们两个是莫逆之交,其实他们的感情一向就很好。 2020-05-14 …
一诺千金阅读我做女孩时曾遇上一个男生开口向我借钱,而且张口就是借两元钱.在当时,这相当于我两个月的 2020-06-08 …
把一块棱长是0.8米的小明看一本书,如果每天看40页,可以比借期早2天看完;如果每天看30页,就比 2020-06-12 …
求教英语好的达人,关键字眼“恋声”和“借用一句很有名的话”,求地道翻译想给朋友录段话,表达一种我很 2020-07-04 …
阅读理解一诺千金(15分)我做女孩时曾遇上一个男生开口向我借钱,而且张口就是借两元钱。在当时,这相当 2020-11-01 …
一诺千金阅读短文答案我做女孩子时曾遇上一个男生开口向我借钱,而且开口就是借两元钱.在当时,这相当于两 2020-11-14 …
为什么唐宋明清时期文言文中废话这么多?像记事类的,说理类的,废话一大堆,一件很简单的是非要说很多,排 2020-11-21 …
(很急!谢谢大家了!)阅读题我做女孩子时曾遇上一个男生开口向我借钱.那两个相一诺千金我做女孩时曾遇上 2020-12-21 …
一诺千斤(14分)我做女孩时曾遇上一个男生开口向我借钱,而且张口就是借两元钱。在当时,这相当于我两个 2020-1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