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记承天寺夜游〔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
题目详情
记承天寺夜游 |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游白水书付过 [宋] 苏轼 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 ① 游白水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循山而东,少北 ② ,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縋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水崖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暮归倒行 ③ ,观山烧,壮甚。俯仰度数谷。至江,山月出,击汰 ④ 中流,掬弄珠壁 ⑤ 。到家二鼓,复与过饮酒,食馀甘 ⑥ 煮菜,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东坡翁。 注释:①幼子过:苏轼的第三子苏过。②少北:稍向北。③倒(dào)行:顺来路往回去。④击汰( dāi):击水。汰,水波。⑤璧:平圆形的玉,这里用来比喻映在水中的月亮。⑥馀甘:即橄榄。 1.解释下面画线词语的含义。 (1)月色入 户 (2) 但 少闲人 (3)浴 于 汤池 (4) 顾 影颓然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译文: (2)水崖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 译文: 3.甲文中描写月色皎洁的句子是 。 乙文中描写溪水清澈湍急的句子是 。 4.甲乙两文都是作者在被贬的情况下寄情于景的作品。请你说说作者在两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有哪些相同点?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1)月色入户:门 (2)但少闲人: 只 (3)浴于汤池:在 (4)顾影颓然:回头看 2.(1)想到没有可与自己一起游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找张怀民。 (2)悬崖边有几十个巨大的脚印,大概就是所谓佛的痕迹吧。 (意思对即可)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雪溅雷怒,可喜可畏。 4.甲乙两文都是作者在被贬的情况下寄情于景的作品。请你说说作者在两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有哪些相同点?作者的赏景的喜悦,身世的悲凉。 |
看了 记承天寺夜游〔甲〕元丰六年十...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学校的作业,要求仿写《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言文.原文在此: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 2020-06-03 …
文言文阅读。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 2020-06-12 …
(12分)比较阅读甲文《记承天寺夜游》和乙文《湖心亭看雪》。甲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 2020-06-17 …
阅读《记承天寺夜游》,回答1-3题。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 2020-06-19 …
记承天寺夜游问题,回答者必中谢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2020-07-01 …
《记承天寺夜游》VS《答谢中书书》甲《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2020-07-06 …
《记承天寺夜游》VS《答谢中书书》甲《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2020-07-06 …
《记承天寺夜游》中,文字极少,但内容丰富,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 2020-07-06 …
《记承天寺夜游》中,文字极少,但内容丰富,回答问题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 2020-12-22 …
阅读文言文《记承天寺夜游》,回答问题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 2021-0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