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记承天寺夜游》VS《答谢中书书》甲《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题目详情
《记承天寺夜游》VS《答谢中书书》
甲《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答谢中书书(节选)》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用“/”为文中画线句子标出停顿。
  解衣欲睡月色人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1)晓雾将 (  )
(2)未复有能 其奇者(  )
(3)怀民亦未 (  )
(4) 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沉鳞竞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相与步于中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填空。
(1)甲文写景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写景动静相衬,其中通过生命活动的描写,为景增添动感的语句是“__________”和 “__________”。
(2)甲乙两文都写了自然景物,甲文描绘了“__________之美”,乙文描写了“__________之美”。但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甲文作者把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等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浓缩在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的语句中;乙文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1)消散
  (2)参与,这里指欣赏
  (3)睡觉
  (4)只是
3、(1)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2)我们一起在庭院中做步。
4、(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猿鸟乱鸣;沉鳞竞跃。 
  (2)月色(月夜);山川;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热爱自然,沉醉山水(意思对即可)。

看了 《记承天寺夜游》VS《答谢中...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六点三十分怎么写,六点四十分怎么写,六点五十分怎么写,七点怎么写,七点十分怎么写,六点三十分怎么写  2020-06-03 …

六分之三,十四分之六,十八分之十六,八分之六,七十五分之二十五,六十三分之四十九,约分还有个六十六  2020-06-06 …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和晓出寺送林子方的意境!不是诗意!望湖楼醉书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  2020-06-09 …

水浒传中,鲁智深落草的寺院是()A.五台山文殊寺B.东京大相国寺C.杭州六和寺D.二龙山宝珠寺  2020-06-16 …

三十五六到四十犹如金秋菊迎秋放?三十五六到四十犹如金秋菊迎秋放,心机用尽方逢春,末限交来始称怀,祖  2020-06-17 …

一个简算三分之四加十五分之十六加三十五分之三十六加六十三分之六十四加九十九分支一百加一百四十三分之  2020-07-17 …

六月的西湖(150字结合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020-08-03 …

3.《游园不值》中“,”一句最富有哲理。《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描写雨中景象的诗句是:,。《晓出  2020-12-31 …

3.《游园不值》中“,”一句最富有哲理。《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描写雨中景象的诗句是:,。《晓出  2020-12-31 …

描写西湖景色的诗句不要!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我说过不要: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和六  2021-0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