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课内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各题。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

题目详情

课内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记承天寺夜游
苏  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 文章第一、二句叙事,交代了夜游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叙述自然流畅.

B. 文章第二、三句中的“遂”“亦”二字流露出作者与张怀民相知的喜悦.

C. 作者描绘庭中景物极富特色:写月突出其明,写影突出其形,写水突出其清.

D.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寥寥数语,意味隽永: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表达了作者豁达乐观的情怀.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A.正确;
B.正确;
C.写水突出其清表述错误,读者自发挥想象:月光清朗,洒落庭中,那一片清辉白茫茫一片好似积水空潭一般.并没有写水;
D.正确.
答案:C.
参考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或公元1083年十月十二日夜,可不译),(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看见月光照入堂屋的门户,(于是我就)欣喜地起床出门散步.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我)于是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
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了清水一样澄清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淡泊闲静的人罢了.
看了 课内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初一(7年级)到初三(9年级)的6本语文课本里的文言文和古诗词,最好是有题目,作者,选至哪里,是否  2020-04-27 …

关于藤野先生一课中的问题1.文章所记叙的内容变换了几个地点?2.课文是以什么为中心记叙的?主要写了  2020-05-24 …

课文《端午的鸭蛋》结尾,作者写到了东晋车胤“囊萤”夜读的故事。有人认为,这段话与课文主要内容无关,  2020-07-28 …

一、品读课文佳句,完成练习.1.我低着头走出书店,“脚站得有些麻木”,(我却浑身轻松).句中画“”的  2020-11-26 …

春朱自清下面文字中第1自然段所写的内容与课文前面有什么不同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  2020-12-01 …

下列对作者、课文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A.《故乡》以作者回乡迁居的见闻为线索描写旧时代中国  2020-12-12 …

下列对作者、课文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故乡》以作者回乡迁居的见闻为线索描写旧时代中国农民和小  2020-12-12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是[]A.《醉翁亭记》以“醉”“乐”二字提挈全篇,表达了作  2020-12-22 …

下列对作者、课文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A.《故乡》以作者回乡迁居的见闻为线索描写旧时代中国  2020-12-23 …

下面的小区域调查步骤,正确的是()①交流调查成果②整理调查资料③进行实地调查④选定调查内容与课题⑤制  2021-0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