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9分)墨竹赋(宋)苏辙与可以墨为竹,视之良竹也。客见而惊焉,曰:“今夫受命于天,赋形于地。涵濡雨露,振荡风气。春而萌芽,夏而解驰。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9分)
墨竹赋
(宋)苏辙
与可以墨为竹,视之良竹也。客见而惊焉,曰:“今夫受命于天,赋形于地。涵濡雨露,振荡风气。春而萌芽,夏而解驰。散柯布叶,逮冬而遂。性刚洁而疏直,姿婵娟以闲媚。涉寒暑之徂变,傲冰雪之凌厉。均一气于草木,嗟壤同而性异。信物生之自然,虽造化其能使。今子研青松之煤,运脱兔之毫。睥睨墙堵,振洒缯绡。须臾而成,郁乎萧骚。曲直横斜,裱纤庳高,窃造物之潜思,赋生意于崇朝。子岂诚有道者邪?”
与可听然而笑曰:“夫予之所好者道也,放乎竹矣。始予隐乎崇山之阳,庐乎修竹之林。 视听漠然无概乎予心朝与竹乎为游莫与竹乎为朋饮食乎竹间偃息乎竹阴观竹之变也多矣 ”“若夫风止雨霁,山空日出。猗猗其长,森乎满谷。叶如翠羽,筠如苍玉。澹乎自持,凄兮欲滴。蝉鸣鸟噪,人响寂历。忽依风而长啸,眇掩冉以终日。笋含箨而将坠,根得土而横逸。绝涧谷而蔓延,散子孙乎千忆。”
“至若丛薄之馀,斤斧所施。山石荦埆,荆棘生之。蹇将抽而莫达,纷既折而犹持。气虽伤而益壮,身已病而增奇。凄风号怒乎隙穴,飞雪凝冱乎陂池;悲众木之无赖,虽百围而莫支。犹复苍然于既寒之后,凛乎无可怜之姿;追松柏以自偶,窃仁人之所为,此则竹之所以为竹也。始也余见而悦之;今也悦之而不自知也。忽乎忘笔之在手与纸之在前,勃然而兴,而修竹森然。虽天造之无朕,亦何以异于兹焉?”
客曰:“盖予闻之,庖丁解牛者也,而养生者取之。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万物一理也,其所从为之者异尔。况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耶?”与可曰:“唯唯!”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 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 物生之自然信:诚然,确实 B. 乎修竹之林庐:搭建茅庐
C. 涧谷而蔓延绝:横穿 D.蹇将抽而莫 达:达到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嗟壤同 性异人非生 知之者,孰能无惑
B.与可 墨为竹愿 十五城请易璧
C.猗猗其长,森 满谷以吾一日长
D.而养生者取 ,能以足音辨人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墨竹赋》是以对话体结构全篇的一篇赋作。赋中借客之口赞美竹子,将竹子的禀赋与道德人格结合起来写,既表现了竹子的特性,又展示了个人的胸襟。
B.与可指出画竹必须心随竹转,情与竹游,发掘竹的深层次的美韵。这段文字既是展示竹的神韵的美,也是表现画家胸襟的美,同时又是表现艺术构思的过程,情、理、物象结合得天衣无缝。
C.爱竹的与可留心观察竹子的变化,熟悉竹子的各种姿态,将求道之心、好道之心全放置于竹子。
D.文末借助客人之口,用庖丁解牛和轮扁斫轮这两个典故,把题旨升华到了“万物一理”这个社会生活根本原则上。
小题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视 听 漠 然 无 概 乎 予 心 朝 与 竹 乎 为 游 莫 与 竹 乎 为 朋 饮食 乎 竹 问 偃 息 乎 竹 阴 观 竹 之 变 也 多 矣
小题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若夫风止雨霁,山空日出。(3分)
                                                                                                                             
虽天造之无朕,亦何以异于兹焉?(4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D小题2:B小题3:C小题4:(3分)视听漠然/无概乎予心/朝与竹乎为游/莫与竹乎为朋/饮食乎竹间/偃息乎竹阴/观竹之变也多矣(共六处断句,每断对两处给1分)小题5:(1)比如在风停雨住的时候,太阳出来,山色空明。...
看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文言文阅读理解镜之工列十镜于贾,发而视,其一皎如,其九雾如.或曰:“良苦之不甚矣!”工解颐谢曰:“  2020-06-17 …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石季服药会稽之东,有石氏者,其季女①病痞②.迎良医治之,久而不除,谢医使去。  2020-06-20 …

对我愿证明,凡是行为善良与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担当患难.——贝多芬我愿证明,凡是行为善良与高尚的人  2020-06-26 …

“我愿证明,凡是行为善良与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担当患难?”书上说的的行为善良与高尚是什么意思?想起  2020-06-26 …

王阳明说:“心之良知是谓圣。圣人之学,惟是致此良知而已。自孔孟既没,此学失传几千年。赖天之灵,偶复  2020-07-13 …

英语翻译1.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此其为餍足之道也.2.与其妾讪其良人,而  2020-11-10 …

贝多芬“我愿证明,凡是行为善良与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担当患难。”为什么说善良的人必受磨难?选出理解有  2020-11-23 …

宋教仁《代草国民党之大政见》:“今革命之事毕矣,而革命之目的则尚未全达,是何也?不良之政府虽倒,而良  2020-11-27 …

解释欧阳询揣摩石碑的词语尝:所书(解释书字):驻:良久:反:伫立:及:布:方:去:10个词原文:欧阳  2020-12-09 …

这道题的解题过程是?“善不是一种学问,而“善不是一种学问,而是一种行为”,这告诉我们[]A.善良就是  2021-0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