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完成下列各题。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隟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

题目详情
完成下列各题。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隟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遂命仆人过湘江,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则草而坐 披:拨开
B.意有所极,梦亦同 趣:往、赴
C.染溪,斫榛莽,焚茅茷 缘:攀缘
D.心凝形,与万化冥合 释:解除束缚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___
例句:古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A.以为凡是州山水有异态者       B.望西山,始指异
C.不知日入                                D.故为文以志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以“始得”为线索将作者情绪与自然景象相融合,使文章形神俱备。
B.西山之游使作者获得精神慰藉,懂得“未始游”之地是真正的游历。
C.作者选用精当词语将西山所见的幽泉怪石、浩然气韵生动传神地描绘出来。
D.作者先写游山时的感受,意在衬托西山之游给自己带来的精神愉悦。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C缘:沿着.译文为:沿着染溪,砍伐荆棘,焚烧乱草.
(2)例句为结构助词“的”; A结构助词“的”;B.代词,它;C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D.代词,这.故选:A
(3)C      “作者选用精当词语将西山所见的幽泉怪石”错,根据原文“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可知,“幽泉怪石”并非西山所见,而是永州的其它山水之景,文章从第二段才开始写西山.

答案:
(1)C
(2)C
(3)C

参考译文:
我自从成为有罪的人,住在这个州里,就常常恐惧不安.如有空闲时间,就慢慢地行走,无拘束地游玩.每日和那些同伴,上高山,入深林,走到曲折溪流的尽头.幽僻的泉水,奇异的山石,没有一处僻远的地方不曾到过.到了目的地就分开草而坐下,倒尽壶中酒,一醉方休.醉了就互相枕着睡觉,睡觉了就做梦.心里有向往的好境界,梦里也就有(在这种境界中获得的)相同的乐趣.睡醒了就起来,起来了就回家.我以为凡是这个州的山有奇特形状的,我都游过了;可是我还未曾知道西山的奇异特别.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我因坐在法华寺西亭,眺望西山,才指点着觉得它奇特.于是命令仆人渡过湘江,沿着染溪,砍伐荆棘,焚烧乱草,一直到山顶才停下.(我们随后)攀援登上山顶,随意坐下观赏,附近几个州的土地,就全在我们的坐席之下了.这几州的地势高低不平,高处是深山,低处是洼地,像蚁封,像洞穴,(看上去)只有尺寸之远,实际上有千里之遥.(这为千里之内的景物)聚集、紧缩、累积在眼下,没有什么能够隐藏.青山萦回,白水缭绕,外与天边相接.向四面望去都是一样的景象.(登上山顶)然后才知这座山的特别突出,与小土丘不一样.辽阔浩渺啊与天地间的大气合一而不能得到它的边际,悠然自得啊和大自然交游而不知它的尽期.(于是我们)拿起酒杯斟满酒,喝得东倒西歪地进入醉态,不知太阳下了山.灰暗的暮色,由远而至,直到看不见什么了还不想返回.(我只觉得)思想停止了,形体消散了,与自然界万物不知不觉地融为一体了.(游过西山)然后才知我以前不曾真正游赏过,真正的游赏是从这里开始的.所以我把这次西山之游写成文章以记载下来.这一年是元和四年.
看了 完成下列各题。自余为僇人,居...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一根绳子折成三分,用其中一份量水井深度,余出1米.折成四份来量余出0.5米,水井和绳子多少米  2020-03-30 …

与“知其体康”中的“其”用法相同的是()1,问其深2,吾其还也3,于乱石间则其一二扣之4,既其出5  2020-05-16 …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  2020-06-13 …

其下平旷,有泉侧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  2020-06-21 …

其下平旷,有泉侧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  2020-06-21 …

与“假舟楫者,非能水也”中的“水”活用情况相同的一项是A.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B.问其深,则其好游者  2020-07-02 …

英语翻译在两千年余年的中国历史上,荀子及其思想占据了显著而又醒目的一页,给后世留下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2020-07-29 …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  2020-11-10 …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各题。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  2020-12-1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  2020-1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