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走一步,再走一步》选段我终于爬上去了,蹲在石架上,心惊肉跳,尽量往里靠。其他的孩子慢慢地向石架边缘移动,我看在眼里,吓得几乎晕倒。
阅读《走一步,再走一步》选段
我终于爬上去了,蹲在石架上,心惊肉跳,尽量往里靠。其他的孩子慢慢地向石架边缘移动,我看在眼里,吓得几乎晕倒。
接着,他们又开始向崖顶攀爬。他们打算从崖顶沿着一条迂回的小路下山回家。
“嗨,慢着,”我软弱地哀求道,“我没法——”
“再见!”其中一个孩子说。其他孩子跟着也都哈哈大笑起来。
他们左折右转地爬上了崖顶,向下凝视着我。“如果你想待在那里,就待着好了。”有个孩子嘲笑道,“不用客气。”杰利看来好像有点不放心,但还是和大家一起走了。
我从石架向下望,感到头晕目眩;我绝对没法爬下去,我会滑倒摔死的。但是,往崖顶的路更难爬,因为它更陡,更险。我听见有人啜泣,正纳罕那是谁,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已。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暮色开始四合。在一片寂静中,我伏在岩石上,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动弹。
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这时,树林里有一道手电光照来照去。我听到了杰利和我父亲的声音!父亲的手电光照着我。“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
“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
“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眼睛看着我电筒的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石架下面那块岩石吗?”
我慢慢地把身体移过去。“看见了。”我说。
“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不要担心下一步。听我的话。”
这似乎能办得到。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我顿时有了信心。“很好,”我父亲叫道,“现在移动右脚,把它移到右边稍低一点的地方,那里有另外一个落脚点。”我又照着做了。我的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我想。
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
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这时,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
1 .对于“杰利”这个人物,下面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当“我”伏在崖石上下不来时,别的孩子嘲笑“我”,而杰利却没有。
B. 杰利虽然还是和大家一起走了,但他毕竟还表现出了“好像有点不放心”。
C. 是杰利带着“我”父亲来找“我”,才使“我”有机会脱险。
D. 有些胆小怕事,大家在嘲笑“我”时,不敢吱声。
2 .文中的这位父亲是值得赞赏的。你认为他哪一点最值得赞赏 ? 下面正确的说法是( )。
A. 他具体指导儿子第一步应踏在哪块石头上,引导儿子成功地迈出第一步。
这使儿子产生了自己战胜困难的自信心,激励儿子独立走向完全成功。
B. 他教会了儿子如何战胜恐惧心里,使他的儿子变得百折不挠,顽强不屈。
C. 他让自己的孩子克服了自卑心理,战胜了懦弱,从此变得坚强。
D. 他为儿子设计好了下山的路线,很有方法,这使儿子在以后的生活中学会了如何选择正确路线。
3 .对于学习这篇文章后得到的启示,下面分析正确的是( )。
①要勇敢面对困难,遇到问题不慌张,动脑筋想办法;②自己的亲身体验是最深刻的;③平时要锻炼好身体;④要交杰利这样的好朋友;⑤大人要像文中父亲那样科学地教育孩子;⑥不要像文中的母亲那样给孩子过多的或不必要的训诫。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①②④⑤⑥
C. ①②③④⑥ D. ①②③④⑤
1 、 D
2
、 B
3 、 C
一道关于电场和等势面的问题一个带电粒子设入一固定在O点的点电荷的电场中粒子运动轨迹如虚线abc所示, 2020-03-30 …
“我尊敬的毕达哥拉斯哟,你的弟子有多少?”“我的一半弟子,在探索着数的微妙;还有四分之一,在追求着 2020-05-13 …
汉译英急1在床上面2在沙发下面3在抽屉里面4在桌子下面5在梳妆台上6在书橱里面7在盒子里8在图中9 2020-06-27 …
阅读片段,完成练习猎人在松林上,四只鸽子在空中飞翔.四只鸽子,在盘旋,在飞翔.掉下四个影子,都受了 2020-06-28 …
孔子和老子的资料当时孔子年仅34岁,却是鲁国上上下下都知道的博学多才的学者.鲁国有个贵族孟僖子,临 2020-07-11 …
如图所示,含有11H、21H、42He的带电粒子束从小孔O1处射入速度选择器,沿直线O1O2运动的 2020-07-17 …
飞机在万米高空飞行,高度保持不变,由南极飞往赤道,途中穿越的大气是(D)A始终在对流层B从对流层进 2020-07-29 …
荀子在《劝学篇》的首句即告诫人们:学不可以已。中国教育的开山始祖、至圣先师孔子教导人们:学而不厌、诲 2020-12-19 …
关于血型的研究,最早是医生为了在战争中抢救大量失血的伤员而进行的,结果有些伤员得救,而有些伤员在输血 2020-12-24 …
韩愈在《师说》中讲到:“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可见人们的文化素 2020-12-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