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13分)材料一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被推翻的地主、资产阶级和国际反动势力不甘心失败,他们勾结起来,策划了一系列暗杀和叛乱活动。从四面八风向新生的革命政权发动了军

题目详情

(13分)

材料一 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被推翻的地主、资产阶级和国际反动势力不甘心失败,他们勾结起来,策划了一系列暗杀和叛乱活动。从四面八风向新生的革命政权发动了军事进攻。为抗击国内外反革命的进攻和武装干涉,苏维埃政权实行了一些列非常措施,即“ 政策”。

材料二 粉碎了国内外反革命叛乱和武装干涉后,苏维埃俄国的经济形势非常严峻,人民生活困苦,有的地区甚至发生了农民暴动。

材料三 斯大林认为,俄国经济落后,而落后者是要挨打的。因此必须高速发展国民经济……他把许多客观经济发展规律视为资本主义范畴的东西予以否定,主张用行政命令、指令性计划的办法加速发展经济……

从轻工业开始工业化的道路是一条漫长发展途径,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作法……苏联可以从发展重工业开始自己的工业化……只要发展了重工业就是实现了工业化。至于轻工业、农业等都是将要的、从属的、为发展重工业效力的部门;各经济部门之间的比例协调关系无需过多顾及。

(1)在材料一的空格上填入适当的文字(1分)

(2)材料二所反映的情况和材料一中的政策有何关系?(2分)

(3)针对材料二的情况,列宁实施什么政策来来化解危机?(1分)这一政策有何新特点?(2分)

(4)依照材料三的观点,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试举一例(1分)

(5)从材料三你可以看出斯大林的经济建设策略有哪些不足?(2分)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在政治方面,斯大林时期有哪些不足?(2分)这些经济政治方面的失误给苏联带来了什么危害?(2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引起广大农民的强烈不满。(3)新经济政策 特点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方式并存,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来建立社会主义经济(4)实行了两个五年计划,使苏联迅速的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5)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停滞不前,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政治上的不足:党政不分,权利高度集中,个人崇拜和家长制作风盛行,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正常开展。危害:这种高度集中地政治经济体制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分 析:
(1)通过材料联系所学可知这是十月革命后为巩固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而采取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随着国内战争的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不再适应当时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严重伤害了人民的利益,引发了人民的不满。(3)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属于识记题。(4)斯大林模式在初期是有利于苏联经济发展的,把苏联快速的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5)依据材料联系所学归纳出经济发展失衡的现象。斯大林模式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都存在着严重的弊端,根据课本所学答出政治上的弊端即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没有根除,最终导致了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葬送了苏联。
考点: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看了 (13分)材料一十月革命胜利...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