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化学-->
某研究小组为探究Cu的化学性质及溶液环境对反应的影响,设计并完成了下列实验.Ⅰ.探究Cu的化学性质实验试剂1试剂2操作及现象①铜丝氯气将加热后的铜丝伸入盛
题目详情
某研究小组为探究Cu的化学性质及溶液环境对反应的影响,设计并完成了下列实验.
Ⅰ.探究Cu的化学性质
(1)根据化合价分析,在化学反应中铜主要体现出的化学性质是___.
(2)写出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
(3)向实验①的集气瓶中加水,随着水量的增加,溶液由黄色变为绿色,最后变为蓝色.
【查阅资料】
ⅰ.黄色与蓝色混合呈现绿色.
ⅱ.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Cu(H2O)4]2++4Cl-⇌[CuCl4]2-+4H2O
利用化学用语和文字解释溶液颜色变化的原因:___.
(4)反应③中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是因为中性环境下反应很难进行.铜表面黑色的物质为CuO,同时有MnO2生成,则中性环境下反应很难进行的原因是:___.
Ⅱ.探究溶液环境对反应的影响
为进一步研究酸碱性对铜与0.1mol/L KMnO4溶液反应的影响,设计如图实验:
(1)探究酸性条件下反应时,试剂X是.溶液颜色变浅能否说明铜与0.1mol/L KMnO4溶液在酸性条件下发生了反应,理由是___.
(2)对于铜与0.1mol/L KMnO4溶液在碱性环境下的反应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Ⅰ:0.1mol/L KMnO4溶液在碱性环境下不能将铜氧化;
假设Ⅱ:0.1mol/L KMnO4溶液在碱性环境下与铜反应较慢.
设计实验验证:
将铜丝紧密缠绕在碳棒上放入碱性的溶液A中,溶液很快由紫红色变为深绿色___.一段时间后,溶液变为浅蓝绿色,试管底部出现棕褐色粉末(MnO2).①反应加快的原因是发生了电化学腐蚀,其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
②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结论.
Ⅰ.探究Cu的化学性质
实验 | 试剂1 | 试剂2 | 操作及现象 |
① | 铜丝 | 氯气 | 将加热后的铜丝伸入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产生棕黄色的烟 |
② | 稀硝酸 | 产生无色气体,遇空气变为红棕色 | |
③ | 0.1mol/LKMnO4溶液 | 加热后,铜丝表面有黑色物质,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
(2)写出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
(3)向实验①的集气瓶中加水,随着水量的增加,溶液由黄色变为绿色,最后变为蓝色.
【查阅资料】
ⅰ.黄色与蓝色混合呈现绿色.
ⅱ.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Cu(H2O)4]2++4Cl-⇌[CuCl4]2-+4H2O
利用化学用语和文字解释溶液颜色变化的原因:___.
(4)反应③中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是因为中性环境下反应很难进行.铜表面黑色的物质为CuO,同时有MnO2生成,则中性环境下反应很难进行的原因是:___.
Ⅱ.探究溶液环境对反应的影响
为进一步研究酸碱性对铜与0.1mol/L KMnO4溶液反应的影响,设计如图实验:

环境 | 反应现象 |
酸性 | 溶液紫红色变浅 |
碱性(1mL 1mol/L NaOH溶液) | 无明显现象 |
(2)对于铜与0.1mol/L KMnO4溶液在碱性环境下的反应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Ⅰ:0.1mol/L KMnO4溶液在碱性环境下不能将铜氧化;
假设Ⅱ:0.1mol/L KMnO4溶液在碱性环境下与铜反应较慢.
设计实验验证:
将铜丝紧密缠绕在碳棒上放入碱性的溶液A中,溶液很快由紫红色变为深绿色___.一段时间后,溶液变为浅蓝绿色,试管底部出现棕褐色粉末(MnO2).①反应加快的原因是发生了电化学腐蚀,其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
②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结论.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Ⅰ.探究Cu的化学性质:(1)铜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铜,铜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0价升高为+2价,表现出还原性,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铜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0价升高为+2价,表现出还原性,铜丝加热后,铜丝表面有黑色物质,生成氧化铜,铜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0价升高为+2价,表现出还原性,所以根据化合价分析,在化学反应中铜主要体现出的化学性质是还原性,
故答案为:还原性;
(2)铜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8H++2NO3-═3Cu2++2NO↑+4H2O,
故答案为:3Cu+8H++2NO3-═3Cu2++2NO↑+4H2O;
(3)氯化铜在溶液中:[CuCl4]2-+4H2O⇌[Cu(H2O)4]2++4 Cl-,以[Cu(H2O)4]2+存在,其浓度不同,颜色不同,加水过程中,平衡正向移动,随着[Cu(H2O)4]2+的增加,溶液由黄色变为绿色,最后变为蓝色,
故答案为:[CuCl4]2-+4H2O⇌[Cu(H2O)4]2++4 Cl-,加水过程中,平衡正向移动,随着[Cu(H2O)4]2+的增加,溶液由黄色变为绿色,最后变为蓝色;
【查阅资料】(4)铜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氧化铜,反应③中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是因为中性环境下,铜表面黑色的CuO,不溶解,阻碍铜与KMnO4溶液反应,
故答案为:生成的CuO覆盖在铜的表面阻止反应继续继续;
Ⅱ.(1)因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所以选择酸为非还原性的酸,所以探究酸性条件下反应时,试剂X是H2SO4溶液,对照实验需除酸碱性不同,其它条件都相同,如果加入H2SO4溶液的体积是1 mL,对比碱性条件下的实验现象,则能说明发生了反应,如果加入H2SO4溶液的体积是大于1 mL,则有可能是稀释作用导致的溶液颜色变浅,
故答案为:H2SO4溶液;如果加入H2SO4溶液的体积是1 mL,对比碱性条件下的实验现象,则能说明发生了反应,如果加入H2SO4溶液的体积是大于1 mL,则有可能是稀释作用导致的溶液颜色变浅;
(2)①电化学腐蚀,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高锰酸根离子得电子生成锰酸根离子,MnO4-+e-→MnO42-,锰酸根离子得电子生成棕褐色MnO2和氢氧根离子,MnO42-+2e-+2H2O=MnO2+4OH-,
故答案为:MnO4-+e-→MnO42-、MnO42-+2e-+2H2O=MnO2+4OH-;
②探究溶液环境对反应的影响,将铜丝紧密缠绕在碳棒上放入碱性的溶液A中,溶液很快由紫红色变为深绿色,一段时间后,试管底部出现棕褐色粉末,发生电化学腐蚀,对照碱性(1mL 1mol/L NaOH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碱性条件下铜单质可以与KMnO4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但反应速度很慢,(或假设Ⅱ成立),
答:碱性条件下铜单质可以与KMnO4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但反应速度很慢,(或假设Ⅱ成立).
故答案为:还原性;
(2)铜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8H++2NO3-═3Cu2++2NO↑+4H2O,
故答案为:3Cu+8H++2NO3-═3Cu2++2NO↑+4H2O;
(3)氯化铜在溶液中:[CuCl4]2-+4H2O⇌[Cu(H2O)4]2++4 Cl-,以[Cu(H2O)4]2+存在,其浓度不同,颜色不同,加水过程中,平衡正向移动,随着[Cu(H2O)4]2+的增加,溶液由黄色变为绿色,最后变为蓝色,
故答案为:[CuCl4]2-+4H2O⇌[Cu(H2O)4]2++4 Cl-,加水过程中,平衡正向移动,随着[Cu(H2O)4]2+的增加,溶液由黄色变为绿色,最后变为蓝色;
【查阅资料】(4)铜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氧化铜,反应③中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是因为中性环境下,铜表面黑色的CuO,不溶解,阻碍铜与KMnO4溶液反应,
故答案为:生成的CuO覆盖在铜的表面阻止反应继续继续;
Ⅱ.(1)因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所以选择酸为非还原性的酸,所以探究酸性条件下反应时,试剂X是H2SO4溶液,对照实验需除酸碱性不同,其它条件都相同,如果加入H2SO4溶液的体积是1 mL,对比碱性条件下的实验现象,则能说明发生了反应,如果加入H2SO4溶液的体积是大于1 mL,则有可能是稀释作用导致的溶液颜色变浅,
故答案为:H2SO4溶液;如果加入H2SO4溶液的体积是1 mL,对比碱性条件下的实验现象,则能说明发生了反应,如果加入H2SO4溶液的体积是大于1 mL,则有可能是稀释作用导致的溶液颜色变浅;
(2)①电化学腐蚀,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高锰酸根离子得电子生成锰酸根离子,MnO4-+e-→MnO42-,锰酸根离子得电子生成棕褐色MnO2和氢氧根离子,MnO42-+2e-+2H2O=MnO2+4OH-,
故答案为:MnO4-+e-→MnO42-、MnO42-+2e-+2H2O=MnO2+4OH-;
②探究溶液环境对反应的影响,将铜丝紧密缠绕在碳棒上放入碱性的溶液A中,溶液很快由紫红色变为深绿色,一段时间后,试管底部出现棕褐色粉末,发生电化学腐蚀,对照碱性(1mL 1mol/L NaOH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碱性条件下铜单质可以与KMnO4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但反应速度很慢,(或假设Ⅱ成立),
答:碱性条件下铜单质可以与KMnO4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但反应速度很慢,(或假设Ⅱ成立).
看了 某研究小组为探究Cu的化学性...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下列有关酶的实验设计,正确的是()A.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来研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B.设计PH为 2020-05-13 …
2,4-D是水稻田间的良好除草剂,为探究2,4-D对水稻田间鸭跖草防治的合适浓度,进行了如下实验. 2020-05-17 …
下列有关酶的特性及相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有机项()①若探究过氧化氢酶的高效性,可以选择无机催化剂作为 2020-06-10 …
乙醇是制取饮料、香精、染料、涂料、洗涤剂等产品的原料.完成下列填空:(1)实验室用乙醇制取乙烯时, 2020-06-29 …
(14分)铁及其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应用。(1)写出Fe(OH)2转化为Fe(OH)3的化学方 2020-07-22 …
Ⅰ.有关探究酵母菌呼吸作用方式实验的问题分析:(16分)(1)该实验为(对照、对比)实验。(2)检 2020-07-24 …
回答下列与生物实验有关的问题:(1)观察细胞中线粒体的分布,常用的染色剂是;洋葱细胞内的线粒体外膜 2020-07-25 …
水质的净化与检测的实验报告.1.实验目的2.实验原理3.主要仪器和试剂4、实验步骤和实验现水质的净 2020-07-29 …
铁及其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应用.(1)写出在空气中Fe(OH)2转化为Fe(OH)3的化学方程式 2020-12-24 …
铁及其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应用.(1)写出Fe(OH)2转化为Fe(OH)3的化学方程式.(2) 2020-1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