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材料后回答问题:(15分)材料一: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努力种田和织布的可以免除徭役和赋税,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奖励打仗有功的人,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读材料后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努力种田和织布的可以免除徭役和赋税,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奖励打仗有功的人,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材料二:旧贵族由于利益受到损害,他们与太子串通一气,诽谤他。他被诬陷“谋反”,惨遭杀害。他虽然遭到不幸,但新法仍继续推行,秦国的国势日趋强盛。
(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次著名的变法?变法是在哪一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0分)
(2)这次变法对于秦国有什么意义?(3分)
(3)变法之后,何种矛盾成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2分)
(1)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
变法的主要内容:1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2 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3 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2)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3)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分 析:
(1)本题考查的是商鞅变法的相关知识,通过所学知识,我们知道: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的著名的变法是:商鞅变法;这次变法发生在公元前356年;主要内容是:1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2 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3 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2)本题考查的是商鞅变法的意义,属于识记内容,通过所学知识,我们知道:商鞅变法符合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得到了秦国国君的支持,因此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3)本题考查的是商鞅变法的相关知识,通过所学知识,我们知道: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我们知道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所以本题的答案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考点: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大变革的时代
宗法制的基本原则是:立适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立适和立子是一个意思吗?不是的话,分别指什么 2020-06-20 …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西周确立的这种制度能在其后约3000年间被尊为正统定制,其主要 2020-07-05 …
西周推行“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的宗法制,其根本目的是()。A.划分血缘关系的亲疏B.调 2020-07-05 …
《春秋•公羊传》记载:“隐长又贤,何以不宜立?立适,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桓何以贵?母贵也 2020-07-05 …
分封制是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之一,下列现象中反映分封制遭到破坏,趋于崩溃的是1.问鼎中原2. 2020-07-05 …
英语翻译我行应借款人的要求,特开立以贵方为受益人、金额不超过------(币种)---------- 2020-11-11 …
(08-09上临沂市高二期末考试样题28题)(14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明朝简明学制图注①:专门为 2020-11-13 …
翻译上面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6分)①恽立性贞素,以贵公子早有令名,少工篇什。(3分)②尝赋诗未就, 2020-11-26 …
西周在确定嫡长子时常为“立嫡以长不以贤”,在嫡庶子并存的情况下,以嫡为贵,即所谓“立子以贵不以长”. 2020-11-28 …
如图为某同学设计的雅典政治组织构架图,借以说明()A.以贵族制取代君主制,确立了集体统治的原则B.梭 2020-1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