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阅读材料:材料一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普通百姓)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
题目详情
阅读材料: 材料一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普通百姓)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满足)。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孟子·梁惠王》 材料二 在天者莫明于日月,在地者莫明于水火,在物者莫明于珠玉,在人者莫明于礼义。故明不高,则光辉不赫;水火不积,则晖润(水火之光泽)不博;珠玉不睹乎外,则王公不以为宝;礼义不加于国家,则功名不白(显赫)。故人之命在天,国之命在礼。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权谋倾覆幽险而尽亡矣! ——荀子《天论》 (1)试概括孟子和荀子的思想。(8分) (2)材料二“故人之命在天”与荀子“人能胜天”思想存在矛盾,但荀子为什么还要这样说?(4分) (3)两则材料反映出两位思想家的思想有哪些不一致的方面?(4分)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孟子:先义后利,仁政治国;君主言利,会造成臣子百姓互相争利,最后国家不断削弱,直至国家灭亡。(4分) 荀子:重利,更重义;人的命运由天命决定,国家前途由教化程度来决定;王道霸道兼用;礼教法律并施;反对唯利是图。(4分) (2)表面上存在矛盾,但他将礼义置于与天命同等的地位,仍然具有人定胜天的思想境界。(4分) (3)孟子主张先义后利。荀子主张重利的同时更重义,荀子只是反对唯利是图。孟子主张仁政,荀子主张仁政的同时也强调霸道和法制的有利作用。(4分) |
|
看了 阅读材料:材料一孟子对曰:“...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子曰:“三军 2020-06-08 …
英语翻译要全文翻译王政之要务也。后世迂腐好名者流,不识义利,不辨公私,徒以不言利为高,乃至使人不可 2020-06-17 …
两道都要回答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子曰:君子矜而不争 2020-06-18 …
阿豺有子二十人。阿豺①谓曰:“汝等各奉②吾一只箭,折之地下。”俄而命母弟③慕利延曰:“汝取一只箭折 2020-06-23 …
十箭难折答案阿豺有子二十人,谓曰:“汝等各奉吾一只箭,折之地下。”俄而命母弟慕利延曰:“汝取一只箭 2020-06-28 …
文言文阅读阿豺有子二十人,及老,临终谓子曰:“汝等各奉吾一只箭,折之地下.”俄而命母弟慕利延曰:“ 2020-07-03 …
理学家张拭提出:“义利之辨大矣!岂特学者治己之所当先,施之天下国家一也。王者所以建立邦本,垂裕无疆 2020-07-04 …
义利之争始终是一个困扰人类的命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儒家之辨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 2020-07-14 …
阅读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10分)孟轲问牧民何先子思曰先利之曰君子之所以教民亦有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子 2020-12-08 …
阅读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10分)孟轲问牧民何先子思曰先利之曰君子之所以教民亦有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子 2020-12-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