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①六一居士云:“风霜冰雪,刻露清秀。”以山色言之,四时之变化亦多矣,而惟经风霜冰雪之余,则别有一种胜韵,澹澹漠漠,超于艳冶浓丽之外。春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①六一居士云:“风霜冰雪,刻露清秀。”以山色言之,四时之变化亦多矣,而惟经风霜冰雪之余,则别有一种胜韵,澹澹漠漠,超于艳冶浓丽之外。春之盎盎,百花献巧争妍者,不可胜数,而梅花独于风霜冰雪之中,以标格韵致为万卉冠。故人徒知万物华于温燠①之余,而不知长养于寒冱②之时者,为尤奇也。由此观之,士生而处丰厚,安居饱食,毫不沾风霜冰雪之气,即有所成,去凡品不远。惟夫计穷虑迫,困衡之极,有志者往往淬励磨练,琢为美器。何者?心机震撼之后,灵机逼极而通,而知慧生焉。即经世出世之学问,皆由此出,而况举业文字乎?
②吾友无异,少遭困呃,客寄四方,益自振,下帷发愤,穷极苦心,发为文章,清胜之气,迥出埃壒③,若叶落见山,古梅着蕊;一遇慧眼而兼收之。固其宜也。然予每会无异于长孺④座上,嘿嘿而亲之,私自念此非经风霜冰雪之余,有以消磨其习气而然欤?古人有言:“能推食与人者,尝饥者也;赐之车马而辞焉者,不畏徒步者也。”若畏饥而惮步,则天下事其吝为之,怯为之,不亦多乎?无异常天下之难者也,必无难天下事矣,予以此券无异焉。
选自袁中道《陈无异寄生篇序》【注释】①燠(yu四声):暖,热。 ②冱(hu四声):冻结。 ③壒(ai四声):尘土。 ④长孺:即虞长孺,明末居士,袁中道的朋友。
(1)六一居士,就是___(人名)。
(2)对文中“无异常天下之难者也,必无难天下事矣”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_
A.陈无异经常面对天下困难的事情,他一定不会为难于天下大事。
B.陈无异把天下困难的事情当做平常事情,他一定不会被天下大事难倒。
C.陈无异尝试做过天下困难的事情,他一定不会认为做天下大事是困难的。
D.陈无异把天下困难的事情当做平常事情,他一定不会认为做天下大事是困难的。
(3)第①段中“皆由此出”的“此”指的是___。(用原文的句子回答)
(4)第①段中写了“百花”和“梅”,请从论证方法的角度分析其作用。
(5)本文和《伶官传序》都是序文,请比较两篇文章不同的写作目的。
①六一居士云:“风霜冰雪,刻露清秀。”以山色言之,四时之变化亦多矣,而惟经风霜冰雪之余,则别有一种胜韵,澹澹漠漠,超于艳冶浓丽之外。春之盎盎,百花献巧争妍者,不可胜数,而梅花独于风霜冰雪之中,以标格韵致为万卉冠。故人徒知万物华于温燠①之余,而不知长养于寒冱②之时者,为尤奇也。由此观之,士生而处丰厚,安居饱食,毫不沾风霜冰雪之气,即有所成,去凡品不远。惟夫计穷虑迫,困衡之极,有志者往往淬励磨练,琢为美器。何者?心机震撼之后,灵机逼极而通,而知慧生焉。即经世出世之学问,皆由此出,而况举业文字乎?
②吾友无异,少遭困呃,客寄四方,益自振,下帷发愤,穷极苦心,发为文章,清胜之气,迥出埃壒③,若叶落见山,古梅着蕊;一遇慧眼而兼收之。固其宜也。然予每会无异于长孺④座上,嘿嘿而亲之,私自念此非经风霜冰雪之余,有以消磨其习气而然欤?古人有言:“能推食与人者,尝饥者也;赐之车马而辞焉者,不畏徒步者也。”若畏饥而惮步,则天下事其吝为之,怯为之,不亦多乎?无异常天下之难者也,必无难天下事矣,予以此券无异焉。
选自袁中道《陈无异寄生篇序》【注释】①燠(yu四声):暖,热。 ②冱(hu四声):冻结。 ③壒(ai四声):尘土。 ④长孺:即虞长孺,明末居士,袁中道的朋友。
(1)六一居士,就是___(人名)。
(2)对文中“无异常天下之难者也,必无难天下事矣”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_
A.陈无异经常面对天下困难的事情,他一定不会为难于天下大事。
B.陈无异把天下困难的事情当做平常事情,他一定不会被天下大事难倒。
C.陈无异尝试做过天下困难的事情,他一定不会认为做天下大事是困难的。
D.陈无异把天下困难的事情当做平常事情,他一定不会认为做天下大事是困难的。
(3)第①段中“皆由此出”的“此”指的是___。(用原文的句子回答)
(4)第①段中写了“百花”和“梅”,请从论证方法的角度分析其作用。
(5)本文和《伶官传序》都是序文,请比较两篇文章不同的写作目的。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根据平时学习积累,可知“六一居士”指“欧阳修”.
(2)解释这句话要抓住两个字“常、难”.常:以…为常,把…当作平常事;难,以…为难,把…当作难事.译为:陈无异把天下困难的事情当做平常事情,他一定不会认为做天下大事是困难的.故选D.
(3)“皆由此出”译为“都因此而产生”,“此”这,代词,所指代的内容往往就在前一句,故为“心机震撼之后,灵机逼极而通,而知慧生焉”.
(4)“春之盎盎,百花献巧争妍者,不可胜数,而梅花独于风霜冰雪之中,以标格韵致为万卉冠”,此句中把百花与梅花放在一起比较,所以是运用了对比论证;“士生而处丰厚,安居饱食,毫不沾风霜冰雪之气”,这里“安居饱食的士”比喻“百花”;“惟夫计穷虑迫,困衡之极,有志者往往淬励磨练,琢为美器”,这里的“计穷虑迫,困衡之极的有志者”比喻“梅花”,所以又运用了比喻论证.两种方法形象说明了“有志者往往淬励磨练,琢为美器”道理,即“经受生活磨难成就大器的道理”.
(5)《伶官传序》是由北宋欧阳修为《新五代史 伶官传》一文所作的序.这篇序是写后唐庄宗的盛衰成败的历史点评,运用借古讽今的手法劝诫当政者“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有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而本文重在劝勉,用“梅花”来鼓励陈无异勇于吃苦,经受磨练,力求卓越.
答案:
(1)欧阳修(1 分)
(2)D ( 2 分)
(3)心机震撼之后,灵机逼极而通,而知慧生焉(2 分,多写“即经世出世之学问”只得1 分)
(4)将“百花”和“梅”作对比,突出梅花饱经风霜成为万花之首的高雅情韵,又分别以“百花”和“梅”喻指生活安逸之士和饱经磨难之士,对比论证兼用比喻论证(2 分),形象而深刻地揭示出经受生活磨难成就大器的道理(1 分).
(5)本文侧重在劝勉、鼓励(1 分),鼓励陈无异勇于吃苦,经受磨练,力求卓越(1 分);而《伶官传序》则侧重于借古讽今(1 分),劝诫当政者要吸取历史教训,居安思危,不沉酒于享乐(1 分).二、写作70 分
(2)解释这句话要抓住两个字“常、难”.常:以…为常,把…当作平常事;难,以…为难,把…当作难事.译为:陈无异把天下困难的事情当做平常事情,他一定不会认为做天下大事是困难的.故选D.
(3)“皆由此出”译为“都因此而产生”,“此”这,代词,所指代的内容往往就在前一句,故为“心机震撼之后,灵机逼极而通,而知慧生焉”.
(4)“春之盎盎,百花献巧争妍者,不可胜数,而梅花独于风霜冰雪之中,以标格韵致为万卉冠”,此句中把百花与梅花放在一起比较,所以是运用了对比论证;“士生而处丰厚,安居饱食,毫不沾风霜冰雪之气”,这里“安居饱食的士”比喻“百花”;“惟夫计穷虑迫,困衡之极,有志者往往淬励磨练,琢为美器”,这里的“计穷虑迫,困衡之极的有志者”比喻“梅花”,所以又运用了比喻论证.两种方法形象说明了“有志者往往淬励磨练,琢为美器”道理,即“经受生活磨难成就大器的道理”.
(5)《伶官传序》是由北宋欧阳修为《新五代史 伶官传》一文所作的序.这篇序是写后唐庄宗的盛衰成败的历史点评,运用借古讽今的手法劝诫当政者“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有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而本文重在劝勉,用“梅花”来鼓励陈无异勇于吃苦,经受磨练,力求卓越.
答案:
(1)欧阳修(1 分)
(2)D ( 2 分)
(3)心机震撼之后,灵机逼极而通,而知慧生焉(2 分,多写“即经世出世之学问”只得1 分)
(4)将“百花”和“梅”作对比,突出梅花饱经风霜成为万花之首的高雅情韵,又分别以“百花”和“梅”喻指生活安逸之士和饱经磨难之士,对比论证兼用比喻论证(2 分),形象而深刻地揭示出经受生活磨难成就大器的道理(1 分).
(5)本文侧重在劝勉、鼓励(1 分),鼓励陈无异勇于吃苦,经受磨练,力求卓越(1 分);而《伶官传序》则侧重于借古讽今(1 分),劝诫当政者要吸取历史教训,居安思危,不沉酒于享乐(1 分).二、写作70 分
看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怎样的议论文才算好当然满分作文当然是好的咯,不过有些其貌不扬的,一点感觉都没有的记叙文老师就叫好, 2020-05-17 …
三字经话剧剧本范围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 2020-06-10 …
迷失的飞蓬,现代文,结合全文,揣摩文章结尾“而我宁愿理解成——这张方子,安详的是我迷失的飞蓬,现代 2020-06-21 …
2012长宁区语文一摸作文27、阅读下面的文字,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水从高原顺流而下,渤海口一条 2020-07-10 …
典故,道理!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 2020-07-22 …
英语翻译我们组对文章第一段和第二段进行了分析,文章第一自然段讲述了霍金的主要成就,时间简史,这本解 2020-08-03 …
缩写下面这一段话.缩写是把内容复杂、篇幅较长的文章压缩,而能保留其主要内容,使人一目了然.缩写之前, 2020-10-30 …
如何才能写出一篇符合外国人习惯的地道英语学术类文章呢?一般我们写的文章包括口语都有浓厚的"qingl 2020-11-04 …
春天的生机,夏天的日出,秋天的萧瑟,冬天的浪漫.3Q我想要这样的一篇文章,文章的内容有这样的意思就行 2020-11-05 …
关于高中英语阅读.我发现高中阅读难在哪里,简单的文章是因为他运用的语法和句型简单,或者简单句多.一些 2020-1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