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北宋政府规定,凡应试者,无论家庭贫富、郡望高低、年龄大小、甚至与“工商、杂类”出身之人,皆可投牒自进,允其应举。1008年,张士逊为省试贡院监
题目详情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北宋政府规定,凡应试者,无论家庭贫富、郡望高低、年龄大小、甚至与“工商、杂类”出身之人,皆可投牒自进,允其应举。
1008年,张士逊为省试贡院监门官,有亲戚在进士中,请求避嫌,得到真宗允许,并诏令:自今举人与试官有亲嫌者,皆移试别头,从此省试正式实施别试。
唐代取士,不仅看考试成绩,还要有知名人士的推荐。962年,宋太祖下诏:“国家悬科取士……既擢第于公朝,宁谢恩于私室!……今后及第举人不得辄拜知举官……如违,御史台弹奏。”968年又诏曰:“礼部贡举人,自今朝臣不得更发公荐,违者重置其罪。”
1007年十二月,礼部侍郎周起奏请将糊名法用于省试,被真宗采纳。但接着科场上又发生了考生在考卷上书写标记、暗语的问题。考官以此辨认与自己有联系者的试卷,以提高其成绩。于是,誊录之制随即出现。誊录官必须依试卷原文誊录,不准遂意篡改文意或增减字句,校勘官必须对誊写卷认真校勘,无误时方标号弥封“送复考官再定等”。
史载,992年翰林学士承旨苏易简知贡举。“既受诏,径赴贡院,以避请求。”此举得到太宗皇帝的赞赏,“后遂为定制”。1014年,宋真宗诏令曰“自今差发、知举等,受敕讫,既令阁门祗候一人引送锁宿,无得与僚友交言,违者阁门弹奏。”
--摘编自《北宋的科举制度改革及其历史启示》
(1)根据材料,简述北宋时期科举制改革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北宋科举制改革的意义。
材料 北宋政府规定,凡应试者,无论家庭贫富、郡望高低、年龄大小、甚至与“工商、杂类”出身之人,皆可投牒自进,允其应举。
1008年,张士逊为省试贡院监门官,有亲戚在进士中,请求避嫌,得到真宗允许,并诏令:自今举人与试官有亲嫌者,皆移试别头,从此省试正式实施别试。
唐代取士,不仅看考试成绩,还要有知名人士的推荐。962年,宋太祖下诏:“国家悬科取士……既擢第于公朝,宁谢恩于私室!……今后及第举人不得辄拜知举官……如违,御史台弹奏。”968年又诏曰:“礼部贡举人,自今朝臣不得更发公荐,违者重置其罪。”
1007年十二月,礼部侍郎周起奏请将糊名法用于省试,被真宗采纳。但接着科场上又发生了考生在考卷上书写标记、暗语的问题。考官以此辨认与自己有联系者的试卷,以提高其成绩。于是,誊录之制随即出现。誊录官必须依试卷原文誊录,不准遂意篡改文意或增减字句,校勘官必须对誊写卷认真校勘,无误时方标号弥封“送复考官再定等”。
史载,992年翰林学士承旨苏易简知贡举。“既受诏,径赴贡院,以避请求。”此举得到太宗皇帝的赞赏,“后遂为定制”。1014年,宋真宗诏令曰“自今差发、知举等,受敕讫,既令阁门祗候一人引送锁宿,无得与僚友交言,违者阁门弹奏。”
--摘编自《北宋的科举制度改革及其历史启示》
(1)根据材料,简述北宋时期科举制改革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北宋科举制改革的意义。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小问的措施,依据材料“凡应试者,无论家庭贫富、郡望高低、年龄大小、甚至与‘工商、杂类’出身之人,皆可投牒自进,允其应举”可以得出放宽科举应试的条件;依据材料“请求避嫌,得到真宗允许”、“皆移试别头,从此省试正式实施别试”可以得出建立亲属回避制度(或:建立别头、别试制度);依据材料“今后及第举人不得辄拜知举官…如违,御史台弹奏”、“礼部贡举人,自今朝臣不得更发公荐,违者重置其罪”可以得出废除知名人士推荐制度(或:直接以科考成绩为授予官职的唯一标准);对科举考试违规或徇私舞弊的官员治以重罪;依据材料“礼部侍郎周起奏请将糊名法用于省试,被真宗采纳”、“誊录之制随即出现”可以得出考试方式采取糊名法和誊录制;依据材料“‘既受诏,径赴贡院,以避请求’此举得到太宗皇帝的赞赏,‘后遂为定制’”、“自今差发、知举等,受敕讫,既令阁门祗候一人引送锁宿,无得与僚友交言,违者阁门弹奏”可以得出实行避免他人请托的制度(或:建立严格的命题保密制度).
(2)本小问的意义,结合北宋科举制的史实可知,北宋的科举制改革,大大促进了科考的客观性和公平、公开、公正,维护了科举考试的权威;取士的权力由主考官手中转移到皇帝之手,进一步加强了皇权;参加科考条件的放宽,促进了社会公平,为平民子弟、工商子弟跻身仕途提供了途径,从而大大扩大了北宋的统治基础.
故答案为:
(1)放宽科举应试的条件;建立亲属回避制度(或:建立别头、别试制度);废除知名人士推荐制度(或:直接以科考成绩为授予官职的唯一标准);考试方式采取糊名法和誊录制;实行避免他人请托的制度(或:建立严格的命题保密制度);对科举考试违规或徇私舞弊的官员治以重罪.
(2)北宋的科举制改革,大大促进了科考的客观性和公平、公开、公正,维护了科举考试的权威;取士的权力由主考官手中转移到皇帝之手,进一步加强了皇权;参加科考条件的放宽,促进了社会公平,为平民子弟、工商子弟跻身仕途提供了途径,从而大大扩大了北宋的统治基础.
(2)本小问的意义,结合北宋科举制的史实可知,北宋的科举制改革,大大促进了科考的客观性和公平、公开、公正,维护了科举考试的权威;取士的权力由主考官手中转移到皇帝之手,进一步加强了皇权;参加科考条件的放宽,促进了社会公平,为平民子弟、工商子弟跻身仕途提供了途径,从而大大扩大了北宋的统治基础.
故答案为:
(1)放宽科举应试的条件;建立亲属回避制度(或:建立别头、别试制度);废除知名人士推荐制度(或:直接以科考成绩为授予官职的唯一标准);考试方式采取糊名法和誊录制;实行避免他人请托的制度(或:建立严格的命题保密制度);对科举考试违规或徇私舞弊的官员治以重罪.
(2)北宋的科举制改革,大大促进了科考的客观性和公平、公开、公正,维护了科举考试的权威;取士的权力由主考官手中转移到皇帝之手,进一步加强了皇权;参加科考条件的放宽,促进了社会公平,为平民子弟、工商子弟跻身仕途提供了途径,从而大大扩大了北宋的统治基础.
看了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北宋政...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二)皮肤——身体最大的器官(12分)⑴作为身体最大的器官,皮肤功能强大。可其重要性却远没有被人们 2020-04-07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的问题。皮肤――身体最大的器官作为身体最大的器官,皮肤功能强大。可其重要性 2020-04-07 …
“大臣大夏时,见邛竹杖,蜀布.问悦:‘安得此?’大夏国人悦:‘吾贾人往市之身毒.身毒在大夏东南可数 2020-06-21 …
达尔文是和他表妹结婚的,他们的孩子不是身体十分孱弱,就是患遗传病夭折,这是由于他们携带遗传病的可性 2020-07-02 …
当代法国著名历史学家福柯在其《规训与惩罚》的书中提出,工厂、学校与部队是对人身体规训的三个最重要的空 2020-11-14 …
当代法国著名历史学家福柯在其《规训与惩罚》的书中提出,工厂、学校与部队是对人身体规训的三个最重要的空 2020-11-14 …
汉字语言请问各位为什么一句话可以矛盾,客观规律本身无法改变,我也可以用汉字写成,客观规律本身可以改变 2020-11-22 …
与纪律、守则和道德规范不一样,法律的一个最大特点是,它()A.是一种非强身性规则B.是一种强制性规则 2020-12-07 …
当代法国著名历史学家福柯在其《规训与惩罚》的书中提出,工厂、学校与部队是对人身体规训的三个最重要的空 2020-12-16 …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对荀子这句话理解有误的是()A.人可以 2021-0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