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大臣大夏时,见邛竹杖,蜀布.问悦:‘安得此?’大夏国人悦:‘吾贾人往市之身毒.身毒在大夏东南可数千里,其俗士著,大与大夏同,而卑温暑热云.其人民乘象以战,其国临大水焉.’以骞度之,

题目详情
“大臣大夏时,见邛竹杖,蜀布.问悦:‘安得此?’大夏国人悦:‘吾贾人往市之身毒.身毒在大夏东南可数千里,其俗士著,大与大夏同,而卑温暑热云.其人民乘象以战,其国临大水焉.’以骞度之,大夏去汉万二千里,居汉西南.今身毒国又居大夏东南数千里,有蜀物,此其去蜀不远矣.今使大夏,从羌中,险,羌人恶之;少北,则为匈奴所得;从蜀宜径,又元寇.”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从这段话知道,张骞从地理方向及距离上首次作出了一个大胆的推测,即身毒(今印度)去蜀不远,如果从蜀身去身毒,再从身毒去大夏,则既无寇,路又直.汉武帝听了这番话很高兴,当即要张骞去办这件事.张骞从蜀郡、犍为郡派使者,分四路向西南进发.各路只行了一两千里便受阻,各地少数民族语言不通,缺乏交往,互相不了解,不让汉使通过.
张骞这次旅行虽然没有打通从西南去印度的通路,但已打听到在昆明西边千里之外,有一个乘象的滇越国(今云南腾冲一带),四川的商人常常到那里做生意.可见,从中国西南去印度的道路早就有了.这些地理知识,为今后进一步开拓西南地区打下了基础.同时也证明,张骞设想的路线是完全正确的,只是由于社会条件的局限,未能实现.
看了 “大臣大夏时,见邛竹杖,蜀布...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昔有四人言志.一云:“吾愿腰缠万贯.”一云:“愿为扬州刺史.”一云:“愿跨鹤仙游.”末一人云:“吾  2020-06-14 …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大禹娶涂山氏禹三十未娶,行至涂山,恐时之暮,失其制度,乃辞云:“吾娶也,必  2020-06-15 …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  2020-06-21 …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其在志力薄弱之士,始固曰:吾欲云云,吾欲云云。(2)盘根错节之既破  2020-06-26 …

故老能言五代时事者云:冯相(道)、和相(凝)①同在中书,一日,和问冯曰:“公靴新买,其直几何?”冯  2020-07-02 …

冯相与和相的文言阅读冯相与和相俱为朝中重臣.一日,和相谓冯相曰:“公靴新买,其直几何?”冯举其左足  2020-07-02 …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大禹娶涂山氏禹三十未娶,行至涂山,恐时之暮,失其制度,乃辞云:“吾娶也,必  2020-07-06 …

英语翻译昔有四人言志.一云:“吾愿腰缠万贯.”一云:“愿为扬州刺史.”一云:“愿跨鹤仙游.”末一人云  2020-11-07 …

给下列文言短文断句。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  2020-11-10 …

来看看这段话的意思是什么事之处,处之莫过而持度自知莫失也,然度对其态,其态过则吾过,其态适而吾适,切  2020-1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