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余自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
文言文阅读。
始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
余自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2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隙:暇,空闲的时候
B.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 回:曲折
C.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 披:拨开
D.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 缘:攀缘
2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1)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1)攀援而登,箕踞而遨
(2)吾尝终日而思矣
C.(1)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
(2)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D.(1)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2)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22.以下五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用来说明“西山之怪特”的一组是( )
①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②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③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
④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⑤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
23.以下对本文有关内容和写法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从游众山写起,然后笔锋一转,写宴游西山给自己带来的精神愉悦,第一段对第二段起衬托作用。
B.全文紧扣“始”字落笔,从“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到“始指异之”,再以“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结束全文。
C.西山之怪特美和作者受到挫折却不甘沉沦的人格美相互映照,作者的“情”与西山的“景”完全融为一体,最后达到“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的境界。
D.作者陶醉于西山风景的“怪特”之中,不觉“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作者醉倒山中,无法行走,以致天黑了还没有能够回去。
24.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2.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20.D
21.B
22.B
【小题4】D
23.
1.自认为但凡这一洲有奇异形态的山水,都为我所拥有,但未曾知 道西山的奇异和独特。
2.从这以后才知道我以前根本未曾游览过,真正的游览从这时才开始。
【解析】
20.
试题分析:D.“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一句的大意理解是“越过湘江,沿染溪而行,砍去杂乱丛生的草木”,可见这里的“缘”不是“攀缘”,而是“沿着”。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21.
试题分析:B.(1)“攀援而登,箕踞而遨 ” 和(2)“吾尝终日而思矣”的“而”都是连词,表修饰。
A.(1)“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中的“之”是助词,的。(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中的“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C.(1)“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中的“其”是代词,它的。(2)“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中的“其”的副词,表揣测。D.(1)“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中的“乎”是介词,从。(2)“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中的“乎”是介词,在。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22.
试题分析:①“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是作者浏览永州其他地方的景致。
⑤“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是作者流连忘返的情景。这些都不属于“西山之怪特”。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23.
试题分析: D.“作者醉倒山中,无法行走,以致天黑了还没有能够回去”理解错误。原文中作者不回去的原因是“苍然暮色 ,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即“苍茫暮色,自远而近,慢慢地天黑得什么也看不见了,而我却了无归意。精神凝聚安定,形体得到解脱,和万物的变化暗暗相合”。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4.
试题分析:翻译句子要先确定考点,本题涉及的考点有 1.“州之山水有异态者”定语后置句,正常的语序是“这一洲有奇异形态的山水”。“皆我有”被动句,都为我所拥有。“怪特”奇异和独特。2.“向之”原来。“是”代词,这。翻译了这些考点,再在补充的基础上进行整句翻译。
考点: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文言文翻译】自从我成为被贬受辱的人,就居住在永州,常常忧惧不安。公务之余,就缓步行走,没有目的地出游,每天与自己的随从爬高山、钻深林,走到迂回曲折的山间小溪,只要有幽泉怪石,无论多远,没有不到的。到了就拨开杂草坐下,倾尽壶中的酒。喝的大醉。喝醉后便相互枕靠着睡在地上,躺下就做梦。心中想到了哪里,梦也就做到那里。醒来之后就回家。我原以为永州山水中稍有特异地方,都已被我游览了,而未曾知道还有个奇异独特的西山。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由于坐在法华寺西亭,遥望西山,指点并感到奇特。我于是带着仆人越过湘江,沿染溪而行,砍去杂乱丛生的草木,烧掉茂盛的茅草,不达到西山之巅决不罢休。攀援着树枝爬上山顶,两腿叉开,席地而坐,几乎几个州的土地都聚集在我的座下。它高处之下的地势,(高的地方)像深山一样深邃,(低的地方)像深池一样低陷,有的像是蚁穴外隆起的小土堆,有的像是蚂蚁洞,千里之遥如在尺寸之间,聚集收拢,重叠到一起,没有逃脱隐藏的。萦回着青山,缭绕着白云,与遥远的天际相接,环看周围,浑然一体。看了这些,才知道这座山确实特立不群,与一般的小土丘大不一样。不知不觉中我仿佛遨游于无边无际的天地宇宙之间,与浩渺广大的自然之气合而为一。我于是拿起酒壶,斟满酒杯,畅怀痛饮,醉倒在地,不觉间日薄西山。苍茫暮色,自远而近,慢慢地天黑得什么也看不见了,而我却了无归意。精神凝聚安定,形体得到解脱,和万物的变化暗暗相合,我这才认识到过去等于没有游览,真正的游览从此(时)开始。所以我特意把这件事记下来。这一年是元和四年(809年)。
令人流泪的谢师宴阅读静静的有什么作用 2020-05-16 …
下面对济宁太白楼的描述正确的有( ) 。 A.因李白常在“酒楼日与同志荒宴”而得名 B.是 2020-05-19 …
文章一再写归还项链后,路瓦栽夫人“懂得穷人的艰难生活了”,为什么选A不选D?6.文中一再写归还项链 2020-05-20 …
带足和穷的成语必须足的意思是值得,穷的意思是尽头 2020-06-07 …
带足和穷的成语必须足的意思是值得,穷的意思是尽头 2020-06-07 …
关于饯别王十一南游题目饯别意思石设宴送行,为什么诗中只写了送别时得情景,没写宴会得情景呢?回答详细 2020-06-09 …
辞位进贤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楚庄王听朝罢宴,樊姬下堂而迎之曰:“何罢之宴也,得无饥倦乎?”楚王曰:“今 2020-06-10 …
特殊的晚宴阅读答案 2021-01-01 …
阅读《项链》和《珠宝》相关语段,完成下列各题甲路瓦栽夫人懂得穷人的艰难生活了。她一下子显出了英雄气概 2021-01-01 …
用夸张手法填充下面各题气得()亮得()穷得()干净得()静得()黑得()瘦得()天气冷得()地方小得 2021-0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