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22分)材料一(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通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乡邑大治。——《史记》卷68材料二(秦)孝公用商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相关问题。(22分)
材料一  (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通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乡邑大治。
——《史记》卷68
材料二  (秦)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富,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附。
——《史记》卷87
材料三 《史记·商君列传》中的一段材料:令民为什伍,而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率受上爵……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
材料四 孝文帝改革前后的北魏服饰.饮食情景之比较。

材料五 北魏孝文帝变法,尚文明,魏国以治,此变而得者也。商鞅变法,废孝弟(悌)仁义,秦先强而后促;王安石变法,专务剥民,宋因以致乱,此变而失者也。商.王之失在残酷剥民,非不可变也,法非其法也。
——张之洞《劝学篇·变法第七》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从军事、经济、治安、外交四方面分析商鞅变法的成效。(8分)
(2)材料三涉及到民生问题的措施有哪些?(6分)
(3)结合材料四,谈谈你对孝文帝改革的认识。(2分)
(4)张之洞对北魏孝文帝改革、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得与失的评价是否客观,请以王安变法评价为例,简要说明理由。(6分)要求:①先就张之洞对三次变法(或改革)得失的论述作出评价。
②就王安石变法论述,从背景.措施.影响等角度进行说明。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军事:人民勇于为国战斗;经济:百姓富足,国家富强:治安:人人路不拾遗,无盗贼,无私斗;外交:诸侯都推许秦国为霸主。(4分)
(2)奖励耕织;废除井田制度;统一度量衡。(2分)
(3) 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加速了鲜卑人的封建化进程。(2分)
(4)北魏孝文帝改革:较为客观公正;商鞅变法:符合事实,有一定的道理;王安石变法:存在偏见,失之片面。王安石变法:背景:北宋中期社会矛盾尖锐,出现了积贫积弱的局面,面临着严重边患。措施:通过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市易法.将兵法等理财和军事措施,促进了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增强了军队战斗力,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但变法中也存在着因用人不当和过于激进损害农民利益的现象。


看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有关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材料二“  2020-05-14 …

关于商央变法的历史条件.表述错误的是1秦国是战国七雄中相对落后的国家2当时秦关于商央变法的历史条件  2020-06-1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人自宋后少名桧,我至坟前愧姓秦。--秦  2020-06-24 …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是贫困的老乡能不能脱贫”。材  2020-07-21 …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是贫困的老乡们能不能脱贫”。  2020-07-25 …

关于故乡的素材(词或句,我现在没有离开故乡!)  2020-07-26 …

奥运圣火原定于8月1日晚抵达秦皇岛,并于8月2日在秦皇岛境内进行传递,如果你作为电视直播现场报道的主  2020-11-12 …

下面是我国肺癌死亡率(1/10万)城乡差别的一组数据:请根据上表回答:(1)在什么样的环境中生活和工  2020-12-07 …

分析下列相关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善广大农民的住房条件,广东省特别是珠三角很  2020-12-23 …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断,在创造了灿烂文明的同时,也铸就了自身辉煌而独特的文明史。阅读有关材料,结  2021-0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