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22分)材料一(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通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乡邑大治。——《史记》卷68材料二(秦)孝公用商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相关问题。(22分) 材料一 (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通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乡邑大治。 ——《史记》卷68 材料二 (秦)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富,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附。 ——《史记》卷87 材料三 《史记·商君列传》中的一段材料:令民为什伍,而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率受上爵……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 材料四 孝文帝改革前后的北魏服饰.饮食情景之比较。 ![]() 材料五 北魏孝文帝变法,尚文明,魏国以治,此变而得者也。商鞅变法,废孝弟(悌)仁义,秦先强而后促;王安石变法,专务剥民,宋因以致乱,此变而失者也。商.王之失在残酷剥民,非不可变也,法非其法也。 ——张之洞《劝学篇·变法第七》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从军事、经济、治安、外交四方面分析商鞅变法的成效。(8分) (2)材料三涉及到民生问题的措施有哪些?(6分) (3)结合材料四,谈谈你对孝文帝改革的认识。(2分) (4)张之洞对北魏孝文帝改革、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得与失的评价是否客观,请以王安变法评价为例,简要说明理由。(6分)要求:①先就张之洞对三次变法(或改革)得失的论述作出评价。 ②就王安石变法论述,从背景.措施.影响等角度进行说明。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军事:人民勇于为国战斗;经济:百姓富足,国家富强:治安:人人路不拾遗,无盗贼,无私斗;外交:诸侯都推许秦国为霸主。(4分) (2)奖励耕织;废除井田制度;统一度量衡。(2分) (3) 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加速了鲜卑人的封建化进程。(2分) (4)北魏孝文帝改革:较为客观公正;商鞅变法:符合事实,有一定的道理;王安石变法:存在偏见,失之片面。王安石变法:背景:北宋中期社会矛盾尖锐,出现了积贫积弱的局面,面临着严重边患。措施:通过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市易法.将兵法等理财和军事措施,促进了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增强了军队战斗力,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但变法中也存在着因用人不当和过于激进损害农民利益的现象。 |
|
看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下列材料吴歌是明清时期的流行歌曲,又称江南小调、俚曲、折枝儿。它起源于吴地(今天苏州、上海一带 2020-05-16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为国之道,在于得民。民多则田垦而税增,役众而兵强。田垦税增,役众兵强,则所为而 2020-06-18 …
阅读下列材料法制是人类共有的精财富,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法典的缘起与(罗 2020-06-1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戮力本业,耕织致栗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 2020-06-2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22分)材料一(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通悦),道不拾遗,山无 2020-07-1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便可太平!——岳飞材料二桧…… 2020-07-28 …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材料一材料二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材料三“阿芙乐 2020-11-10 …
耐火材料与燃料燃烧试卷计算题某液体燃料中含碳量60%,含氢40%.试计算10kg这种燃料耐火材料与燃 2020-12-19 …
科技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1)列举牛顿的主要科学成就 2020-12-2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4分)材料一(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通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 2020-12-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