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十二月九日雪融夜起达旦魏了翁远钟入枕雪初晴,衾铁棱棱梦不成。起傍梅花读《周易》,一窗明月四檐声。1.诗作中哪些地方体现了标题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

十二月九日雪融夜起达旦

魏了翁

远钟入枕雪初晴,衾铁棱棱梦不成。

起傍梅花读《周易》,一窗明月四檐声。

1.诗作中哪些地方体现了标题中的“雪融”?(4分)

2.元代韦居安《梅磵诗话》评价此诗说:“后两句寄兴高远,人所传诵。”请赏析后两句的妙处。(4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首句中“雪初晴”写天已放晴,暗示“雪融”;尾句“四檐声”写窗外四檐融雪“滴答,滴答”的声音,再扣“雪融”。

2.后两句,用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的手法,写诗人在由白雪、皓月、梅花构成的一个纯净、空明、幽雅的环境中捧读《周易》,语境清雅,寄托了诗人高洁的志趣。


1.


分 析:
此题比较简单,可根据诗句中的关键词,体会是否体现了雪融的特点。“远钟入枕雪初晴”一句中,“雪初晴”“一窗明月四檐声。”一句中的“四檐声”,组织答案时,可用自己的语言将这些关键词描绘出来即可。


考点: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分 析:
此题考查赏析诗歌的能力。解答此题,可结合着“起傍梅花读《周易》,一窗明月四檐声。”两句,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分析其营造的意境,表达的思想感情。“梅花”“明月”是从静景的角度描绘,“读”“四檐声”是动态描写,故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从写作意图角度看,诗人借助空明幽雅的环境读《周易》,可从高洁的志趣角度组织答案。


考点: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看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晚照残红的歌声吕娅南①九月枣似的柔柔的绸缎,被老天爷轻轻一抖,罩住了远远近近的山峦。九曲弯弯的黄河  2020-07-02 …

了了解九年级男生的立定跳远成绩,体育老师对该校九年级的260位男生进行了一次立定跳远测试.已知,九  2020-07-18 …

九月初九“登高”的传闻我们要崇尚科学,谨防迷信.但这个传说所要表达的愿望你看出来了吗?九月初九“登  2020-08-03 …

(按什么顺序写的)我家的阳台上种了几盆草莓,到了春末初夏的时候,一个个又大又红的的草莓挂在茎上远远望  2020-10-29 …

卦象里的初九和初六一直往上排能排到多少?例如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往后面是什么?最后一个是什  2020-11-28 …

三月初鸡蛋的价格比七月初下降了百分之五九月初有比八月初上涨了19%月初鸡蛋,涨降幅度是多少  2020-12-19 …

综合性学习。材料一每年阳历十二月下旬初始,中国北方就进入了数九寒天。从冬至那一天算起,以后每九天记为  2020-12-25 …

西安市体育中考是通过测试的形式对应届初中毕业生作出体质评价的统一测评模式,某学校为了解九年级学生考前  2021-01-09 …

材料一每年阳历十二月下旬初始,中国北方就进入了数九寒天。从①(霜降冬至)那一天算起,以后每九天记为一  2021-01-18 …

综合性学习材料一每年阳历十二月下旬初始,中国北方就进入了数九寒天。从①(霜降冬至)那一天算起,以后每  2021-0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