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生查子•独游西岩辛弃疾青山招不来,偃蹇谁怜汝?岁晚太寒生,劝我溪边住。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夜夜入青溪,听读《离骚》去。注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生查子•独游西岩
辛弃疾
青山招不来,偃蹇谁怜汝?岁晚太寒生,劝我溪边住。
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夜夜入青溪,听读《离骚》去。
注:①本词为词人罢官闲居上饶时作。②偃蹇:高耸、傲慢的样子。
(1)这首词题目中的“独”字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2)词的最后两句“夜夜入清溪,听读《离骚》去”运用了哪些手法?请简要赏析。
生查子•独游西岩
辛弃疾
青山招不来,偃蹇谁怜汝?岁晚太寒生,劝我溪边住。
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夜夜入青溪,听读《离骚》去。
注:①本词为词人罢官闲居上饶时作。②偃蹇:高耸、傲慢的样子。
(1)这首词题目中的“独”字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2)词的最后两句“夜夜入清溪,听读《离骚》去”运用了哪些手法?请简要赏析。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首先要理解“独”的含义,即“孤独寂寞”.然后分析诗中哪些地方表现了这种情感.可以逐句分析,如从题目“独游西岩”的“独”,“孤身一人游玩西岩”体现作者“孤独”;首句“青山招不来”,作者欲招青山,而青山不来,体现他的“孤独”;“劝我溪边住”居住环境“溪边”是一个非常清静的地方,也是寂寞孤独之地;“夜夜入青溪,听读《离骚》去”词人形影相吊,住在山中溪畔,夜夜只有明月与他相伴,也体现了他的“孤独”.
(2)文学作品中表达技巧的赏析,包括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夜夜入清溪,听读《离骚》去”中“听读”明显把月亮当人写,“《离骚》”用典,以月写人实质是以月衬人.
答案:
(1)词人在罢官失意之时,独居山中溪畔,欲招青山,而青山不来.岁暮寒冬,青山“劝我溪边住”;长夜难眠,明月听“我”诵诗书.词人只能以青山为伴,与明月为友,表现出词人的孤独和寂寞.(5分)
(2)①拟人,岁暮天寒,只有明月潜入清溪,默默相陪,听词人诵读《离骚》.②用典,词人借用屈原的《离骚》,抒发了有志难伸的满腔郁愤.③衬托,月悬高天,明月为伴,衬出词人的高洁与孤独.((6分),每点(2分),答出两点可给5分)
赏析:
开头“青山“两句,写出了词人对青山的一片痴情.他似乎想把巍然独立的青山招到近旁,可青山却无动于衷,于是便发出善意的埋怨:青山啊,你那么高傲,有谁会喜欢你呢?“偃蹇“,有高耸、傲慢之意.青山屹立不移,不随人俯仰,这或许就是词人想象中的高人逸士的性格吧!看来,巍巍青山绝不同于热衷功名利禄的市侩之辈.在辛弃疾的笔下,青山也总是被写得气象不凡、通达人情的.
“岁晚“两句写貌似傲岸的青山对词人充满了情意.岁暮寒冬,青山劝词人到山中溪边来住,相互为伴,以御寒风.可见,作者“独游西岩“是在冬天.但更深一层揣摩,似乎应该把自然界的寒,理解为政治上的失意.作者正是在恶劣的政治气候逼迫下,闲居山野,得到青山深切关怀的.
下片着重写山中明月,既承接上片“劝我溪边住“,又另辟新的境界,展示明月与词人的情谊.“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人在山中,见不到地平线上升起的皓月;当月露山头,已是高悬中天了.这两句写出了山中望月的特点.那一轮素月,是悄悄爬上山头,关切地探望可敬的词人呢,还是高高地亮起一盏天灯,遍洒银辉,和青山、溪水一起形成一种令人沉醉的意境,给词人带来不尽的遐想?
结尾两句,由抬头望空中明月到低头见溪中月影,好似明月由“天高处“进入溪水中来了.词人形影相吊,住在山中溪畔,唯有流水中浮动着的月影相陪,这是多么难得的伴侣,多么难得的友情!“夜夜“句还表明,这次游山逗留了不止一日.明月不仅有形有影,而且有意有情,你看它默默地听着词人读《离骚》呢.从明月由“来“到“去“,说明词人深夜未眠,足见其忧愤之至.
(2)文学作品中表达技巧的赏析,包括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夜夜入清溪,听读《离骚》去”中“听读”明显把月亮当人写,“《离骚》”用典,以月写人实质是以月衬人.
答案:
(1)词人在罢官失意之时,独居山中溪畔,欲招青山,而青山不来.岁暮寒冬,青山“劝我溪边住”;长夜难眠,明月听“我”诵诗书.词人只能以青山为伴,与明月为友,表现出词人的孤独和寂寞.(5分)
(2)①拟人,岁暮天寒,只有明月潜入清溪,默默相陪,听词人诵读《离骚》.②用典,词人借用屈原的《离骚》,抒发了有志难伸的满腔郁愤.③衬托,月悬高天,明月为伴,衬出词人的高洁与孤独.((6分),每点(2分),答出两点可给5分)
赏析:
开头“青山“两句,写出了词人对青山的一片痴情.他似乎想把巍然独立的青山招到近旁,可青山却无动于衷,于是便发出善意的埋怨:青山啊,你那么高傲,有谁会喜欢你呢?“偃蹇“,有高耸、傲慢之意.青山屹立不移,不随人俯仰,这或许就是词人想象中的高人逸士的性格吧!看来,巍巍青山绝不同于热衷功名利禄的市侩之辈.在辛弃疾的笔下,青山也总是被写得气象不凡、通达人情的.
“岁晚“两句写貌似傲岸的青山对词人充满了情意.岁暮寒冬,青山劝词人到山中溪边来住,相互为伴,以御寒风.可见,作者“独游西岩“是在冬天.但更深一层揣摩,似乎应该把自然界的寒,理解为政治上的失意.作者正是在恶劣的政治气候逼迫下,闲居山野,得到青山深切关怀的.
下片着重写山中明月,既承接上片“劝我溪边住“,又另辟新的境界,展示明月与词人的情谊.“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人在山中,见不到地平线上升起的皓月;当月露山头,已是高悬中天了.这两句写出了山中望月的特点.那一轮素月,是悄悄爬上山头,关切地探望可敬的词人呢,还是高高地亮起一盏天灯,遍洒银辉,和青山、溪水一起形成一种令人沉醉的意境,给词人带来不尽的遐想?
结尾两句,由抬头望空中明月到低头见溪中月影,好似明月由“天高处“进入溪水中来了.词人形影相吊,住在山中溪畔,唯有流水中浮动着的月影相陪,这是多么难得的伴侣,多么难得的友情!“夜夜“句还表明,这次游山逗留了不止一日.明月不仅有形有影,而且有意有情,你看它默默地听着词人读《离骚》呢.从明月由“来“到“去“,说明词人深夜未眠,足见其忧愤之至.
看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索溪峪山野表现在哪?索溪峪的野\x05表现山“野”\x051.水“野”\x05索溪峪像一个从深山中蹦 2020-03-30 …
2016·浙江省宁波卷定林①所居宋·王安石屋绕湾溪竹绕山,溪山却在白云间。临溪放杖依山坐,溪鸟山花 2020-06-09 …
阅读下面的词,然后完成题目。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难道人生无阅读下 2020-06-11 …
(三)读苏轼的《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一词,然后答题。浣溪沙苏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2020-06-11 …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是著名诗人王籍《入若耶溪》的名句,以动显静的手法来渲染山林的幽静。“蝉噪 2020-06-23 …
阅读古诗,回答下列各题。溪居①作者:柳宗元久为簪组②累,幸此南夷谪。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晓耕翻 2020-07-04 …
阅读下面的语段,把其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和加点字的拼音依次填在方格内。北溪因溪而得名,一条溪从山上直 2020-07-07 …
有一个地方叫北溪戴冠青①有一个地方叫北溪。②北溪是中国的魅力乡村。③北溪因溪而得名,一条溪从山上直 2020-07-24 …
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1."山下兰芽短浸溪 2020-12-01 …
阅读古诗,完成下列各题。《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苏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 2020-1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