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书《孟德传》后苏轼子由书孟德事见寄,余既闻而异之,以为虎畏不惧己者,其理似可信。然世未有见虎而不惧者。则斯言之有无,终无所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书《孟德传》后
苏轼
子由书孟德事见寄,余既闻而异之, 以为虎畏不惧己者,其理似可信 。然世未有见虎而不惧者。则斯言之有无,终无所试之。
然 曩 余闻忠、万、云安多虎, 有妇人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 。有虎自山上驰下,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怪。虎亦卒去。意虎之食人,必先 被 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无所施欤?
世言虎不食醉人,必坐守之,以俟其醒。非俟其醒,俟其惧也。有人夜自外归,见有物蹲其门,以为猪狗类也,以杖击之,即逸去。至山下月明处,则虎也。 是人非有以胜虎,其气已盖之矣。 使人之不惧,皆如婴儿、醉人与其未及知之时,则虎不敢食,无足怪者。故书其末,以信子由之说。子瞻题。
注:子由:即苏轼之弟苏辙。
|
A.然 曩 余闻忠、万、云安多虎 曩:从前
B.而儿 痴 ,竟不知怪 痴:痴呆
C.意虎之食人,必先 被 之以威 被:施与
D.必坐守之,以 俟 其醒 俟:等待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3.下列各项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文章围绕子由写的《孟德传》中“虎畏不惧己者”一事展开议论,认为老虎吃人,必定要先“被人以威”,只要人不害怕老虎的威风,老虎就不会吃人。
B. 苏轼的散文平易流畅,读起来毫无艰涩、局促之感。本文借议论来说理,据事推理,富有意趣。
C. 苏轼认为,老虎不敢吃人且怕人的主要原因是人在气势和心理上首先占了上风,老虎的威风自然就消失了。我们平常说的“无知者无畏”也就是这个道理。
D. 子由在《孟德传》中借孟德之口阐述了一个观点:人只要不怕死,什么猛兽都不会怕。而苏轼在本文中对此怀疑态度,觉得这是未经验证的毫无根据的说法。
4.将上面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为虎畏不惧己者,其理似可信
译文:
(2)有妇人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
译文:
(3)是人非有以胜虎,其气已盖之矣。
译文:
5.苏轼在文中探讨了“猛虎畏人”的说法,其立论的依据是什么?
答:
读某岛屿地形图和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塔斯马尼亚州是澳洲唯一的岛州,位于澳大利亚大陆以南240公 2020-05-14 …
关于爱因斯坦相对论中时间与速度的关系的问题爱因斯坦说,一个物体,他的速度越快,他的时间流逝的越慢当 2020-06-10 …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李斯论清·姚鼐苏子瞻谓李斯以荀卿之学乱天下,是不然。秦之乱天下之法,无待于 2020-06-12 …
前提条件封闭应该表述为静止,帕斯卡定律适用于流体静力学,而流体静力学研究的是静止流体的作用力问题, 2020-06-12 …
2.“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刑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邪,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 2020-06-1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5题。李斯论(清)姚鼐苏子瞻谓李斯以荀卿之学乱天下,是不然。秦之乱天下之 2020-07-0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5题。李斯论(清)姚鼐苏子瞻谓李斯以荀卿之学乱天下,是不然。秦之乱天下之 2020-07-01 …
2.“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刑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邪,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 2020-12-08 …
求问!一些关于经济思想史题,亚当斯密,自由主义,马克思,劳动市场,边际革命,劳动价值论简答题:1、和 2020-12-13 …
外国教育史论述题啊!从斯巴达与雅典教育的比较中分析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有没有人可以帮忙...外国教育史 2020-12-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