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14题。黠鼠赋苏轼苏子夜坐,有鼠方啮。拊床而止之,既止复作。使童子烛之,有橐中空。嘐嘐聱聱①,声在橐中。曰:“嘻!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
阅读下文,完成1 黠鼠赋 苏 轼 苏子夜坐,有鼠方啮。拊床而止之,既止复作。使童子烛之,有橐中空。嘐嘐聱聱①,声在橐中。曰:“嘻!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童子惊曰:“是方啮也,而遽死耶?向为何声,岂其鬼耶?”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闭于橐中,橐坚而不可穴也。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吾闻有生,莫智于人。扰龙②伐蛟③,登龟①狩麟⑤,役万物而君之⑥,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惊脱兔于处女⑦。乌在其为智也?” 坐而假寐,私念其故。若有告余者曰:“汝惟多学而识⑧之,望道而未见也。不一⑨于汝,而二于物⑩,故一鼠之啮而为之变也。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 注①嘐(ji1o交)嘐聱(2o熬)聱:象声词,鼠咬物声。②扰龙:驯服龙。《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载古代有董父,能“扰畜龙,以服事帝舜”。杜预注:“扰,驯服之也”③伐蛟:擒蛟。④登龟:古以为龟有灵,取以决吉凶,入宗庙,故曰“登”。《礼记·月令》:“季夏之月,命渔师伐蛟,取 1.鼠“黠”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篇寓言式的赋说明了什么道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第三段,联系全文简要回答:①作者认为万物之灵的人会陷入黠鼠的圈套,主要原因是什么?②作者从中悟出的道理是什么?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限10字内);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限30字内)。 4.下列对这篇赋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这是一篇寓言式的咏物小赋。首段叙述黠鼠装死脱逃的故事,次段写作者悟出黠鼠狡猾,感叹为其所骗,末段写了作者入睡后所做的与这件小事有关的一场梦,以及梦醒后的惭愧之情。 B.本文所叙故事极其简单,但情节却曲折有趣。黠鼠的作声引入、假死骗人、乘机逃脱,童子的发现、困惑、惊怪与措手不及,都写得简洁逼真,有声有色,幽默风趣。 C.本章末段借睡意蒙眬中“余”与“告余者”的对话,来昭示为鼠所骗的原因,从而导出带有普通意义的结论,这一表现手法与《赤壁赋》中的主客对答手法完全相同,是赋这种文体特有的、传统表现手法,即作者的真正思想是寄托在“苏子”与“余”话语中的,而“客”与“告余者”的话,并不代表作者的真正思想。 D.这篇赋论事明理,因物见意,人物、情节、对话与理性思维相融合,行文寓庄于谐,独出心裁,新颖别致,引人入胜。 E.本文题为“黠鼠赋”,全文始终紧扣一个“黠”字而展开:故事的曲折性重在突出“黠”字;对这件小事的分析,先点明“黠”字与题目照应,然后再剖析“黠”的表现;以下写有生之物“莫智于人”,却“见使于一鼠”堕其计中,仍在渲染“黠”字;最后推想为“黠鼠”所骗的原因,并得出普遍性的结论,同样未离“黠”字。 |
语文题.急.弃其杖化为林为的意思贩夫走卒中走的意思共工与颛顼争为帝中为的意思道渴而死中而的意思怒而 2020-04-06 …
古代汉语语法问题!文言文语法问题!《史记》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这里面 2020-04-26 …
TOPIK考试作文格式有什么要求?真的非常感谢)一,初级和中级作文格式一样吗?二,是否作文都要写题 2020-04-26 …
Onedayanoldmanwentintoahospital.Hewasunhappybecau 2020-06-1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魏文侯改过师经①鼓琴魏文侯起舞赋曰:“使我言而无见违。”师经援琴而撞文侯 2020-06-27 …
英语翻译1、(1)遽契其舟中哪个是通假字?(2)“”通“”2、何时长向别时圆中,通假字为“长”.“ 2020-07-09 …
别忘了给赶路中的一道题,做不来,求解!别忘了赶路中的一道题:文中说:“的确,人伴着自己的哭声而来, 2020-07-10 …
《观月记》:余系船其下,尽却隶童而登焉.中“而”意思是什么?顺承?修饰?考试中的一道古文题问下列语 2020-07-11 …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柳宗元得杨八书,知足下遇火灾,家无余储。 2020-11-27 …
《石板路上踏过的青春》中的题①文章用"石板上路踏过的青春"为题有什么好处 2020-12-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