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段文字,完成下列各小题。从苦读到乐读张明源①读书有苦读和乐读。历史上苦读的事例很多,比如东周的纵横家苏秦,不分昼夜、苦读兵书。每当夜深人静,头昏眼花时,他

题目详情
阅读下段文字,完成下列各小题。  从苦读到乐读张明源    ①读书有苦读和乐读。历史上苦读的事例很多,比如东周的纵横家苏秦,不分昼夜、苦读兵书。每当夜深人静,头昏眼花时,他就用锥子刺自己大腿,清醒后又苦读;汉代政治家孙敬,爱好读书,经常苦读到深夜,每当疲惫不堪时,就用绳子把头发系起来,拴在旁梁上,继续读书。乐读的事例也不少。比如,孔子提倡“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宋代诗人韩驹也把读书当作一种乐趣,说“唯书有真乐,意味久犹在”。
    ②这两种读书的形式本应是互补的。现在人们多认同后者,带着浓厚的兴趣去读书,事半功倍。因为有兴趣,读时心无杂念,感受深,记忆牢,且流连忘返。
    ③这样读书好处虽多,但也有弊端。胡适曾说:“幼对酷嗜小说,所得小说良莠不齐……害余不浅。”可见读书全凭兴趣,不加选择是不行的。此外,如果一个人兴趣狭窄,读来读去就是那么几种书,容易使知识结构畸形。对此,鲁迅早有论述:“先前的丈学青年,往往厌恶数学、理化、史地、生物学,以为这些都无足重轻,后来变得连常识也没有,研究文学固然不明白,自己做起文章也糊涂,所以我希望你们不要放开科学,一味钻在文学里。”
    ④一个人要读自己“厌恶”或毫无兴趣的书;当然会觉得“苦”,但若不放弃地“苦”上一阵子,自然有所收获。尝到了“苦”的滋味也就会有了兴趣的萌芽,再“苦”下去,发展到欲罢不能的地步也未可知。
    ⑤当然,苦读和乐读的境界和目的不同。“十年寒窗无人问”,苦读的目的是“一举成名天下闻”,既是为了自身求取功名、出人头地,更是为了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不过,无论是苦读还是乐读,读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践和应用,要把学来的知识变成自身本领或者自身修养,否则就成了典型的“书呆子”。
    ⑥“读书莫畏难”,对一个善于学习的人来说,总是能够从读书中受益,从苦读达到乐读的佳境。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③段中加点的“这样”具体指什么?这样读书有什么好处?
(3)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
(4)请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你的读书感受。(不少于50字)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判断中心论点的能力.中心论点是议论文中作者主要表达的观点,是高度概括全文的简单明了的一句话,从句式上看中心论点是个判断句.阅读本文,结合题目、首尾和文章内容,可知这篇文章结尾处总结了中心论点:“读书莫畏难”,对一个善于学习的人来说,总是能够从读书中受益,从苦读达到乐读的佳境.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概括.
(2)本题第一问考查了代词的指代内容,解答此类题,去附近的上文寻找答案,根据上文“带着浓厚的兴趣去读书”,即可用原文解答.
本题第二问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提取概括,解答时需要根据上文“读时心无杂念,感受深,记忆牢,且流连忘返”,即可解答.
(3)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辨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解答此类题需要正确辨别论证方法,然后根据各种论证方法的答题格式,具体分析,进行解答.
(4)本题是开放性试题,结合自己的阅读实际,谈谈读书感受,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
(1)“读书莫畏难”,对一个善于学习的人来说,总是能够从读书中受益,从苦读达到乐读的佳境.(自己概括,意思准确,语句精炼也可)
(2)“这样”具体指带着浓厚的兴趣读书(1分);带着浓厚的兴趣读书,读时心无杂念,感受深 ,记忆牢,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2分).
(3)示例: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 (2分任意两个都得分) 作者先从“苦读”与“乐读”说起,接着谈了“乐读”的好处与弊端,顺其自然地提出了苦读的好处,进而 论述“苦读”与“乐读”的不同之处,最后点明中心论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
(4)符合题意,语言流畅即可.
看了 阅读下段文字,完成下列各小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故事书科技书共150本,科技书历史书170本,历史书故事书180本,各多少本孩子的题,我不会列式  2020-05-21 …

文艺书有56本书,天文书70本,历史书有98本,各类书平均放在各班的图书角上,蓝天小学有几个班?每  2020-06-04 …

最美老师的事迹感动了我们,好像每个细节都出现在我们眼前,历历在目.这句话历历在目用法是否错误  2020-06-15 …

“书”的意思1.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2.相如顾召赵御史书3.昼断狱,夜理书4.读其书未毕,齐  2020-07-11 …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胜利60周年。同时,日本即将出台新教科书。(每隔4年的4月,日本都要出版  2020-07-11 …

2001年4月3日,由日本右翼团体“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主导编写的初中历史教科书被日本文部科学省审定  2020-11-04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传世两千多年的古文《尚书》确系“伪书”古老历史文献--《尚书》是中国历代  2020-11-15 …

俄罗斯著名历史学家爱德华•拉津斯基出版了新书--《亚历山大二世:最后一位伟大的沙皇》.书中赞扬亚历山  2020-12-05 …

眼界与读书①眼界之于读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②眼界决定了读书的目的归宿。周总理读书时,提出“为中  2020-12-19 …

学校图书馆购进了一批新书,其中1225是历史类书,文学类的书籍是历史类书籍的14,这批新书一共有27  2020-12-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