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段文字,完成下列各小题。从苦读到乐读张明源①读书有苦读和乐读。历史上苦读的事例很多,比如东周的纵横家苏秦,不分昼夜、苦读兵书。每当夜深人静,头昏眼花时,他
题目详情
阅读下段文字,完成下列各小题。 从苦读到乐读张明源 ①读书有苦读和乐读。历史上苦读的事例很多,比如东周的纵横家苏秦,不分昼夜、苦读兵书。每当夜深人静,头昏眼花时,他就用锥子刺自己大腿,清醒后又苦读;汉代政治家孙敬,爱好读书,经常苦读到深夜,每当疲惫不堪时,就用绳子把头发系起来,拴在旁梁上,继续读书。乐读的事例也不少。比如,孔子提倡“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宋代诗人韩驹也把读书当作一种乐趣,说“唯书有真乐,意味久犹在”。
②这两种读书的形式本应是互补的。现在人们多认同后者,带着浓厚的兴趣去读书,事半功倍。因为有兴趣,读时心无杂念,感受深,记忆牢,且流连忘返。
③这样读书好处虽多,但也有弊端。胡适曾说:“幼对酷嗜小说,所得小说良莠不齐……害余不浅。”可见读书全凭兴趣,不加选择是不行的。此外,如果一个人兴趣狭窄,读来读去就是那么几种书,容易使知识结构畸形。对此,鲁迅早有论述:“先前的丈学青年,往往厌恶数学、理化、史地、生物学,以为这些都无足重轻,后来变得连常识也没有,研究文学固然不明白,自己做起文章也糊涂,所以我希望你们不要放开科学,一味钻在文学里。”
④一个人要读自己“厌恶”或毫无兴趣的书;当然会觉得“苦”,但若不放弃地“苦”上一阵子,自然有所收获。尝到了“苦”的滋味也就会有了兴趣的萌芽,再“苦”下去,发展到欲罢不能的地步也未可知。
⑤当然,苦读和乐读的境界和目的不同。“十年寒窗无人问”,苦读的目的是“一举成名天下闻”,既是为了自身求取功名、出人头地,更是为了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不过,无论是苦读还是乐读,读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践和应用,要把学来的知识变成自身本领或者自身修养,否则就成了典型的“书呆子”。
⑥“读书莫畏难”,对一个善于学习的人来说,总是能够从读书中受益,从苦读达到乐读的佳境。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③段中加点的“这样”具体指什么?这样读书有什么好处?
(3)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
(4)请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你的读书感受。(不少于50字)
②这两种读书的形式本应是互补的。现在人们多认同后者,带着浓厚的兴趣去读书,事半功倍。因为有兴趣,读时心无杂念,感受深,记忆牢,且流连忘返。
③这样读书好处虽多,但也有弊端。胡适曾说:“幼对酷嗜小说,所得小说良莠不齐……害余不浅。”可见读书全凭兴趣,不加选择是不行的。此外,如果一个人兴趣狭窄,读来读去就是那么几种书,容易使知识结构畸形。对此,鲁迅早有论述:“先前的丈学青年,往往厌恶数学、理化、史地、生物学,以为这些都无足重轻,后来变得连常识也没有,研究文学固然不明白,自己做起文章也糊涂,所以我希望你们不要放开科学,一味钻在文学里。”
④一个人要读自己“厌恶”或毫无兴趣的书;当然会觉得“苦”,但若不放弃地“苦”上一阵子,自然有所收获。尝到了“苦”的滋味也就会有了兴趣的萌芽,再“苦”下去,发展到欲罢不能的地步也未可知。
⑤当然,苦读和乐读的境界和目的不同。“十年寒窗无人问”,苦读的目的是“一举成名天下闻”,既是为了自身求取功名、出人头地,更是为了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不过,无论是苦读还是乐读,读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践和应用,要把学来的知识变成自身本领或者自身修养,否则就成了典型的“书呆子”。
⑥“读书莫畏难”,对一个善于学习的人来说,总是能够从读书中受益,从苦读达到乐读的佳境。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③段中加点的“这样”具体指什么?这样读书有什么好处?
(3)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
(4)请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你的读书感受。(不少于50字)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判断中心论点的能力.中心论点是议论文中作者主要表达的观点,是高度概括全文的简单明了的一句话,从句式上看中心论点是个判断句.阅读本文,结合题目、首尾和文章内容,可知这篇文章结尾处总结了中心论点:“读书莫畏难”,对一个善于学习的人来说,总是能够从读书中受益,从苦读达到乐读的佳境.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概括.
(2)本题第一问考查了代词的指代内容,解答此类题,去附近的上文寻找答案,根据上文“带着浓厚的兴趣去读书”,即可用原文解答.
本题第二问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提取概括,解答时需要根据上文“读时心无杂念,感受深,记忆牢,且流连忘返”,即可解答.
(3)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辨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解答此类题需要正确辨别论证方法,然后根据各种论证方法的答题格式,具体分析,进行解答.
(4)本题是开放性试题,结合自己的阅读实际,谈谈读书感受,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
(1)“读书莫畏难”,对一个善于学习的人来说,总是能够从读书中受益,从苦读达到乐读的佳境.(自己概括,意思准确,语句精炼也可)
(2)“这样”具体指带着浓厚的兴趣读书(1分);带着浓厚的兴趣读书,读时心无杂念,感受深 ,记忆牢,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2分).
(3)示例: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 (2分任意两个都得分) 作者先从“苦读”与“乐读”说起,接着谈了“乐读”的好处与弊端,顺其自然地提出了苦读的好处,进而 论述“苦读”与“乐读”的不同之处,最后点明中心论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
(4)符合题意,语言流畅即可.
(2)本题第一问考查了代词的指代内容,解答此类题,去附近的上文寻找答案,根据上文“带着浓厚的兴趣去读书”,即可用原文解答.
本题第二问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提取概括,解答时需要根据上文“读时心无杂念,感受深,记忆牢,且流连忘返”,即可解答.
(3)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辨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解答此类题需要正确辨别论证方法,然后根据各种论证方法的答题格式,具体分析,进行解答.
(4)本题是开放性试题,结合自己的阅读实际,谈谈读书感受,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
(1)“读书莫畏难”,对一个善于学习的人来说,总是能够从读书中受益,从苦读达到乐读的佳境.(自己概括,意思准确,语句精炼也可)
(2)“这样”具体指带着浓厚的兴趣读书(1分);带着浓厚的兴趣读书,读时心无杂念,感受深 ,记忆牢,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2分).
(3)示例: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 (2分任意两个都得分) 作者先从“苦读”与“乐读”说起,接着谈了“乐读”的好处与弊端,顺其自然地提出了苦读的好处,进而 论述“苦读”与“乐读”的不同之处,最后点明中心论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
(4)符合题意,语言流畅即可.
看了 阅读下段文字,完成下列各小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刘宠,字祖荣,东莱牟平人,齐悼王之后也.悼惠 2020-05-16 …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阅读下面文段,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日:“'月明星稀, 2020-07-01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自太祖之迎天子也,袁绍内怀不服.绍既并河朔, 2020-07-11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4题。徐有功徐有功,国子博士文远孙也。举明经,累转蒲州司法参军,绍封东 2020-07-11 …
阅读下面的段落,做一阅读下面的段落,做一做后面的练习.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 2020-11-01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肖伯纳: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阅 2020-11-02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在芜湖市区东北角,有几座互相依偎着的赭色山峰,流光溢采.逶迤的山势蟠 2020-11-12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4题.项王已约,乃引兵解而东归.汉欲西归,张良、陈平 2020-11-25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刘宠,字祖荣,东莱牟平人,齐悼王之后也.悼惠王 2020-12-16 …
求解答过程: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鲁定公问于颜回曰:“子亦闻东野毕之 2021-0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