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回答下列问题。读到一首好诗,一个精辟的警句,不仅能引起人会心的微笑,有的还会使人有茅塞顿开之感。它们像钥匙、像火把、像路标,能打开心扉,照
阅读下文,回答下列问题。
读到一首好诗,一个精辟的警句,不仅能引起人会心的微笑,有的还会使人有茅塞顿开之感。它们像钥匙、像火把、像路标,能打开心扉,照亮道路,指明方向。
像“无诗转为读书忙”就是这样的一句。常写东西的人,大部把写作看做事业,看做爱好。但总得有所感才可发可写。而“感”又不像自来水,打开龙头就往外流。无感可发时怎么办呢?像鲁迅说的那样,写不出时不硬写,“随便翻翻去”。翻了,就会长知识,所谓的灵感往往也就会倏忽而至。
谈起读书,人们都希望有个安静的环境,但这又谈何容易!在读到明人李乐这句“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时,我好像立即受到一种启迪,悟到关键在自我调整。调整好了,即使身处闹市通衢,不也像 没有“五浊”干扰的可独享读书之乐的深山古庙一样了吗?
但是,当读到鲁迅先生说的:“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即使自己觉得有趣,而那趣味其实是在逐渐硬化,逐渐死去了”,便不由为自己发现的乐趣感到惭愧了,并进而警觉起来。
人常说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其实鲁迅晚年体重不过三四十公斤,衰弱得很。说他骨头硬,实际上是说他的思想硬,信念硬。
明末的黄道周被清兵俘虏就义时,不肯跪。刽子手砍了一刀,头未掉。刽子手害怕了,跪下道:“请先生坐下。”一个身陷缧绁的文弱书生,却能使一个身强力壮、手执钢刀的刽子手跪下,骨头是够硬的。
读书人的骨头并不都是硬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中国历来最优秀的知识分子,骨头都是硬的。他们在爱国爱人民,深明民族大义这一点上,是从来不含糊的
精神的力量,信念的力量,除了来自实践外,当然也来自精神养料的培养。鲁迅能有崇高的思想境界,显然与他的好学精神有关。他的学习方法,用现代人的习惯,可粗略地概括为“四要”,即要读书,要思考,要观察,要比较。他主张,读好书,也读点“帝国主义者”的书,;读“死书”,。,不能把脑子让给“别人跑马”。“要看一看真金,免得受硫化铜的欺骗。”。
《明史》称黄道周“文章风节高天下”。我们则完全可以说,鲁迅文章悬日月,鲁迅风节照千古!在鲁迅的作品中,到处是“钥匙”“火把”与“路标”,开卷就可以得益。但更重要的还是学他的为人,学他的志节。为此,就要学习他那种好读书,会读书,以及“更多的更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己”的精神,不断净化自己,做一个“骨头硬”的中国人。
1.第二段中有一个现成的语句,跟“写不出时不硬写,‘随便翻翻去’”意思相近,它是________________
2.“我好像立即受到一种启迪,悟到关键在自我调整”这里的“调整”是指
[ ]
3.在文章第三段中画横线的部分是单句形式,请改为复句形式。(可以适当添加关联词语而不改变原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所引鲁迅的话的意思是
[ ]
A.读书人一旦变成了“书橱”,思想感情就会逐渐变得冷漠坚硬,他最终也会被社会淘汰。
B.读书人一旦变成了“书橱”,他的读书趣味,其实只是使其思想越来越顽固不化,直到他的生命结束为止。
C.读书人一旦变成了“书橱”,他的读书趣味就会逐渐变成一种脱离社会人生的自我满足。
D.读书人一旦变成了“书橱”,他的读书趣味就会逐渐由浓厚变得淡薄,直至完全消失。
5.从上下文看“自己发现的乐趣”的意思是
[ ]
A.翻了书,长了知识,获得了灵感。
B.读了好诗,警句,有茅塞顿开之感。
C.关起门来,如在“净土”,不受干扰,独享读书之乐。
D.自我调整,即可自得其乐。
6.作者引述了鲁迅、黄道周的例子,又说“读书人的骨头并不都是硬的”,联系上下文,他所要强调的是原文中的哪一句话?
[ ]
A.读书人的骨头并不都是硬的。
B.精神的力量,信念的力量,除了来自实践外,当然也来自精神养料的培养。
C.中国历来最优秀的知识分子,骨头都是硬的。
D.鲁迅能有崇高的思想境界,显然与他的好学精神有关。
7.下面四句话是从文中、、、处摘出来的,请根据文意加以还原(把每句前的序号,分别填入、、、后的横线上)
[ ]
A.还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
B.要“自己思索,自己做主”
C.“只要一比较,许多事便明白了”
D.做到“知己知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为此,就要学习他那种好读书,以及‘更多的是更无情面地解剖我 自己 ’的精神,不断净化 自己 ,做一个‘骨头硬’的中国人。”这句话中的两个“自己”指代对象有没有区别?说出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通读全文,指出下列判断哪几个是错误的
[ ]
A.“我好像立即受到一种启迪”,对这种启迪,作者始终是肯定的。
B.“它们像钥匙、像火把、像路标”和“在鲁迅的作品中,到处都是‘钥匙’、‘火把’与‘路标’”,这两句所比喻的对象是完全相同的。
C.本文提到“死书”,是指对生活毫无用处的书。
D.这篇文章的主旨是谈读书问题,说明要多读书,读好书,培养好学的精神。
E.文中用“自来水”打比方,是为了说明感受不是想有就有的。
F.鲁迅能有崇高的思想境界,取决于他的好学精神。这个看法是片面的。
解析:
1.无诗转为读书忙 2.B 3.没有“五浊”干扰的深山古庙,因而可享读书之乐了。 4.C 5.C 6.C 7.甲D 乙A 丙B 丁C 8.有。前一个自己代鲁迅;后一个自己不指代鲁迅 9.ABCD
把木梳卖给和尚答案阅读把木梳卖给和尚,听起来真有些匪夷所思,但不同的思维,不同的推销术,却有不同的结 2020-03-30 …
仿照例子造句1、例:吴晓东(打开)书认真(读)了起来.(带有两个以上连续的动词)--------- 2020-04-12 …
数学和哲学有什么关系(联系)怎么老看到我们数学书的阅读把 数学和哲学联系起来 还看到有些著名数学 2020-05-15 …
把草和阅读联系在一起夸把爱心和阅读连在一起夸把白云、气泡泡连在一起喝阅读一起夸变成一篇作文 2020-06-17 …
墙眼睛膝盖英文?连起来读把眼睛旳复数去掉,读一遍,对的采纳 2020-06-28 …
一些有机化合物的读法.纠结死了咳.下列有机物的名称应怎么读?把发音的汉语拼音告诉我~(查过字典,可 2020-07-15 …
民生之事关人民,人民心声化为言。2008年,一些经典的顺口溜至今让人们回味无穷:“生不起,剖腹一刀五 2020-11-05 …
一些有机化合物的读法.纠结死了咳.下列有机物的名称应怎么读?把发音的汉语拼音告诉我~(查过字典,可是 2020-11-28 …
课内语段品读。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课内语 2020-12-04 …
课内语段品读。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 2020-12-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