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阅历与读书赵迎辉①读书的过程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同一本书,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阅读,往往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阅历的缘故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阅历与读书
赵迎辉 ①读书的过程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同一本书,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阅读,往往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阅历的缘故。有无阅历、阅历多少不仅影响着读书的倾向,某些时候甚至关系到读书的效果。
②阅历之所以会对读书产生深浅有别的影响,原因在于阅读并非是对作品的简单再现,而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再创造过程,人生的经历与生活的经验都会参与进来。正如歌德所说的:“阅历丰富的人读书时,常常是一只眼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则留心看纸的背面。”生活阅历越丰富,越有助于人们对作品的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
③一般来说,一个人的生活阅历是不是丰富,往往与其年龄密切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经历的人和事越来越多,获得的经验和教训也越来越多,对一些事物的看法逐渐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这时我们的阅历就会日趋丰富。不过这并不是绝对的。有的人年龄虽然不大,但却走过许多地方,经过诸多历练,体验过各种身份和角色,经历过复杂岗位的锻炼和艰苦生活的磨砺,这种经历同样可以让他拥有丰富的阅历。人既然不能任意拉长生命的长度,那么要想增加自己的阅历,就要努力拓宽生命的宽度。培根认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只有亲身体验,躬行践履,才能准确把握社会现实,不断提高理解能力,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从而更加深入地领悟书中蕴含的寓意和韵味。
④然而阅历不等于经历。并不是说只要经历过的,就会自然而然地成为人们的阅历。经历只是一种经过,或走过,或听过,或看过,形成的是事物的表象,是感性的。而阅历则是一个人对社会、对事件的经历及理解程度,是在表象的基础上对经历进行思考、领悟、概括、提炼,是感性与理性的有机统一。
⑤读书增长阅历,阅历助益读书,但这并不意味着读书和阅历可以互相代替。人类发展的历史反复证明,读书和阅历都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源泉,也是提高能力的必经之路,二者不可偏废。只有将读书和阅历紧密结合,既博览群书,又勇于实践,既潜心书本,又深入生活,并用阅读拓展阅历,以阅历深化阅读,才能做到读书和 阅历相长、理论与实践结合,并在二者的相辅相成中更好地学习和工作。
(摘编自《学习时报》2013 年10 月28 日)(1)下列对文章中“阅历”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___
A.它与年龄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的人和事增多,阅历自然而然地就会丰富。
B.随着经历增多,经验和教训也增多,对事物的见解逐渐深入,阅历就会越来越丰富。
C.阅历不等于经历,经历是一种经过,所形成的是事物的表象,它只是阅历的基础。
D.在感性表象的基础上,对经历进行理性思考,这才形成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阅历。
(2)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述阅历与读书的关系。
(3)请简述文章②~④段的论述思路。
阅历与读书
赵迎辉 ①读书的过程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同一本书,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阅读,往往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阅历的缘故。有无阅历、阅历多少不仅影响着读书的倾向,某些时候甚至关系到读书的效果。
②阅历之所以会对读书产生深浅有别的影响,原因在于阅读并非是对作品的简单再现,而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再创造过程,人生的经历与生活的经验都会参与进来。正如歌德所说的:“阅历丰富的人读书时,常常是一只眼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则留心看纸的背面。”生活阅历越丰富,越有助于人们对作品的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
③一般来说,一个人的生活阅历是不是丰富,往往与其年龄密切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经历的人和事越来越多,获得的经验和教训也越来越多,对一些事物的看法逐渐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这时我们的阅历就会日趋丰富。不过这并不是绝对的。有的人年龄虽然不大,但却走过许多地方,经过诸多历练,体验过各种身份和角色,经历过复杂岗位的锻炼和艰苦生活的磨砺,这种经历同样可以让他拥有丰富的阅历。人既然不能任意拉长生命的长度,那么要想增加自己的阅历,就要努力拓宽生命的宽度。培根认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只有亲身体验,躬行践履,才能准确把握社会现实,不断提高理解能力,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从而更加深入地领悟书中蕴含的寓意和韵味。
④然而阅历不等于经历。并不是说只要经历过的,就会自然而然地成为人们的阅历。经历只是一种经过,或走过,或听过,或看过,形成的是事物的表象,是感性的。而阅历则是一个人对社会、对事件的经历及理解程度,是在表象的基础上对经历进行思考、领悟、概括、提炼,是感性与理性的有机统一。
⑤读书增长阅历,阅历助益读书,但这并不意味着读书和阅历可以互相代替。人类发展的历史反复证明,读书和阅历都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源泉,也是提高能力的必经之路,二者不可偏废。只有将读书和阅历紧密结合,既博览群书,又勇于实践,既潜心书本,又深入生活,并用阅读拓展阅历,以阅历深化阅读,才能做到读书和 阅历相长、理论与实践结合,并在二者的相辅相成中更好地学习和工作。
(摘编自《学习时报》2013 年10 月28 日)(1)下列对文章中“阅历”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___
A.它与年龄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的人和事增多,阅历自然而然地就会丰富。
B.随着经历增多,经验和教训也增多,对事物的见解逐渐深入,阅历就会越来越丰富。
C.阅历不等于经历,经历是一种经过,所形成的是事物的表象,它只是阅历的基础。
D.在感性表象的基础上,对经历进行理性思考,这才形成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阅历。
(2)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述阅历与读书的关系。
(3)请简述文章②~④段的论述思路。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A. 题干强调的是“文章中”,所以在理解概念的含义时一定要将它还原到具体的文本中,做到“词不离句,词不离段,词不离篇”.要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正确理解词语的使用意义,特别是临时意义,即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具体意思.中心论点出现在第一段,即“有无阅历、阅历多少不仅影响着读书的倾向,某些时候甚至关系到读书的效果”,剩下的只要表明文章分论点即可,而分论点位置也简单明了的出现在每个段落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文意的理解不是问题.由“有的人年龄虽然不大,但却走过许多地方,经过诸多历练,体验过各种身份和角色,经历过复杂岗位的锻炼和艰苦生活的磨砺,这种经历同样可以让他拥有丰富的阅历”句可知表述A项绝对;
(2)首先确定分值,分值3分,答案就为3点.第二,分析题干,问“阅历与读书”的关系,明确答题区间在第五段中筛选答案,概括第五段分论点即可,“读书增长阅历,阅历助益读书”“ 二者的相辅相成中更好地学习和工作”.题目要求简述,那么不能照抄原文,需要概括.首先二者相辅相成,其次是阅历对读书的作用,最后是读书对阅历的作用;
(3)解答此题,可以从开头句和结尾句入手进行分析.首先确定分值,分值3分,意味着三个层次结构.②~④段就三个段落,因此,主要概括每个段落的层意即可.②段阐述了读书的作用;③段阐述了阅历不仅仅与年龄相关,更于经历相关;④段阐述了阅历与经历的不同;
答案:
(1)(3分)A
(2)(3分)阅历和读书相辅相成.阅历可以丰富知识,提高读书能力;读书可以获取新知识,拓展阅历,提高能力.(意思对即可.)
(3)(3分)先分析阅历影响读书的原因,继而论述丰富阅历的途径及意义,然后阐明阅历与经历的区别. (意思对即可.)
(2)首先确定分值,分值3分,答案就为3点.第二,分析题干,问“阅历与读书”的关系,明确答题区间在第五段中筛选答案,概括第五段分论点即可,“读书增长阅历,阅历助益读书”“ 二者的相辅相成中更好地学习和工作”.题目要求简述,那么不能照抄原文,需要概括.首先二者相辅相成,其次是阅历对读书的作用,最后是读书对阅历的作用;
(3)解答此题,可以从开头句和结尾句入手进行分析.首先确定分值,分值3分,意味着三个层次结构.②~④段就三个段落,因此,主要概括每个段落的层意即可.②段阐述了读书的作用;③段阐述了阅历不仅仅与年龄相关,更于经历相关;④段阐述了阅历与经历的不同;
答案:
(1)(3分)A
(2)(3分)阅历和读书相辅相成.阅历可以丰富知识,提高读书能力;读书可以获取新知识,拓展阅历,提高能力.(意思对即可.)
(3)(3分)先分析阅历影响读书的原因,继而论述丰富阅历的途径及意义,然后阐明阅历与经历的区别. (意思对即可.)
看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阅...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谁能给我一片英语阅读理解?加翻译,而且要有题,题要答案一篇英语阅读理解,不用特别长记住一定要有阅读 2020-05-17 …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文后问题。(22分)(一)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 2020-07-11 …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文后问题。(22分)(一)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 2020-07-1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①但凡才志超群、成大事者,所禀赋的气质都有异于常人。此气质不同于那种 2020-07-21 …
阅读有关藏羚羊的资料后,回答问题.你知道藏羚羊吗?藏羚羊是青藏高原特有的保护动物,它体表被毛,浑身是 2020-11-05 …
阅读下文,完成第下列各题(14分)4号线是百搭线李大伟⑴在上海话里,“百搭”起码有三层意思。⑵有些人 2020-11-22 …
阅读下面这篇小说完成下列各题。给蚂蚁打伞①那是个闷热的傍晚,天阴着,没有风,知了的叫声此起彼伏。他站 2020-11-25 …
阅读资料:生物分类学知识在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科学家发现紫杉含有能够治疗乳腺癌的紫杉醇后,紫杉 2020-12-04 …
阅读下列材料:阅读下列材料: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 2020-12-09 …
阅读材料:这是一首歌的歌词:“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 2020-12-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