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邹与鲁讧①。穆公问日:“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孟子对日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邹与鲁讧①。穆公问日:“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胜诛; 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 ” 孟子对日:“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③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④而残⑤下也。曾子日:‘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君无尤⑥焉!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 (《梁惠王下》) 【注】①讧:交战。②穆公:即邹穆公。③转:弃尸的意思。④慢:轻慢。⑤残:残害。⑥尤:责备、归罪。 11.翻译文中划线句子:“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3分) 12.“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离娄下》),孟子说的也是投桃报李的道理,结合上面的选段,请简要说明你对“出乎尔者,反乎尔者”的理解。(3分)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1、(3分)翻译:不杀吧,又恨他们看着自己的长官死难而不去救,怎么办才好呢?(“疾”,厌恶、憎恨,1分;“如之何”,怎么办,1分;句意通顺1分) 12、(3分),贤明的君主待臣下如手足,臣下必把君主当腹心,以死相报(2分)。“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这种情况在我们平常的人际交往中,也同样存在。“你不仁,我不义”和“你仁我义”情况的产生,都是原先善恶的回报(1分)。 |
参考译文:邹国与鲁国交战。邹穆公问孟子:“我的官员死了三十三人,而百姓没有一个肯为长官效死的。杀了他们吧,无法杀尽;不杀吧,又恨他们看着自己的长官死难而不去救,怎么办才好呢?” 孟子回答道:“饥荒年头,您的百姓,年迈体弱的辗转饿死在荒山沟里,壮年人逃往四方,都快上千人了,然而您的粮仓里粮食满满的,库房里财物足足的,官员们没有一个向您报告(这些情况),这就是对上怠慢国君,对下残害百姓啊。曾子说过:‘警惕啊,警惕啊!你做出的事,后果会反加到你身上。’百姓从今以后可以反过来这样对待他们的长官了。您不要责怪他们了。(如果)您能施行仁政,百姓自然就会亲近他们的长官,愿为长官牺牲了。 |
看了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狂人日记》时,第一次使用了鲁迅这个笔名.当时好友许寿棠问鲁迅这个名字有什么 2020-06-06 …
阅读曹刿论战选段,回答问题(选文略)魏王在“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之时任用田文为相,请结合 2020-06-06 …
阅读鲁迅小说《孔乙己》选段,回答下列问题.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 2020-06-08 …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小题。忽然教堂的钟声敲了12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 2020-06-21 …
小说《故乡》是鲁迅回忆自己记忆中的故乡和现实目睹的故乡形成对比,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痛 2020-07-05 …
这是鲁迅回忆他小时候快乐生活的一个片段,文中他的快乐主要来自什么地方?让他感到快乐的事情有哪些?不 2020-07-06 …
下列对课文知识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鲁迅的小说《故乡》是按鲁迅回故乡、鲁迅在故乡和鲁迅离故乡 2020-07-15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回忆少年时期这两段生活片段的用意是什么? 2020-07-20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传记的种类很多,有纪实性传记,有自传、人物小传、回忆录、传记 2020-11-24 …
4.下列对课文知识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鲁迅的小说《故乡》是按鲁迅回故乡、鲁迅在故乡和鲁迅离故乡的 2021-0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