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的城市如何存水?国际绿色城市的经验是:要多铺透水地面,使天降的雨水能直接渗透入地,变成地下水资源。在古代中国,铺设透水地面的做法十分普及,这的确保障了许多古
现代的城市如何存水?国际绿色城市的经验是:要多铺透水地面,使天降的雨水能直接渗透入地,变成地下水资源。在古代中国,铺设透水地面的做法十分普及,这的确保障了许多古城、古镇、古村、古庙、古院落的地下水位历经千年也能保持恒定。
遗憾的是,在当今中国急于追求“现代化城市”的建设中,规划设计者们不了解古代中国的铺地智慧,去盲目崇拜古罗马式的硬质设计,将中国城市的大部分地面都硬化了,结果带来了一系列环境负效应,主要有:下雨地表积水内涝、无雨地表干燥起尘、夏季地面高温、冬季地面结冰、地下水位下降、地下土层易松动垮塌等。
现代环境科学的研究表明:铺透水地面是城市防止水灾、减少热岛、留住雨水资源、提高环境质量、保障居住安全的重要措施。那么,城市的哪些区域可以铺设透水地面呢?
可铺设透水地面的区域包括:人行道、步行道、自行车道、小街巷车道等;露天停车场;房舍周边、庭院、社区地面;车房出车道;单位、企业、学校、医院、公园、广场的空地等。
在当今德国的大小城市,铺透水地面已成为强制性要求,城市透水地面的比例最少为60%,理想为80%, 那里常用的几种让地面透水的方法如下。
铺草地透水: 将腐殖质与石子混合后铺成地面,再将耐旱型草籽撒在地面上,随后夯实即可。
铺石子透水: 地面仅由均匀的石子铺成。这样的地面透水性好,不长草。适于房舍周边、步行道等。
铺砖石留缝隙透水: 使用砖块、石材铺地时,适当留出缝隙,缝隙填充粗砂粒,以利透水。
铺孔型砖透水: 在地面铺上孔型砖后,用腐殖质填充砖孔即可,适于停车场的地面铺设。
一位北京节水办负责人说:在北京夏季,透水地面的温度要比硬化地面低好几度。而且,下雨后,经透水地面保存下来的雨水可慢慢蒸发出来,释放到空气中,增加城市的湿度和舒适感,也有利于滋养各种植物,从而大大减少城市的绿化用水。所以,铺设透水地面的好处是多方面的。
修建于600年前的故宫,其地面的铺设有80%以上是能透水的。 从中国宋代到清代留下的园林、庙宇、宅院、街道的古地面看,古中国铺设透水地面的方法至今仍领先于世界。因此,面对当今中国城市因硬化地面带来的环境灾难,我们 唯一 的出路是认真学习中国古人的铺地智慧,这是一条有效减少城市雨灾的经验之路。(文/李皓)
9.本文的说明主要内容是什么?(2分)
10.画横线的两处都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11.最后一段中“唯一”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下面哪个是古希腊人﹖①苏格拉底②柏拉图亚③里士多德④普罗泰戈拉 2020-03-30 …
白色透明的石头我们这里地下有好多这种透明的石头,谁能 是白色的,凉凉的,对光一看里面透明的,两块在 2020-05-14 …
阿奇和小悦都有很多科普书,阿奇的科普书数量是小悦的38.后来小悦送给阿奇11本书后,阿奇的科普书数 2020-05-16 …
多个凸透镜的成像多个凸透镜能不能成正像.如果能,要多少个凸透镜呢? 2020-07-02 …
现代的城市如何存水?国际绿色城市的经验是:要多铺透水地面,使天降的雨水能直接渗透入地,变成地下水资 2020-07-12 …
古人常用“学富五车”来形容学问渊博。在古代中国,大多数普通读书人外出游学时,不用再带五大车竹简的现象 2020-11-04 …
古人常用“学富五车”来形容学问渊博。在古代中国,大多数普通读书人外出游学时,不用再带五大车竹简的现 2020-11-04 …
你一定看过很多科普书,如果你第一天看了一本科普书的1/6还多12页,第二天看了这本书的2/5少10页 2020-11-21 …
下列叙述的变异现象,不遗传的是()A.夫妇双方色觉正常,他们所生的儿子是色盲B.用甲状腺激素制剂喂蝌 2020-11-25 …
古人常用“学富五车”来形容学问渊博。在古代中国,大多数普通读书人外出游学时,不用再带五大车竹简的现象 2020-1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