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屠呦呦先生获诺奖的“零突破”》,完成下列各题。①屠呦呦先生获诺奖的“零突破”,彻底打破了“中国科学家与诺奖无缘”的魔咒,极大增强了国人的信心,科技界更是欢欣鼓
题目详情
阅读《屠呦呦先生获诺奖的“零突破”》,完成下列各题。
①屠呦呦先生获诺奖的“零突破”,彻底打破了“中国科学家与诺奖无缘”的魔咒,极大增强了国人的信心,科技界更是欢欣鼓舞。但畅想归畅想,现实归现实--今后中国的诺奖会“蜂拥而至”吗?
②回顾自1901年诺奖设立至今颁发的科学奖项,无论是镭的发现还是晶体管的发明,无论是DNA序列的测定还是青蒿素的提取,无一不是为人类文明做出重大贡献的原创发现(发明).诺奖秉承的两大标准--“原创性”和“对全人类做出重大贡献”,从来没有变过。换言之,诺奖并非高不可攀,但也不是谁想拿就能拿的。
③重大原创成果的出现,离不开科学高效的体制机制。屠先生的获奖,并没有消除阻碍创新的体制机制积弊。科技人员申请课题时依然要到处烧香,而且要绞尽脑汁、仔细算计未来3年、5年可能要花的每一分经费;评选院士期间,许多候选人(单位)依然在费尽心思、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去“做工作”;各种行政色彩浓厚的考核、评奖和“人才计划”,还在无谓地消耗着科技人员宝贵的科研生命;以论文、数量论英雄的评价机制,仍像无形的鞭子驱使着科技人员想方设法多发论文;论文抄袭依然大行其道,学术打假依然雷声大、雨点小……虽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各项举措已经颁布,但真正落地尚需时日。
④屠先生的获奖,并没有改变我国“大多数跟随、极少数领先”的科技现状。基础研究是原始创新的源泉,虽然我国的科技投入已跃居世界第二,但用在基础研究上的经费占比还不到5%,远远不及日本、美国;虽然我国的科技人员有300多万人,位居世界第一,但真正领先世界的领军型人才屈指可数;虽然我们的科研平台鸟枪换炮,但绝大多数先进仪器和实验试剂还依赖进口。
⑤除了“硬件”,科技的繁荣离不开勇于质疑、平等交流、自由探索、积极合作的创新文化。“枪打出头鸟”的古训,“羡慕嫉妒恨”的红眼病,“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学霸作风,“成者王败者寇”的世俗眼光,无处不在的“院士崇拜”……都在无形中束缚着创新的手脚,抑制着“异想天开”的种子。
⑥在诺奖“零突破”面前,自信应该有,自大要不得。只有正视差距、直面问题,远离浮躁、脚踏实地,切实革除 弊端,培育健康的 ,中国才有希望早日迎来第二、第三乃至更多个“屠呦呦” ,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 选自 2015年10月19日《人民日报》作者:赵永新 有删减)(1)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作者的观点。
(2)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阅读全文,第⑥段横线上填上最适合文字和对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___
①屠呦呦先生获诺奖的“零突破”,彻底打破了“中国科学家与诺奖无缘”的魔咒,极大增强了国人的信心,科技界更是欢欣鼓舞。但畅想归畅想,现实归现实--今后中国的诺奖会“蜂拥而至”吗?
②回顾自1901年诺奖设立至今颁发的科学奖项,无论是镭的发现还是晶体管的发明,无论是DNA序列的测定还是青蒿素的提取,无一不是为人类文明做出重大贡献的原创发现(发明).诺奖秉承的两大标准--“原创性”和“对全人类做出重大贡献”,从来没有变过。换言之,诺奖并非高不可攀,但也不是谁想拿就能拿的。
③重大原创成果的出现,离不开科学高效的体制机制。屠先生的获奖,并没有消除阻碍创新的体制机制积弊。科技人员申请课题时依然要到处烧香,而且要绞尽脑汁、仔细算计未来3年、5年可能要花的每一分经费;评选院士期间,许多候选人(单位)依然在费尽心思、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去“做工作”;各种行政色彩浓厚的考核、评奖和“人才计划”,还在无谓地消耗着科技人员宝贵的科研生命;以论文、数量论英雄的评价机制,仍像无形的鞭子驱使着科技人员想方设法多发论文;论文抄袭依然大行其道,学术打假依然雷声大、雨点小……虽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各项举措已经颁布,但真正落地尚需时日。
④屠先生的获奖,并没有改变我国“大多数跟随、极少数领先”的科技现状。基础研究是原始创新的源泉,虽然我国的科技投入已跃居世界第二,但用在基础研究上的经费占比还不到5%,远远不及日本、美国;虽然我国的科技人员有300多万人,位居世界第一,但真正领先世界的领军型人才屈指可数;虽然我们的科研平台鸟枪换炮,但绝大多数先进仪器和实验试剂还依赖进口。
⑤除了“硬件”,科技的繁荣离不开勇于质疑、平等交流、自由探索、积极合作的创新文化。“枪打出头鸟”的古训,“羡慕嫉妒恨”的红眼病,“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学霸作风,“成者王败者寇”的世俗眼光,无处不在的“院士崇拜”……都在无形中束缚着创新的手脚,抑制着“异想天开”的种子。
⑥在诺奖“零突破”面前,自信应该有,自大要不得。只有正视差距、直面问题,远离浮躁、脚踏实地,切实革除 弊端,培育健康的 ,中国才有希望早日迎来第二、第三乃至更多个“屠呦呦” ,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 选自 2015年10月19日《人民日报》作者:赵永新 有删减)(1)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作者的观点。
(2)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阅读全文,第⑥段横线上填上最适合文字和对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___
A.体制机制 人才计划 诺奖获得者 | B.评价机制 创新文化 医学家 |
C.体制机制 创新文化 诺奖获得者 | D.评价机制 人才计划 科学家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判断中心论点的能力.中心论点是议论文中作者主要表达的观点,是高度概括全文的简单明了的一句话,从句式上看中心论点是个判断句.结合文章标题、首尾段以及文章内容,可知这篇文章在结尾段开头总结出中心论点:在诺奖“零突破”面前,自信应该有,自大要不得.
(2)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辨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解答此类题需要正确辨别论证方法,然后根据各种论证方法的答题格式,具体分析,进行解答.这段将我国与发达国家进行对比,是对比论证,作用在于“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使论证更加深刻,观点更加鲜明”.
(3)本题考查了对语段的理解和对词语含义的理解,首先阅读文章,根据第三段阐述的我国阻碍创新的体制机制,可知应该革除的是“体制机制”的弊端,排除B、D;然后根据第四段和第五段阐述的束缚科学家创新手脚的现象,可知需要培育健康的“创新文化”,选择C.
故选C.
答案:
(1)在诺奖“零突破”面前,我们不能自大(在诺奖“零突破”面前,我们可以自信,但不能自大).
(2)对比论证,强调突出了我国在“硬件”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从而有利地证明了本文的中心论点.
(3)C
(2)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辨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解答此类题需要正确辨别论证方法,然后根据各种论证方法的答题格式,具体分析,进行解答.这段将我国与发达国家进行对比,是对比论证,作用在于“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使论证更加深刻,观点更加鲜明”.
(3)本题考查了对语段的理解和对词语含义的理解,首先阅读文章,根据第三段阐述的我国阻碍创新的体制机制,可知应该革除的是“体制机制”的弊端,排除B、D;然后根据第四段和第五段阐述的束缚科学家创新手脚的现象,可知需要培育健康的“创新文化”,选择C.
故选C.
答案:
(1)在诺奖“零突破”面前,我们不能自大(在诺奖“零突破”面前,我们可以自信,但不能自大).
(2)对比论证,强调突出了我国在“硬件”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从而有利地证明了本文的中心论点.
(3)C
看了 阅读《屠呦呦先生获诺奖的“零...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从中读懂了什 2020-03-31 …
蛰的读音?我知道是zhe二声,但为什么“被蜜蜂蛰了”其中读成一声呢? 2020-06-10 …
(2014•广州)某次比赛中,原定一等奖10人,二等奖20人,现将一等奖中最后的四人调入二等奖,这 2020-06-19 …
《一条面包》中为什么格琳琴得到了奖励.读了穷人和一条面包这两个故事后,说说你对贫穷的理解. 2020-07-10 …
一道推理题ABCDE五个人去买彩票,只有一个人中奖了.A说:C中奖了B说:A中奖了C说:A说的是错 2020-07-20 …
每人发7张奖卷每张奖卷都有10%的机会中奖(摇奖)只要你7张中任意张奖卷中算中了,你中奖的机会是多少 2020-11-01 …
某校为了奖励获奖的学生,买了若干本课外读物,如果每人送3本,还余8本;如果前面第人送5本,则最后一人 2020-11-05 …
(本题8分)某校为了奖励获奖的学生,买了若干本课外读物,如果每人送3本,还余8本;如果前面第人送5本 2020-11-05 …
困扰多年的抽奖概率问题一个抽奖系统:玩家第1次抽奖,中奖几率是20%如果玩家第1次没抽中,那第2次抽 2020-11-08 …
如果自愿没填遂宁一中而分数上了一中读不读得到? 2020-1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