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上杜中丞论举官书欧阳修修前见举南京留守推官石介为主簿,近者闻介以上书论赦被罢,而台中因举他吏代介者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上杜中丞论举官书

欧阳修

修前见举南京留守推官石介为主簿,近者闻介以上书论赦被罢,而台中因举他吏代介者。介,一贱士也,用否未足害政,然可惜者,中丞之举动也。

介为人刚果有气节, 学,喜辩是非,真好义之士也。始执事举介,议者咸曰知人之明,今闻其罢, 皆谓赦乃天子已行之令,非疏贱当有说,曰当罢,修独以为不然 。主簿于台中,非言事之官,然大抵居台中者,必以正直、刚明、不畏避为称职。今介未履台门之 ,而已因言事见罢, 介之才,不止为主簿,直可任御史也。是执事有知人之明,而介不负执事之知矣。

修尝闻长老说,赵中令相太祖皇帝也,□某事择官,中令列二臣姓名□进,太祖不肯用。他日又问,复以进,又不用。他日以问,复以进,太祖大怒,裂□奏,掷殿阶上,中令色不动,插笏带间,徐拾碎纸袖归中书。他日又问,则补缀□复以进,太祖大悟,终用二臣者。彼之敢尔者,盖先审知其人之可用,然后果而不可 也。今执事之举介也,若知而举,则不可遽止。

且中丞为天子司直之臣, 上虽好之,其人不肖,则当弹而去之 。上虽恶之,其人贤,则当举而申之。非谓随上好恶而高下者也。故曰主簿虽卑,介虽贱士,其可惜者中丞之举动也。

况今斥介而他举,必亦择贤而举也。夫贤者固好辩,若举而入台,又有言,则又斥而他举乎?如此,则必得愚暗懦默者而后止也。伏惟执事如欲举愚者,则岂敢复云;若将举贤也,愿无易介而他取也。故敢布狂言,窃献门下,伏惟幸察焉。

                                         (选自《欧阳修文集》,有删改)                                                                            

18.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介为人刚果有气节, 学      力:致力

B.今介足未履台门之 阈          阈:门槛

C. 介之才,不止为主簿        度:衡量

D.然后果而不可 也            易:轻视

19. 在第三段的方框内填入虚词,恰当的一组是(3分)

A.为    乃    而    之

B.为    以    其    之

C.以    乃    其    为

D.以    为    之    乃

20.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皆谓赦乃天子已行之令,非疏贱当有说,曰当罢,修独以为不然。(4分)

(2) 上虽好之,其人不肖,则当弹而去之。(4分)

21.请简要概括作者认为“其可惜者中丞之举动也”的原因。(4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8.D

19.B

20.

(1)(4分)(大家)都认为赦免是皇上已经推行的命令,不是关系疏远地位卑下的人应当议论的,都说(石介)应当被罢免,唯独我认为不是这样。(“贱”“罢”“然”各1分,语意通顺1分)

(2)(4分)即使皇上喜欢他,如果这个人没有才干,那么您也应当弹劾他并让他离开。(“虽”“不肖”“去”各1分,语意通顺1分)

21.(1)石介确实是有才之人;(2)杜中丞顺从上意,未能力争。(每点2分)

【解析】

18.

试题分析: 易:替代,替换。该句句意为“然后确实如此并且无人可以替代”,从“果”、“不可”可加以推断。如《后汉书王昌传》:“赵后欲害之,伪易他人子,以故得全。” 本题考查的是对重点实词意义的理解。要注意积累课本中的实词,迁移运用。解题时可以结合文意,将选项中的解释带入原句。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9.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虚词的意思和用法。虚词的用法与其在句中位置和前后词的词性有关。第一处意思是“为了某件事需要选择官员”,此处的虚词应解释为“为了”,自然排除CD两项;第二处应使用连词,因前后连接两个动词,而“乃”一般为副词,故排除,应使用“以”;第三处是代词,应为“他的”,指“赵中令的”,“其”可以担当这一用法;第四处“补缀”是动词,后面缺少宾语,故应使用“之”做动词的宾语,代指奏折。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20.

试题分析:】(1)“贱”,形容词做名词,卑下的人;“罢”,动词本身表被动,被罢免;“然”,这样。(2) “虽”,即使,表假设;“不肖”,没有才干;“去”,活用为使动词,使……离开。答古文翻译题时,要字字落实,即忠于原文,不增不减。这实际是落实关键词语。再就是句句通顺,这里面包含了落实特殊句式的问题。还有就是正确处理直译和意译的关系。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译文既要与原文保持对应关系,还要灵活,准确表意。本题两个句子重点考查词类活用,比如“贱”“去”。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21.

试题分析:首先应到文中找到题干中“其可惜者中丞之举动也”这句话在文中的位置,原因一般在这句话的前面。这句话在文章第四段的末尾,那么原因应在其前面,按照由近及远的原则逐步推进,可以发现原因就在前面,一是“主簿虽卑,介虽贱士”,一是“非谓随上好恶而高下者也”。最后依据这两句话的意思进行概括即可。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参考译文】

(我)欧阳修从前见到您荐举南京留守推官石介做主簿,最近又听说石介因为上书谈论赦免的事情被罢官,台中于是举荐其他官员代替石介。石介,不过是一个下层士人,任用他与否都不足以妨碍政务,不过我觉得可惜的,是中丞您的举措。

石介为人刚直果敢,颇有气节,勉力治学,喜欢明辨是非,实在是好义之士。当初您举荐石介,谈论的人都说您有知人之明,现在听说他被罢免了,(大家)都认为赦免是皇上已经推行的命令,不是关系疏远地位卑下的人应当议论的,都说(石介)应当被罢免,唯独我认为不是这样。在台中这个官署范围内,主簿并不是专职议事的官员,可是大凡官居台中的,必定要以正直刚强明察无畏才算是称职。现在石介还没踏进台中的门槛,就因为上书议事被罢职,我估量石介的才干,不止可以做主簿,甚至可以担任御史的官职了。这说明您有知人之明,而石介也没有辜负您的知遇之恩。

我曾经听年长的人说,赵中令辅佐太祖皇帝的时候,为了某件事需要选择官员,赵中令列出了两位大臣的姓名举荐,太祖不肯任用。过几天太祖又催问人选,赵中令又推荐他们,太祖还是不肯任用。过几天再次催问,还是推荐他们,太祖十分生气,撕烂他的奏章,扔到大殿的台阶上,中令脸色平静,把笏板插进腰带里,慢慢拾起那些碎纸片,放进袖中返回了官邸。过了一段时间太祖又催问,赵中令就修补好那奏章再次举荐,太祖幡然醒悟,最终任用了那两位大臣。赵中令敢这样做,可能是因为他之前确切知道这两位是可用之人,然后确实如此并且无人可以替代。现在您举荐石介,如果也是因为深刻的了解他才举荐他的,那么就不应该就此停止。

并且杜中丞您是皇上直管的大臣,即使皇上喜欢他,如果这个人没有才干,那么您也应当弹劾他并让他离开;即使皇上厌烦他,如果这个人很有才干,您也应该举荐并使他受到重用。并不是随着皇上的个人喜好或者厌恶,决定被任用者职位的高低。所以说主簿的官职虽然低微,石介虽然是个下层士人,真正值得可惜的是杜中丞您的举措。

况且现在罢黜石介另外举荐别人,也一定要选择贤能的人举荐。贤能的人本来就喜欢辩议,如果将他举荐进入台中,他又有进言,那还将罢黜他而另外举荐别人吗?这样一来,那么最终一定会选择一个愚笨暗弱怯懦缄默的人才会停止。我私下认为您如果想举荐愚笨的人,那我就不敢多说什么了;如果您要举荐贤能的人,恳请您不要换掉石介而任用别人。所以我斗胆说了这些狂妄的话,私下进献给您,恭敬地请您明察。

22.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4处)。(4分)

【答案】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录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以此相服 (每处1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断句依据有如下几点:一是整齐的句式,“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文言文的句式讲究对称;二是固定短语,“于千里”状语后置,“以此”;三是句子的意思,这“七子”,于学问(可以说)是(兼收并蓄)没有什么遗漏的,于文辞是(自铸伟辞)没有借用别人的,(在文坛上)都各自像骐骥千里奔驰,并驾齐驱,要叫他们互相钦服。

考点:这是考查考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能力层次为B级

看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求新闻!谁知道从7月25号到现在的一些有意义的新闻,介绍几个呗.老师让写新闻短评.快开学了,  2020-05-16 …

景差为相景差相郑,郑人有冬涉水者,出而胫寒,后景差过之,下陪乘而载之,覆以上衽。晋叔向闻之曰:“景  2020-06-10 …

介绍旅游见闻介绍云台山的山河、物产、风土人情等自然的人文地理概况越快越好,字数在400-555之间  2020-07-0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上杜中丞论举官书欧阳修修前见举南京留守推官石介为主簿,近者闻介以上  2020-07-11 …

求英文翻译本文有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论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第二部分为理论知识的阐述,  2020-07-25 …

英语翻译1.新闻采访2.媒介经营管理3.传播学4.新闻学概论5.电视新闻6.新闻写作7.新闻编辑8.  2020-11-07 …

人类对生命起源的说法多样,比较为大多数人认同的是()A.生命“直生论”B.生命“神创论”C.化学演化  2020-11-20 …

英语翻译新闻学,传播学,中国新闻史,新闻采访学,新闻写作学,新闻评论学,媒介概论,广告学.  2020-11-28 …

新闻学课程名怎么翻译?新闻学,传播学,中国新闻史,新闻采访学,新闻写作学,新闻评论学,媒介概论,广告  2020-11-28 …

四、作文(60分)原创24.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反转新闻”是新媒体时代出现在舆论  2021-0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