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列小题。定西番牛峤紫塞月明千里,金甲冷,戍楼寒。梦长安。乡思望中天阔,漏残星亦残。画角数声呜咽,雪漫漫。19.下阕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定西番
牛峤
紫塞月明千里,金甲冷,戍楼寒。梦长安。
乡思望中天阔,漏残星亦残。画角数声呜咽,雪漫漫。
19.下阕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
20.请简要分析全词使用了哪些表达技巧。
19.下阕描绘了一幅冬日悲凉、凄冷、苍茫的边塞夜景图。(答出特点1分;时间、地点任答出一点1分,共2分)作者仰望夜空,高天辽阔,残星暗淡,飞雪漫漫;听到将尽的更漏、呜咽沉郁(描述画面2分)描绘出一幅惨淡凄寒的景色,烘托了主人公内心的愁苦。。
20.(1)细节描写的角声。“乡思望中天阔”,生动地刻画出了征人因思乡而于孤独中眺望远天,却见明月临关,光照千里,浩荡的月色更引发其浓郁的乡愁。
(2)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在月明之夜,因思家而倍感金甲冰冷,戍楼的苦寒。残夜行将消逝,望中只见高天辽阔,残星暗淡。漫漫飞雪中乡关更是迷茫。只听得戍楼之间间荡的画角数声,呜咽沉郁。在愁人听来,真是如泣如诉。
(3)视听结合残星暗淡,飞雪漫漫是视觉,将尽的漏声,画角呜咽是听觉;视听结合渲染出惨淡凄寒的氛围,烘托了征人的愁苦。
(4)以景结情下阕主要抒发乡愁,却把浓郁的愁情收束在不尽的苍茫的飞雪中、间或传来的呜咽的画角声中,言有尽而意无穷,耐人回味。
(手法1分,结合诗句分析2分。两种表达技巧,答出一种3分,共6分。)
【解析】
19.
试题分析:解答该题,应当结合本词的下阕分析,下阕仍是写月夜望乡。残夜行将消逝,望中只见高天辽阔,残星暗淡。慢漫飞雪中乡关迷茫。只听得戍楼之间间荡的画角数声,呜咽沉郁。在愁人听来,真是如拉如诉。根据这些分别概括作答,意思对即可。
考点: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0.
试题分析:分析诗歌所用的艺术手法,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①描写手法:包括虚实相生(作用是拓展了词的意境,丰富了画面内容)、动静结合、白描、工笔、点面结合、衬托、渲染、触觉和视觉等多种感觉描写等。②抒情手法,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包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借物抒情):以乐景写乐情、以哀景写哀情、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借古讽今、用典抒情。衬托(衬托有两种,一是正衬、二是反衬,反衬有以声衬静和以动衬静)、渲染、象征、托物言志、抑扬、以小见大。③结构方式,包括开门见山、卒章显志、以景结情、伏笔照应、铺垫。④修辞手法:夸张、比喻、比拟、借代、设问、反问、对偶、对比、反复、双关、用典、互文等。明确了以上内容,结合具体诗句对号入座即可。通过分析可知,本词“乡思望中天阔”属于细节描写,“紫塞月明千里”“漏残星亦残”“雪漫漫”等属于融情于景,“漏残星亦残”“雪漫漫”与“画角数声呜咽”又属于视听结合,“雪漫漫”为以景结情。回答时,不仅要答出术语,还要针对词句作简要分析。
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有一本科幻故事书,每三页中,有一页为文字,其余为图画.如果第一页为图画,第二页也是图画,第三页为文 2020-04-06 …
静心想一想,画一画,填一填.观察上图,回答下面问题.(1)用数对表示上图中A点的位置,A在.(2) 2020-05-13 …
下列关于作图的语句中正确的是()A.画直线AB=10厘米B.画射线OB=10厘米C.已知A,B,C 2020-07-15 …
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听声音可以辨知说话人是谁,依靠的是音色B.超声波可以击碎结石,说 2020-11-03 …
《梅杜萨之筏》是泰奥多尔•籍里柯于1819年创作的油画.画面的构图.光线.色彩到人物的动态表情以及丰 2020-11-10 …
人说话和唱歌时的发声靠的是声带的,声音是靠来传播的.一台好的音响设备,不仅要起到“扩音”的作用,而且 2020-11-14 …
关于噪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噪声只能从声源处加以控制B.对人们要听到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 2020-11-16 …
选词填空。得意满意结果终于果然1.画师看了看他俩的画,没有露出()的神情。2.画完以后,他很(),以 2020-12-09 …
(2012•佛山)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可以传递信息B.噪声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2020-12-18 …
我们能听到物体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A.有发声体存在B.发声体在介质中振动,声波激起鼓膜振动C.我 2020-12-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