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分)家蚕遗传中黑色(B)与淡赤色(b)是有关蚁蚕(刚孵化的蚕)体色的相对性状,黄茧(D)与白茧(d)是有关茧色的相对性状,假设这两对相对性状自由组合。发现一显性基因
(9分)家蚕遗传中黑色(B)与淡赤色(b)是有关蚁蚕(刚孵化的蚕)体色的相对性状,黄茧(D)与白茧(d)是有关茧色的相对性状,假设这两对相对性状自由组合。发现一显性基因I可能对这两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显性基因起到抑制作用,现有三个纯合的亲本,甲是雄性黑蚁黄茧、乙是雌性赤蚁白茧。甲和乙交配后代都是黑蚁黄茧。甲和丙交配得F1是黑蚁白茧,且子代的这些黑蚁白茧的家蚕相互交配后F2出现四种表现型,黑蚁白茧:黑蚁黄茧:赤蚁白茧:赤蚁黄茧的比例为39:9:13:3。
(1)显性基因I对 基因起抑制作用。
(2)甲、乙、丙的基因型分别为 、 、 。
(3)F2黑蚁白茧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 ,其基因型是 。
(4)将甲和丙交配得到的F1黑蚁白茧与表现型为 的个体进行测交,后代的表现型为 ,其比例为 。
(9分)(1)D (2)BBiiDD bbiidd bbIIdd
(3)1/13 BBIIDD BBIIdd BBiidd
(4)赤蚁白茧 赤蚁白茧、黑蚁白茧、黑蚁黄茧、赤蚁黄茧 3:3:1:1
分 析:
(1)依题意,雄性黑蚁黄茧甲的基因型为BBiiDD,与丙交配得F1是黑蚁白茧,说明基因 D所控制的黄茧性状在F1中没有表达;究其原因,丙将基因I遗传给了F1,从而抑制了F1中的基因D的表达。
由甲(雄性黑蚁黄茧)和乙(雌性赤蚁白茧)交配后代都是黑蚁黄茧,说明甲和乙的基因组成中均没有I基因,基因B和D所控制的性状在后代均得以表达,同时也说明甲、乙的基因型分别为BBiiDD和bbiidd。由“甲和丙交配得F1是黑蚁白茧,且子代的这些黑蚁白茧的家蚕相互交配后F2出现四种表现型,黑蚁白茧:黑蚁黄茧:赤蚁白茧:赤蚁黄茧的比例为39:9:13:3”,可推知丙的基因型为bbIIdd。
依题意,F1的基因型为BbIiDd,黑蚁白茧在F2中出现的概率为:3/4B_×3/4I_×1(3/4D_+1/4dd)+3/4B_×1/4ii×1/4dd=39/64 其中黑蚁白茧的纯合子在F2中出现的概率为:1/64BBIIDD+1/64BBIIdd+1/64BBiidd=3/64 ,所以F2黑蚁白茧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3/64÷39/64=1/13。
(4)测交是指让F1与隐性纯合子交配,即F1黑蚁白茧(BbIiDd)与表现型为赤蚁白茧(bbiidd)的个体交配。依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F1产生8种比值相等的配子:BID、BiD、bID、biD、BId、Bid、bId、bid,赤蚁白茧只产生1种配子:bid;雌雄配子随机结合,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黑蚁白茧︰赤蚁白茧︰黑蚁黄茧︰赤蚁黄茧=3︰3︰1︰1。
考点:
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1、有两堆棋子,A堆有70个白子和100个黑子,B堆有40个白子和40个黑子.为了使A堆中白子数占 2020-05-22 …
一个概率问题.(早些年学的概率因为应用甚少,早还给老师的了,现特来百度求救)有六颗围棋子,三颗黑的 2020-06-03 …
家蚕有结黄茧和结白茧两个品种,其中之一为亚洲品种,另一为欧洲品种,现进行实验,结果如下:实验①甲组 2020-06-25 …
白胖胖的蚕爬上了草山,她织得那么快,那么好——左一下、右一下,一丝不苟,不一会儿就在自己的身子外面 2020-06-25 …
家蚕中,茧色与蚕血液的颜色有关,即白色血液的茧结白色茧,黄色血液的蚕结黄色茧,黄血基因(Y)对白血 2020-06-25 …
养蚕织丝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如图表示桑蚕的不同发育时期,请回答下列问题(1)课外养蚕小组的同学发 2020-06-25 …
某蛾类是二倍体生物,其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与人类、果蝇正好相反).其茧有白色和黄色两种颜色,是一 2020-07-07 …
家蚕有结黄茧和结白茧两个品种,其中之一为亚洲品种,另一为欧洲品种,现进行实验,结果如下:实验①甲组 2020-07-11 …
在家蚕遗传中,蚁蚕(刚孵化的蚕)体色的黑色与淡赤色是相对性状,黄茧和白茧是相对性状(控制这两对性状的 2020-11-05 …
家蚕的黑色卵(B)对白色卵(b)为显性,绿茧(D)对黄茧(d)为显性,已知这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常染色 2020-1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