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于是先从在下者(平民)起……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秦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
题目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于是先从在下者(平民)起……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秦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最高统治者仍由王族世袭)也。--赵翼《廿二史札记》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由西周至秦朝国家政治体制发生的变化及其成因。
材料二 (西欧)在封建主义制度下,没有一个人是至高无上的统治者。国王和百姓、领主和封臣都共守一种契约。每个人都对他人负有某种义务。如一人违约,义务也就中止。如果一个封臣拒绝履行他应尽的义务,国王有权强制执行。如果一个国王侵犯了封臣的权利,封臣们也可以联合起来反对他。封臣们组成国王的议事会,国王应按封臣们的劝告行事。如果封臣们认为国王滥用他的权力,可以对他进行限制。--(美)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欧封建制度的特征对近代西欧政治发展的影响。
材料三 很多现代中国的作者,称之为“封建社会”,并且以此将它与欧洲的feudal system相比拟,其结果总是尴尬。欧洲之feudal system被称为feudalism起源于法国大革命之后,当日作者以此名词综合叙述中世纪一般政治及社会特征,并未赋予历史上的意义……征之中国传统文献,“封建”也与“郡县”相对,所以将汉唐宋明清的大帝国、中央集权、文人执政、土地可以买卖、社会流动性大的郡县制度称为封建,更比拟为欧洲的feudal system,就是把写历史的大前提弄错了。
--黄仁宇《放宽历史的视界》
(3)概括材料三中作者的观点,并对该观点进行简要论证。(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材料一 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于是先从在下者(平民)起……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秦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最高统治者仍由王族世袭)也。--赵翼《廿二史札记》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由西周至秦朝国家政治体制发生的变化及其成因。
材料二 (西欧)在封建主义制度下,没有一个人是至高无上的统治者。国王和百姓、领主和封臣都共守一种契约。每个人都对他人负有某种义务。如一人违约,义务也就中止。如果一个封臣拒绝履行他应尽的义务,国王有权强制执行。如果一个国王侵犯了封臣的权利,封臣们也可以联合起来反对他。封臣们组成国王的议事会,国王应按封臣们的劝告行事。如果封臣们认为国王滥用他的权力,可以对他进行限制。--(美)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欧封建制度的特征对近代西欧政治发展的影响。
材料三 很多现代中国的作者,称之为“封建社会”,并且以此将它与欧洲的feudal system相比拟,其结果总是尴尬。欧洲之feudal system被称为feudalism起源于法国大革命之后,当日作者以此名词综合叙述中世纪一般政治及社会特征,并未赋予历史上的意义……征之中国传统文献,“封建”也与“郡县”相对,所以将汉唐宋明清的大帝国、中央集权、文人执政、土地可以买卖、社会流动性大的郡县制度称为封建,更比拟为欧洲的feudal system,就是把写历史的大前提弄错了。
--黄仁宇《放宽历史的视界》
(3)概括材料三中作者的观点,并对该观点进行简要论证。(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第一小问的变化,依据材料一“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秦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最高统治者仍由王族世袭)也”可以得出从分封制到郡县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逐步建立.第二小问的成因,结合所学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进行回答,即秦扫灭六国,结束分裂完成统一;吸取前代历史教训;为了维护封建土地私有制的需要;法家思想提供了理论基础.
(2)本小问的影响,依据材料二“一个国王侵犯了封臣的权利,封臣们也可以联合起来反对他”,结合所学可以得出不利于中央集权制国家的形成;有助于欧洲民主宪政的形成.
(3)本小问是历史论证题,首先依据材料三“很多现代中国的作者,称之为‘封建社会’,并且以此将它与欧洲的feudal system相比拟,其结果总是尴尬…就是把写历史的大前提弄错了”得出观点,即称秦汉以来的中国社会为“封建社会”是不恰当的.然后对观点进行论证,论证时可从西方封建社会的含义、中国分封制下中央权力与秦朝中央集权相比较的角度进行说明,即封建社会是对欧洲中世纪社会形态的一种概括.欧洲中世纪的封建社会更类似于实行分封制的西周时期,即没有形成君主专制制度,君主没有绝对的统治权;没有形成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地方政府具有较强的独立性,故“分封制”通常也被表述为“封建制”.秦汉以来,随着三公九卿、郡县制等一系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实行,君权日益得到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也逐渐加强.
故答案为:
(1)变化:从分封制到郡县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逐步建立.
成因:秦扫灭六国,结束分裂完成统一;吸取前代历史教训;为了维护封建土地私有制的需要;法家思想提供了理论基础.
(2)影响:不利于中央集权制国家的形成;有助于欧洲民主宪政的形成.
(3)观点:称秦汉以来的中国社会为“封建社会”是不恰当的.
论证:封建社会是对欧洲中世纪社会形态的一种概括.欧洲中世纪的封建社会更类似于实行分封制的西周时期,即没有形成君主专制制度,君主没有绝对的统治权;没有形成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地方政府具有较强的独立性,故“分封制”通常也被表述为“封建制”.秦汉以来,随着三公九卿、郡县制等一系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实行,君权日益得到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也逐渐加强.
(2)本小问的影响,依据材料二“一个国王侵犯了封臣的权利,封臣们也可以联合起来反对他”,结合所学可以得出不利于中央集权制国家的形成;有助于欧洲民主宪政的形成.
(3)本小问是历史论证题,首先依据材料三“很多现代中国的作者,称之为‘封建社会’,并且以此将它与欧洲的feudal system相比拟,其结果总是尴尬…就是把写历史的大前提弄错了”得出观点,即称秦汉以来的中国社会为“封建社会”是不恰当的.然后对观点进行论证,论证时可从西方封建社会的含义、中国分封制下中央权力与秦朝中央集权相比较的角度进行说明,即封建社会是对欧洲中世纪社会形态的一种概括.欧洲中世纪的封建社会更类似于实行分封制的西周时期,即没有形成君主专制制度,君主没有绝对的统治权;没有形成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地方政府具有较强的独立性,故“分封制”通常也被表述为“封建制”.秦汉以来,随着三公九卿、郡县制等一系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实行,君权日益得到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也逐渐加强.
故答案为:
(1)变化:从分封制到郡县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逐步建立.
成因:秦扫灭六国,结束分裂完成统一;吸取前代历史教训;为了维护封建土地私有制的需要;法家思想提供了理论基础.
(2)影响:不利于中央集权制国家的形成;有助于欧洲民主宪政的形成.
(3)观点:称秦汉以来的中国社会为“封建社会”是不恰当的.
论证:封建社会是对欧洲中世纪社会形态的一种概括.欧洲中世纪的封建社会更类似于实行分封制的西周时期,即没有形成君主专制制度,君主没有绝对的统治权;没有形成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地方政府具有较强的独立性,故“分封制”通常也被表述为“封建制”.秦汉以来,随着三公九卿、郡县制等一系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实行,君权日益得到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也逐渐加强.
看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封建...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紫禁城是明清的两朝的皇宫,先后有24个皇帝在这里登基坐殿。下列皇帝中,不在24个之列的是()A.明 2020-06-09 …
清政府取得雅克萨之战的胜利是在哪个皇帝的领导下?[]A、皇太极B、康熙C、雍正D、道光 2020-06-09 …
名著阅读。甲“你的皇帝姓宋,我的哥哥也姓宋。你做得皇帝,偏我哥哥做不得皇帝?你莫要来恼犯着黑爹爹, 2020-06-27 …
材料一武则天,名曌,并州文水(今属山西)人。永徽六年(655)十月,高宗下诏废王皇后,十一月立武则 2020-07-01 …
在括号里填上"的""地""得"一群被打()焦头烂额()鬼子兵,在八路军()追击下,仓皇()逃命,没 2020-07-08 …
据下列朝代皇帝与大臣关系简表,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朝代皇帝与大臣的关系唐三省体制下,皇帝的最后决定 2020-07-10 …
在唐朝初期,有一位皇帝深深地赢得了北方各民族的拥戴。在这位皇帝生前,各族首领尊奉他为各族的领袖── 2020-07-26 …
好像是长孙皇后还是谁说过的一句名言在后宫里.你用美貌去取悦皇上,不会得到长久的宠爱,因为你总会年老色 2020-11-02 …
阿基米德要鉴定一顶皇冠是否由纯金制造,他先测得皇冠重0.95千克.然后设法将皇冠浸没到一个水平放置、 2020-11-08 …
德意志第二帝国的联邦议会不同于西方的上院,在这里它是真正的实权机构,相当于各邦使节构成的帝国最高合议 2020-1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