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古文二则》这篇课文,完成下列各题。蔡勉旃坚还亡友财蔡磷,字勉旃,吴县人。重诺责,敦风义。有友某以千金寄之,不立券。亡何,其人亡。蔡召其子

题目详情
阅读《古文二则》这篇课文,完成下列各题。
                                 蔡勉旃坚还亡友财
    蔡磷,字勉旃,吴县人。重诺责,敦风义。有友某以千金寄之,不立券。亡何,其人亡。蔡召其子至,归之,愕然不受,曰:“嘻!无此事也,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且父未尝语我也。”蔡笑曰:“券在心,不在纸。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卒辇而致之。
戴震难师
   先生是年乃能言,盖聪明蕴蓄者久矣。就傅读书,过目成诵,日数千言不肯体。授《大学章句》,至“右经一章”以下,问塾师:“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又何以知为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师应之曰:“此朱文公所说。”即问:“朱文公何时人?”曰:“宋朝人。”“孔子、曾子何时人?”曰:“周朝人。”“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曰:“几二千年矣。”“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师无以应,曰:“此非常儿也。”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风义             敦:___     ②不立     券:___
③此知为孔子之言  何以:___    ④二千年矣  几:___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重诺责
译文:___
②过目成诵
译文:___
(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A.蔡勉旃为人最主要的特点是“重诺责,敦风义”.___
B.蔡勉旃的友人“以千金寄之,不立券”,这是友人对他的绝对信任,也是他平素为人所赢得的信任。___
C.“券在心,不在纸”是说信守诺言就要写在内心,而不只是白纸一张。___
D、《戴震难师》这篇文章表现了少年戴震善于质疑和敢于质疑的精神。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实、虚词)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本题要词语在句子里的意思,词义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
①句意为:对情谊很忠厚,笃实,敦:重视.
②句意为:没有立字据,券:票据,凭证.
③句意为:这凭什么知道是孔子的话.以何:凭什么.
④句意为:差不多两千年了.几:差不多.
(2)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做该题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义为辅.
①中重点词语有诺:承诺;句意为:在意由于许诺或承诺失信而招致的谴责.
②中重点词语有诵:背下来;句意为:看一遍就能背下来.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理解相关的语句.由“重诺责,敦风义“可以判断A对;由“有友某以千金寄之,不立券.亡何,其人亡.蔡召其子至,归之”B对;“券在心,不在纸”是说字据立在心中,不是立在纸上.与C项不一致,是错误的;由《戴震难师》的内容可以看出,全文表现了少年戴震善于质疑和敢于质疑的精神故D项是对的.
答案:
(1)①重视.②票据,凭证.③以何,凭什么.④.差不多.
(2)①在意由于许诺或承诺失信而招致的谴责.
②看一遍就能背下来.
(3)A.√.B.√.C.×.D.√.
看了 阅读《古文二则》这篇课文,完...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18分)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2020-05-13 …

完成下面小题。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  2020-05-13 …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8―11题。“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  2020-05-13 …

阅读下面的两个文言文语段,完成问题。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  2020-05-1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  2020-05-13 …

读下面两个选段,完成后面题目。(12分)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  2020-05-1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  2020-07-07 …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4题。“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  2020-07-10 …

阅读《古文二则》这篇课文,完成下列各题。蔡勉旃坚还亡友财蔡磷,字勉旃,吴县人。重诺责,敦风义。有友  2020-07-10 …

阅读下面的两个文段,完成下列小题。文段一:"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  2021-0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