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永州韦使君新堂记柳宗元将为穹谷堪(kān)岩渊池于郊邑之中,则必辇山石,沟涧壑,凌绝险阻,疲极人力,乃可以有为也。然而求天作地生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永州韦使君新堂记

柳宗元

将为穹谷堪(kān)岩渊池于郊邑之中,则必辇山石,沟涧壑,凌绝险阻,疲极人力,乃可以有为也。 然而求天作地生之状,咸无得焉。  逸其人,因其地,全其天,昔之所难,今于是乎在。

(如果想要在城郊或者城中建造出像深谷、陡壁、深渊等自然风景,就得必须用车子运来山石,修通水道,跨过险峻的地方,使老百姓劳命伤财才能建造出来。但如要追求那自然生成的风貌,却是无法办到的。既要使百姓过得舒适,又可顺其原貌,保全天然之态,在过去是难以办到的,可现在永州出现了。)

永州实惟九疑之麓。其始度土者,环山为城。有石焉,翳于奥草;有泉焉,伏于土涂。蛇虺(huǐ)之所蟠,狸鼠之所游,茂树恶木,嘉葩毒卉,乱杂而争植,号为秽墟。韦公之来,既逾月,理甚无事,望其地,且异之。始命芟其芜,行其涂。积之丘如,蠲(juān)之浏如。既焚既酾,奇势迭出。清浊辨质,美恶异位。视其植,则清秀敷舒;视其蓄,则溶漾纡余。怪石森然,周于四隅,或列或跪,或立或仆。窍穴逶邃,堆阜突怒。乃作栋宇,以为观游。 凡其物类,无不合形辅势效伎于堂庑之下。 处之连山高原林麓之崖,间厕隐显。迩延野绿,远混天碧,成会于谯门之外。

(永州实际是九嶷山的余脉。那些开始整治规划永州的人,围着山头修筑了永州城。城中满是石头,却被深草遮盖着,有泉水,却被泥土所埋没,成了毒蛇穿梭,野兽出没的地方。生长茂盛的树与劣质的树,佳花与毒草,杂乱地混杂在一起竞长,因此永州被称为荒凉秽废的地方。韦公到永州做刺史已过一个多月了,政事治理得很出色,社会平安无事。他看见那地方,觉得奇妙。于是命令除掉丛生的乱草,平整道路,割掉的杂草堆起来像小山一样,又清除河中的淤泥,河水便清亮起来。杂草焚烧,河道疏通过后,奇特的地形便显现出来了。清与浊便区别开来,美与丑便不再混淆不清。看那些树木,苍翠清丽,舒展繁茂;看那蓄水,微澜动漾,曲折环绕。千奇百怪的石头众多而且整齐,矗拥在四周,有的似列队,有的像跪伏,有的若站立,有的如卧倒。洞穴蜿蜒幽远,土堆石山也峭拔挺立。于是在那里修筑房屋,作为游览的居所。那各种景物,无一件不与地形地势相辅相存,相得益彰,似乎在大厅四周呈献它们的特色。城外连绵高大的峰峦,以及密林丛生的山脉,融为一体,有的隐晦不清,有的明晰可见。近处融合碧绿的原野,远处与蓝天相衬。这些景物现在都汇集到城门里面。)

已乃延客入观,继以宴娱。或赞且贺,曰:“见公之作,知公之志。公之因土而得胜,岂不欲因俗以成化?公之择恶而取美,岂不欲除残而佑仁?公之蠲浊而流清,岂不欲废贪而立廉?公之居高以望远,岂不欲家抚而户晓? 夫然,则是堂也,岂独草木土石水泉之适欤 ? 山原林麓之观欤?将使继公之理者,视其细,知其大也。”

(于是韦公便邀请各方宾客进来观游,接着又宴请宾客。有人称贺说:“看了韦公所做的一切,便可了解韦公的志向。韦公不破坏原有地势而造就了美丽的景致,难道不是想顺应民间习俗而教化民众吗?韦公铲除丑恶的东西,留取美好的事物,难道不是想除暴安良吗?韦公清除浊流而使流水变清,难道不是想除却贪污而建立廉政的风气吗?韦公登高望远,难道不是想抚慰百姓吗?如果从这些角度来看,那这座大堂难道仅仅是为了欣赏草木、土石、泉流,观看山林而修建的吗?它将使韦公之后的永州长官们能从小的方面看到大的方面。”)

宗元请志诸石,措诸壁,以为二千石楷法。

(我请求将上面所说的一切刻写在石碑上,放置在大厅的角落里,作为后来刺史们借鉴的典范。)

(选自上海辞书出版社《古文鉴赏辞典》,略有改动)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逸其人,因其地,全其天        逸:使……轻松,使……不劳累

B.韦公之来,既逾月,理甚无事    理:治理,管理

C.已乃延客人观,继以宴娱        延:邀请

D.宗元请志诸石,措诸壁          志:抱负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乃可以有为也                       B.有泉焉,伏于土涂

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其炎烈于煤

C.视其植,则清秀敷舒                 D.公之居高以望远

吾其还也                              其久也,闻见道理日以益多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段先发名胜难得与休养民力的议论,对韦使君“逸其人,因其地,全其天”的做法表示首肯和推崇,为后面的描述和议论作铺垫。

B.文章绘景状物,精确传神,各具特点,以表现永州自然山水之美与人文景观之佳为主,通过韦公邀请宾客观赏,举行宴会娱乐,表达了韦公等欣赏永州山水风光的无比惬意之情。

C.第二段前面几句写永州的自然环境,为韦使君的登场和新堂的落成蓄势,也用新堂筑成前的荒芜污浊来反衬新堂筑成后的美妙天然。

D.第三段连用六个反问句,层层深入,既肯定了韦使君的政绩,又对贤太守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勉励他们致力于“因俗以成化”、“除残而佑仁”、“废贪而立廉”、“家抚而户晓”。

)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而求天作地生之状,咸无得焉。(3分)

(2)凡其物类,无不合形辅势效伎于堂庑之下。(3分)

(3)夫然,则是堂也,岂独草木土石水泉之适欤?(3分)

5.请根据文章内容分条概括作者的政治主张。(4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D  2.A   3.B  4 译文:但如果要追求自然生成的景观,却是无法办到的。(句意基本正确,“然”…“天作地生”“得”,各1分) 译文:如果从这些角度来看,那么这座大堂难道仅仅是为了欣赏草木、土石、泉流而修建的吗?(“然”“岂……欤…”“适”各1分) 译文:那各种景物,无一件不与地形地势相辅相存,相得益彰,似乎在大厅四周呈献它们的特色。(“于堂庑之下”介词结构前置,“合形辅势”“效伎”各1分)   5答:①顺从民俗,实施教化;②铲除残暴,保护仁义;③禁止贪婪,倡导廉洁;④安抚人民,教导百姓。(每条1分,答对三条即给满分)   1\ (刻写,记录) 2 (A.都是副词,才。B.介词,在/介词,比。C代词,那些/副词,表示婉商语气,还是。D.连词,而,表顺承或并列/连词,而,表修饰,相当于“地”) 3(全文写出了永州山水之美,但作者要表达的重点在于赞美新刺史和新堂时发表自己的政治见解,希望新刺史做到因俗成化,除残佑仁,废贪立廉,抚慰百姓。
看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8分)蝶恋花别范南伯[宋]杨炎正离恨做成春夜雨。添得春江,刬地①东流  2020-06-09 …

英语翻译1.及冠,嶷然有声.译文:2.苦志探赜,至忘寝食,必欲并辔绝驰而追与之并.译文:3.故为君  2020-06-18 …

少年行王维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1.本诗第三句中的“意气  2020-07-03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蝶恋花·别范南伯[宋]杨炎正离恨做成春夜雨。添得春江,刬地①东流去  2020-07-14 …

孔子说:“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孟子说:“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孔子和孟子都强调:A.  2020-11-03 …

对课文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舟”一句表现使君对罗敷的美貌极其仰慕。  2020-11-03 …

对课文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舟”一句表现使君对罗敷的美貌极其仰慕。  2020-11-03 …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一人们不但拒绝了君主政体,还拒绝了作为君主政体基础的等级制。……公共权力  2021-01-08 …

对封建专制集权深恶痛绝,指出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已,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  2021-01-17 …

这首诗的意思杨柳枝刘禹锡巫峡巫山杨柳多朝云暮雨远相和因想阳台无限事为君回唱竹枝歌  2021-0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