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三槐堂铭(并序)苏轼天可必①乎?贤者不必贵,仁者不必寿。天不可必乎?仁者必有后。二者将安取衷哉?吾闻之申包胥曰:“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 题。
三槐堂铭 (并序)
苏轼
天可必 ① 乎?贤者不必贵,仁者不必寿。天不可必乎?仁者必有后。二者将安取衷哉?
吾闻之申包胥曰: “ 人定者胜天,天定亦能胜人。 ” 世之论天者,皆不待其定而求之,故以天 为茫茫。善者以怠,恶者以肆。盗跖之寿,孔、颜之厄,此皆天之未定者也。松柏生于山林,其始也,困于蓬蒿,厄于牛羊;而其终也,贯四时,阅千岁而不改者,其天定也。善恶之报,至于子孙,则其定也久矣。吾以所见所闻考之,而其可必也审矣。
国之将兴,必有世德之臣,厚施而不食其报,然后其子孙能与守文太平之主共天下之福。 故兵部侍郎晋国王公,显于汉、周之际,历事太祖、太宗,文武忠孝,天下望以为相,而公卒以直道不容于时。盖尝手植三槐于庭,曰:“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已而其子魏国文正公,相真宗皇帝于景德、祥符之间,朝廷清明,天下无事之时,享其福禄荣名者十有八年。今夫寓物于人,明日而取之,有得有否。而晋公修德于身,责报于天,取必于数十年之后,如持左契,交手相付。吾是以知天之果可必也。
吾不及见魏公,而见其子懿敏公,以直谏事仁宗皇帝,出入侍从将帅三十馀年,位不满其 德。天将复兴王氏也欤 !何其子孙之多贤也?世有以晋公比李栖筠者,其雄才直气,真不相上 下。而栖筠之子吉甫,其孙德裕,功名富贵,略与王氏等;而忠恕仁厚,不及魏公父子。由此观之,王氏之福盖未艾也。
懿敏公之子巩与吾游,好德而文,以世其家,吾以是铭之。铭曰:
呜呼休 ② 哉!魏公之业,与槐俱萌;封植之勤,必世乃成。既相真宗,四方砥平。归视其 家,槐阴满庭。吾侪小人,朝不及夕,相时射利,皇③恤厥德 ?庶几侥幸,不种而获。不有君子, 其何能国 ?王城之东,晋公所庐;郁郁三槐,惟德之符。呜呼休哉!
【注释】 ① 必:必然的意志。 ② 休:美好。 ③ 皇:通 “ 遑 ” ,闲暇。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善者以怠,恶者以肆。 肆:放肆
B .功名富贵,略与王氏等 略:稍微
C .王氏之福盖未艾也 艾:停止
D .郁郁三槐,惟德 之符 符:标志
2. 下列选项中不能都表现 “ 天可必 ” 这一观点的一组是
① 贤者不必贵,仁者不必寿 ② 仁者必有后 ③ 善恶之报,至于子孙
④ 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 ⑤ 天将复兴王氏也欤 ⑥ 归视其家,槐阴满庭
A . ①②③ B . ④⑤⑥ C . ②③⑤ D . ①④⑥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的第一段从天命有常这一角度立论,肯定了善善恶恶的因果报应,提出了 “ 仁者必有后 ” 的观点,作为全文的理论基础。
B .第二段记叙了王佑手植三槐的经过和期待,以及王佑子孙后代多有仁德贤能者 的事实, 说明王佑仁爱厚施、积善成德,因此才子孙多贤,福祚绵绵不�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1.
分 析:
此类题目一定要在答题时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进行结合具体语境和上下文来理解。略:大致,大体上。
考点: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2.
分 析:
①是对“天可必”表示疑问,④是王公的期盼,⑥为写景句。
考点:
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3.
分 析:
“王佑子孙后代多有仁德贤能者”主要表现在第三段。
考点: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4.
分 析:
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
考点: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5.
分 析:
此类断句题目在断句时一定要遵守一个原则,不能段破句子的意思。所以,一定要在结合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以及这个句子的意思来思考断句,尤其是要抓住关键词(介词、语气助词、连词等等)。
考点: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参考译文:天能说有必然的意志吗?但是贤能的人不一定富贵,仁爱的人却不一定长寿。天不能说有必然的意志吗?但是仁爱的人一定有好的后代。这两种情况那一种是正确的说法呢?我听说包申胥说过:“人的意志可以胜过天,天的意志也能胜过人为的努力。”世上议论天道的人,都不等天的意志完全表现出来就去责求它,因此认为天是不可捉摸的。善良的人因此而倦怠,邪恶的人因此而放肆。盗跖可以长寿,孔子、颜回却遭受困厄,这都是天还没有表现出他的意志来的缘故。松柏生长在山林中,开始时,被蓬蒿围困,遭牛羊践踏,但最终经过四季而长青,历经千年而不凋零,这就是天的意志。对人的善恶报应,有的要到子孙后代才表现出来,天的意志可以说是由来久远的。我根据所见所闻的事实考察,天是有必然的意志,这是明白无疑的。国家将要兴盛,必然会有世代积德的大臣,他们大量行善施德却没有得到善报,但此后他的子孙却能够与遵守祖宗法度的太平盛世的君主共同享受天下之福。已故兵部侍郎晋国公王佑,在后汉后周期间就已名声显扬,先后侍奉过太祖、太宗两朝,能文能武,忠孝品德高尚,天下人都希望他能出任宰相,但是最终由于他性情正直而不为当世所容。他曾经亲手在庭院种了三棵槐树,说:“我的子孙将来一定有做三公的。”后来他的儿子魏国文正公果然在宋真宗景德、祥符年间当了宰相。那时正值朝廷政治清明,天下太平无事,享受了荣华富贵十八年。今天把东西存在别人家中,明日去取,有可能取到,也有可能取不到。而晋公自身修养德行,希望能得到上天的回报。几十年后他得到了上天的回报,就象手持契约,亲手交割一样。我因此知道天确实可以说有必然的意志。我没有赶上看到魏国公,却见到了他的儿子懿敏公。他常常对仁宗皇帝直言极谏,出外带兵、入内侍从三十多年。这种爵位还不足以和他的德行相称。是上天要使王氏重新兴盛吗?为什么他的子孙有这么多贤能之士呢?世人有将晋国公与李栖筠相比的,他们杰出的才能、正直的气质确实不相上下。李栖筠之子李吉甫,孙子李德裕,享有的功名富贵和王氏差不多,但在忠信仁厚方面,却赶不上魏国公父子。由此看来,王氏的福份大概还没有完结吧。懿敏公的儿子王巩和我有交往,他崇尚道德而又善作文章,来继承他的家风,我因此作铭来记叙这些事。铭文是:啊,多么美好!魏国公的功业,和槐树一起萌生。辛勤地培植,必定经过一代才能成长。辅佐真宗,天下安宁。回到家中一看,槐树掩映庭院。我们这些普通人,早晨不考虑晚上,只要有好时机,就会追求名利,哪里还有时间修养自己的道德。只希望有侥幸的运气,不种植就能收获。如果没有那些君子,国家怎么成为国家?京城的东面,是晋国公居住的地方,郁郁葱葱的三棵槐树,是王家德行的标志。啊,多么美好!
说说开头为什么好?在泰国,如果你在公路边或者树林里遇到大象,那是一件很自然的事.不必惊慌,不必惊奇 2020-05-17 …
理解句子,满意回答70分追加分送上.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 2020-06-16 …
英语翻译4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4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2020-06-19 …
名言理想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苏轼春天不播种,夏天就不生长,秋天就 2020-06-21 …
《见与不见》作者究竟是谁?写作背景是什么?要作者的简介、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 2020-06-22 …
孑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和子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 2020-07-23 …
趣味数学天生我材必有用*=必必必必必必努力再努力*努=优优优优优优不好意思,弄错了应该是天生我材必有 2020-11-05 …
英语翻译跳跃法跳跃法为软功内壮,属轻身功中之一种,又名超距功,亦练武者不可缺之要法也.宜加意练习者, 2020-11-20 …
举例说明:(1)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举例说明:(1)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2)p是q的必要不 2020-11-27 …
高二的充分不必要.与必要不充分的取值范围问题.x属于a是x属于b成立的必要不充分条件.那是a不能推出 2020-1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