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日本书纪》(1)中国唐朝时期,日本派遣了大批使者来中国。根据材料一判断,这些使者来中国的目的是什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
(1)中国唐朝时期,日本派遣了大批使者来中国。根据材料一判断,这些使者来中国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说一说,这一时期中外交往的史实还有哪些。(举一例)
材料二“小筑暂高枕,忧时旧有盟。呼樽来揖客,挥麈坐谈兵。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
(2)材料二中的“海波平”和“逐荷夷”分别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上述材料可以看出,从唐朝到明清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三 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主要特点是对外抗击外敌入侵,对内同分裂和叛乱势力作斗争,两者密切结合。
(3)材料二所涉及的史实体现了材料三的哪一观点?请你再用清朝的一例史实来证明材料三的另一个观点。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据材料一“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可知,唐朝时期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这些使者来中国的目的是学习唐朝先进的制度和文化等.鉴真东渡日本和玄奘西游天竺都是唐朝时期中外交往的事例.
(2)明朝时期,倭寇出现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明朝政府派戚继光抗击倭寇,取得了重大胜利.戚继光曾写下这样的诗句:“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表明戚继光抗倭是为驱逐倭患而并非追求个人功名的崇高品质.根据“逐荷夷”可知是郑成功收复台湾.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1661年,在东南沿海一带坚持抗清的郑成功率领战舰数百艘,从金门出发横渡台湾海峡到达台湾西海岸,在当地人民支持下,经过激烈战斗,终于在1662年初打败了荷兰殖民者,使台湾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由以上材料看出,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由友好交往趋向互相冲突.           
(3)材料二反映出了我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同材料三的对外抗击外敌入侵的观点相同.另一观点即同内部的分裂势力作斗争.康熙帝平定准噶尔叛乱,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都是同内部分裂势力的斗争.
故答案为:
(1)目的:向中国学习.史实:鉴真东渡或玄奘西游.
(2)事件:海波平--戚继光抗倭;逐荷夷--郑成功收复台湾.变化:友好→冲突(战争)(意思相近即可)
(3)观点:对外抗击外敌入侵.史实:平定准噶尔叛乱,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看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七年级(一)班本月负责学校文化长廊的黑板报设计,他们选定的主题是“唐代的中外交七年级(一)班本月负  2020-06-10 …

材料一:大唐国者,法式(法度)备定,珍国(文明发达)也,常须达(应该经常去看看)。———《日本国纪  2020-06-11 …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日本)遣唐使回国后,很受重用。他们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  2020-07-0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日本书纪》(1)中国唐朝时  2020-07-10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一千三百年后,大唐遗韵犹存,那就是唐诗。回顾,唐诗像一道虹,跨越时空,  2020-07-2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日本书纪》(1)材料一表明,当  2020-07-2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日本书纪》(1)材料一表明,当  2020-07-2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5分)学习完唐朝的历史后,兴趣小组计划以“唐代文明”为主题,编排一个历史短剧,  2020-07-29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唐诗,永远的绝唱一千三百年后,大唐遗韵犹存,那就是唐诗。回顾历史,唐诗像一道  2020-11-2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日本)遣唐使回国后,很受重用。他们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  2020-12-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