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炎凉张晓风①我有一张竹席,每到五六月,天气渐趋暖和,暑气隐隐待作,我就把它找出来,用清茶的茶叶渣拭净了,铺在床上。
题目详情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炎凉
张晓风
①我有一张竹席,每到五六月,天气渐趋暖和,暑气隐隐待作,我就把它找出来,用清茶的茶叶渣拭净了,铺在床上。
②一年里面第一次使用竹席的感觉极好,人躺下去,如同躺在春水湖中的一叶小筏子上。清凉一波波来拍你入梦,竹席恍惚仍饱含着未褪尽的竹叶清香。生命中的好东西往往如此,极便宜又极耐用。我可以因一张席而爱一张床,因一张床而爱一栋屋子,因一栋屋于爱上一个城……
③整个初夏,肌肤因贴近那清凉的卷云而舒缓自如。触觉之美有如闻高士说法,凉意沦肌浃髓①而来。古人形容喻道之透辟,谓一时如天女散花。天女散花是由上而下,轻轻撒落--花瓣触人,没有重量,只有感觉。但人生某些体悟却是由下而上,仿佛有仙云来轻轻相托,令人飘然升浮。凉凉的竹席便有此功。一领清簟可以把人沉淀下来,静定下来,像空气中热腾腾的水雾忽然凝结在碧沁沁的一茎草尖而终于成为露珠。人在席上,也是如此。阿拉伯人牧羊,他们故事里的羊毛毯是可以飞的。中国人种地,对植物比较亲切。中国人用植物编织席子不飞--中国人想,飞了干吗呀?好好地躺在席子上不比飞还舒服吗?中国圣贤叫人拯救人民,其过程也无非是由“出民水火”到“登民衽席”②.总之,世界上最好的事莫过于把自己或别人放在席子上了。初夏季节的我便如此心满意足地躺在我的竹席上。
④可惜好景不长,到了七八月盛夏,情形就不一样了。刚躺下去还好,多躺一会儿,席子本身竟然也变热了。凉席会变热,天哪,这真是人间惨事。为了环保,我睡觉不用冷气,于是只好静静地和热浪僵持对抗。我反复对自己说:“不热,不算太热,我还可以忍受,这也没什么大不了,哼,谁怕谁啊”念着念着,也就睡着了。
⑤然后,便到了九月,九月初席子又恢复了清凉。躺在席上,整个人摊开,霎时变成了片状,像一块盒子捶成薄薄的金箔,我贪享那秋霜零落的错觉。
⑥九月中,每每在一场冷雨之后,半夜乍然惊醒,是被背上的沁凉叫醒的--唉,这凉席明天该收了。我在黑暗中揣想,竹席如果有知,也会厌苦不已吧?七月嫌它热,九月又嫌它凉,人类也真难伺候。
⑦想来一生或者也如此,曾经嫌日程排得太紧,曾经怨事情做个不完,曾经烦稿约演讲约不断,曾经大叹小孩子缠磨人……••可是,也许,有一天,一切热过的都将乍然冷却下来,令人不觉打起寒颤。
⑧不过,也只好这样吧!让席子在该铺开的时候铺开,在该收卷的时候收卷。炎凉,本来就半点由不得人的。
(选自《张晓风的国学讲坛》)
【注】①沦肌浃髓:渗透入肌肉骨髓。比喻程度或感受之深。②出民水火,登民衽席:比喻解救陷于困境的百姓。
(1)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___。
A.第②段描写一年中第一次使用竹席的感觉,表达了对生命中美好事物的喜爱之情a
B.第③段思路开凋,形象地写出了作者躺在竹席上的触觉之美,给人舒爽自如的感觉。
C.“炎凉,本来就半点由不得人的”,面对它“也只好这样吧”,体现了作者的无可奈何。
D.作者感叹当一切忙碌的事都停顿下来之后,往往又给人一种瞬间冷却的失落感。
E.本文主要运用议论和抒情方式,表现天气冷热变化,影响人对竹席的不同感受。
(2)第⑧段“让席子在该铺开的时候铺开,在该收卷的时候收卷”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析。
(3)作者为什么要以“炎凉”为题?请结合文本简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炎凉
张晓风
①我有一张竹席,每到五六月,天气渐趋暖和,暑气隐隐待作,我就把它找出来,用清茶的茶叶渣拭净了,铺在床上。
②一年里面第一次使用竹席的感觉极好,人躺下去,如同躺在春水湖中的一叶小筏子上。清凉一波波来拍你入梦,竹席恍惚仍饱含着未褪尽的竹叶清香。生命中的好东西往往如此,极便宜又极耐用。我可以因一张席而爱一张床,因一张床而爱一栋屋子,因一栋屋于爱上一个城……
③整个初夏,肌肤因贴近那清凉的卷云而舒缓自如。触觉之美有如闻高士说法,凉意沦肌浃髓①而来。古人形容喻道之透辟,谓一时如天女散花。天女散花是由上而下,轻轻撒落--花瓣触人,没有重量,只有感觉。但人生某些体悟却是由下而上,仿佛有仙云来轻轻相托,令人飘然升浮。凉凉的竹席便有此功。一领清簟可以把人沉淀下来,静定下来,像空气中热腾腾的水雾忽然凝结在碧沁沁的一茎草尖而终于成为露珠。人在席上,也是如此。阿拉伯人牧羊,他们故事里的羊毛毯是可以飞的。中国人种地,对植物比较亲切。中国人用植物编织席子不飞--中国人想,飞了干吗呀?好好地躺在席子上不比飞还舒服吗?中国圣贤叫人拯救人民,其过程也无非是由“出民水火”到“登民衽席”②.总之,世界上最好的事莫过于把自己或别人放在席子上了。初夏季节的我便如此心满意足地躺在我的竹席上。
④可惜好景不长,到了七八月盛夏,情形就不一样了。刚躺下去还好,多躺一会儿,席子本身竟然也变热了。凉席会变热,天哪,这真是人间惨事。为了环保,我睡觉不用冷气,于是只好静静地和热浪僵持对抗。我反复对自己说:“不热,不算太热,我还可以忍受,这也没什么大不了,哼,谁怕谁啊”念着念着,也就睡着了。
⑤然后,便到了九月,九月初席子又恢复了清凉。躺在席上,整个人摊开,霎时变成了片状,像一块盒子捶成薄薄的金箔,我贪享那秋霜零落的错觉。
⑥九月中,每每在一场冷雨之后,半夜乍然惊醒,是被背上的沁凉叫醒的--唉,这凉席明天该收了。我在黑暗中揣想,竹席如果有知,也会厌苦不已吧?七月嫌它热,九月又嫌它凉,人类也真难伺候。
⑦想来一生或者也如此,曾经嫌日程排得太紧,曾经怨事情做个不完,曾经烦稿约演讲约不断,曾经大叹小孩子缠磨人……••可是,也许,有一天,一切热过的都将乍然冷却下来,令人不觉打起寒颤。
⑧不过,也只好这样吧!让席子在该铺开的时候铺开,在该收卷的时候收卷。炎凉,本来就半点由不得人的。
(选自《张晓风的国学讲坛》)
【注】①沦肌浃髓:渗透入肌肉骨髓。比喻程度或感受之深。②出民水火,登民衽席:比喻解救陷于困境的百姓。
(1)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___。
A.第②段描写一年中第一次使用竹席的感觉,表达了对生命中美好事物的喜爱之情a
B.第③段思路开凋,形象地写出了作者躺在竹席上的触觉之美,给人舒爽自如的感觉。
C.“炎凉,本来就半点由不得人的”,面对它“也只好这样吧”,体现了作者的无可奈何。
D.作者感叹当一切忙碌的事都停顿下来之后,往往又给人一种瞬间冷却的失落感。
E.本文主要运用议论和抒情方式,表现天气冷热变化,影响人对竹席的不同感受。
(2)第⑧段“让席子在该铺开的时候铺开,在该收卷的时候收卷”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析。
(3)作者为什么要以“炎凉”为题?请结合文本简析。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首先要通读文本,把握如下几个问题,几个人物,主要人物是谁,主要事件是什么,通过事件要揭示什么主旨;然后再看选项对文本的分析.选项一般会针对形象、主旨、情节、细节描写主题.C项,“体现了作者的无可奈何”错,压是“体现了作者的豁达心态”.E项,主要用到的表达方式是描写和抒情.解答此类题一定要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到原文中找到关键句子,然后细细揣摩蕴含在其中的内涵.故选CE.
(2)此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作为散文考查结尾的作用,就要考虑到它的表现手法,与开头有无呼应关系,结构是否严谨,是否是卒章显志,对主题所有无深化作用.另外,对于读者而言,有没有留下想象空间,是否言有尽而意无穷.以上术语复习中应牢记.这句话语义双关,表面上写顺应自然,实则表现作者的人生价值观念,同时表达出作者的人生感悟.
(3)此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理解标题的作用,就要考虑到结构上有无线索作用,内容上考虑对人物形象、文章中心所起的作用.“炎凉”表明竹席给人带来的特殊感觉,喻指不同的人生境遇,同时本标题作为文章主旨,起到点睛之作用.
参考答案:(1)CE
(2)①这句话语意双关,表面上写对待席子的态度要顺其自然,实际上表达对待人生境遇应该洒脱、旷达.②与篇末“炎凉,本来就半点由不得人的”一起表达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卒章显志.(4分,每点2分.
(3)①竹席在不同季节给人炎凉的肌肤感觉;②喻指不同的人牛境遇,包括得意与失意,顺境与逆境…③作为情感表达的线索.(6分,每点2分.
(2)此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作为散文考查结尾的作用,就要考虑到它的表现手法,与开头有无呼应关系,结构是否严谨,是否是卒章显志,对主题所有无深化作用.另外,对于读者而言,有没有留下想象空间,是否言有尽而意无穷.以上术语复习中应牢记.这句话语义双关,表面上写顺应自然,实则表现作者的人生价值观念,同时表达出作者的人生感悟.
(3)此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理解标题的作用,就要考虑到结构上有无线索作用,内容上考虑对人物形象、文章中心所起的作用.“炎凉”表明竹席给人带来的特殊感觉,喻指不同的人生境遇,同时本标题作为文章主旨,起到点睛之作用.
参考答案:(1)CE
(2)①这句话语意双关,表面上写对待席子的态度要顺其自然,实际上表达对待人生境遇应该洒脱、旷达.②与篇末“炎凉,本来就半点由不得人的”一起表达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卒章显志.(4分,每点2分.
(3)①竹席在不同季节给人炎凉的肌肤感觉;②喻指不同的人牛境遇,包括得意与失意,顺境与逆境…③作为情感表达的线索.(6分,每点2分.
看了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访隐者叶绍翁开门迎客着山袍井畔猕猴一树桃。儿向 2020-05-16 …
例:读李商隐,我懂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一种无私的奉献:读.,我懂得“..”是一种 2020-05-21 …
暮秋独游曲江的解释暮秋独游曲江李商隐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2020-06-09 …
以叶隐形兄弟们帮帮我=.=.文章原文:楚人贫居,读《淮南方》,得“螳螂伺蝉自障叶,可以隐形”,遂 2020-06-28 …
①前天同两女孩到西湖山中游玩,天忽下雨。我们仓皇奔走,看见前面有一小庙,庙门口有三家村,其中一家是 2020-06-30 …
翻译两句文言文:1.四年以老致仕.卒,予恤如制.2.贼不虞我,急趋之,可得志也 2020-06-30 …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炎凉张晓风①我有一张竹席,每到五六月,天气渐趋暖和, 2020-07-10 …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房东庐隐①我们坐着山兜,停在一座山坡上,那里有一所三楼三底的中国式洋 2020-07-13 …
谁能告诉我叶率体色素提取实验中的滤液细线为什么要越细越齐越好?还有实验后要洗手的原因?还有研钵中要加 2020-12-04 …
翻译两句文言文:1.四年以老致仕.卒,予恤如制.2.贼不虞我,急趋之,可得志也 2020-1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