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18分)“辽宁舰”上最后的八天七夜——追记航空工业英模罗阳辛阳何勇白天亮这是罗阳最后的八天七夜。11月25日,沈阳。天色阴沉,寒风凛冽。在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18分) “辽宁舰”上最后的八天七夜 ——追记航空工业英模罗阳 辛阳 何勇 白天亮 这是罗阳最后的八天七夜。 11月25日,沈阳。天色阴沉,寒风凛冽。 在外奔波17天。罗阳回家了。傍晚时分,汽车缓缓开进了中航工业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家属区。 车窗外,有他熟悉的温暖的家。可他,永远回不去了。 “辽宁舰”上的八天七夜,是他和同事们,和他心爱的战机共同度过的最后一段时光。让我们走进罗阳最后的八天七夜,细说这位“航空英雄”和他执着的航空信念…… 11月18日 晴 初登“辽宁舰” 带着旅途奔波的疲惫,11月18日早晨7时,罗阳乘坐直升机登上“辽宁舰”,开始执行歼-15起降飞行训练任务。 罗阳匆匆把行李放下,没有做任何整理。巨大的压力像一双无形的大手扼住了他。 他很着急。上舰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急着询问此次海试飞机每天怎么训练,今后8天里的日程安排。 褚晓文比罗阳早登上“辽宁舰”几日,情况要比罗阳熟悉一些。他曾嘱咐罗阳,上了“辽宁舰”,最好先认认门,这里太大了。 13时30分,上午海试飞行结束。罗阳并没有按照褚晓文交代的来熟悉“辽宁舰”上的生活,而是到各个仓位,到飞机塔台,到方舱……他想要尽快地熟悉这里的工作环境。“我来得晚,第一次上船,我对船不了解。”罗阳这样对褚晓文说。褚晓文回忆说:“他很心急,希望能一下子进入到工作状态。” 11月19日至21日 晴 基建日 浩瀚的大海,一望无边。 此后的几天,舰载机——歼-15海试飞行后要接受例行检查,同时飞行人员也要进行基础的流程演练,“辽宁舰”也要进行适时的“体检”。 “辽宁舰”少了些发动机巨大的轰鸣声,安静了许多。 罗阳依旧停不下来。他想知道每一个细节。他向海军询问下一步海试飞行的工作要求,向空军询问今后对飞机制造的要求,向总设计师孙聪询问飞机试飞时还需要做哪些改进,向司令员和参谋长询问舰载机能否满足中国海军的需求。他在为下次随船海试做着准备工作。 每天晚上6时,航空例会和晚餐后,罗阳和褚晓文都要在甲板上走走。褚晓文说,罗阳能走上10到12圈,“他在思考,思考着歼-15以及沈飞和中国航空的未来”。 11月23日、24日 晴 海试日 轰鸣。震得人心中翻腾。 歼-15起落时巨大的轰鸣声牵动着“辽宁舰”上的每一个人。 罗阳看待歼-15,如同看待自己的孩子一般。每次起降,罗阳总是在距离它最近的位置。 罗阳是接替谢根华上舰的,谢根华告诉罗阳,飞机起降时产生的巨大轰鸣,可以通过张大嘴巴大声呼喊来抵消对人体的影响。 然而,每次起飞降落,罗阳都要拿出笔记本,在上面写下些什么,似乎忘记了谢根华和他所说的这些要点。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公司董事长孟军说,他是在记录飞机起降时的位置。 压力。压得人喘不过气。 舰载机——歼-15,中国国防的期盼,全世界在瞩目。歼-15海试,不能失误,更不能失败。 从飞机立项到设计、制造、飞行,罗阳都参与其中。看着自己亲自研发制造的飞机就要首飞,充满了热爱、期待,但又充满了无限担心,压力之大、责任之重,难以想象。 “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体验罗阳的巨大压力,”孟军说,“作为歼-15的研发制造者,在一旁观看、记录着舰情况可以说是提心吊胆。而歼-15起飞时巨大的轰鸣声,更是震得人心脏难以承受,但罗阳却坚持记录了任何一批次飞机的触舰、复飞等动作,他的观看点离飞机最近距离不超过20米。” 兴奋。激动得忘了病痛。 11月24日,“辽宁舰”首批舰载机全部完成航母起降飞行训练。 “任务完成了,我很欣慰。”由于保密要求,这是罗阳上舰后打给妻子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电话。 11月25日 阴霾 返航日 成功,离舰,鲜花。 人们在拥抱,在欢呼,在庆祝。 罗阳显得有些疲惫,他没有和身边的人拥抱,没有像他们那样激动;他只有淡淡的微笑,略带疲惫的微笑。 欢迎的人群中,谢根华在,褚晓文也在。可是他们在甲板上没有看到老罗,再往甲板下面看,看到了孟军、孙聪。褚晓文说,罗阳是最后才下来的。 褚晓文对迟迟下来的罗阳说:“辛苦了。” 舰载机——歼-15成功起飞,而罗阳却倒下了,不再起来。 送别罗阳的人说,他的遗容很安详。 (选自2012年12月12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小题1:请结合文本概括航空工业英模罗阳的品质特点。(4分) 答: 小题2:简要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作用。(4分) 罗阳显得有些疲惫,他没有和身边的人拥抱,没有像他们那样激动;他只有淡淡的微笑,略带疲惫的微笑。 答: 小题3:简要分析这篇文章语言的主要特点。(4分) 答: 小题4:这篇新闻报道,采用了日记的形式,你认为这样写作有什么好处?(6分) 答: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①有强烈的爱国情怀。②有执着的信念。③有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④无私奉献(或“爱岗敬业”),一丝不苟(或“认真负责”)。(4分,每点1分) 小题2:①罗阳的表现与庆祝的现场热烈构成对比,体现压力和病痛已使罗阳疲惫至极(2分);②此时罗阳是冷静而客观的,这表现了他强烈的事业责任感(2分)。 小题3:①运用短句,简洁有力。如“压力。压得人喘不过气”突出强调了人物所面临的压力之巨大。(分析“轰鸣。震得人心中翻腾”“成功,离舰,鲜花”等亦可)②运用整句,句式整齐,语流贯通。如“他向海军询问……向空军询问……向总设计师孙聪询问……向司令员和参谋长询问……”,使用排比句式,表现了罗阳工作的紧张繁忙,体现他强烈的责任心。(分析“而是到各个仓位,到飞机塔台,到方舱”“人们在拥抱,在欢呼,在庆祝” 等亦可)③形象生动。如“巨大的压力像一双无形的大手扼住了他”,运用比喻,形象地写出了压力之巨大。(分析“罗阳看待歼-15,如同看待自己的孩子一般”等亦可)(4分,答出其中两条即可,每条中特点1分,分析1分) 小题4:①以日记的形式,便于展开顺叙,使文章条理清晰。②突出时间的紧迫性,渲染强调人物工作的紧张和面临的压力之巨大。③回忆这一段时间中人物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便于更全面地表现罗阳,表达对他的追忆与缅怀。(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
小题1: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分析人物性格,必须从人物的言行出发,分析人物言行的原因,从而分析人物的性格。这就需要从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具体分析。如原文中有“罗阳并没有按照褚晓文交代的来熟悉‘辽宁舰’上的生活,而是到各个仓位,到飞机塔台,到方舱……他想要尽快地熟悉这里的工作环境。‘我来得晚,第一次上船,我对船不了解。’罗阳这样对褚晓文说”表明罗阳有着极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小题2: |
看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一个韩国女子组合用拼音读叫“ga·rua”用拼音拼出来读,这个的英文怎么拼写用拼音读叫“ga·ru 2020-05-14 …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A.他的散文多用排比句,语势流畅,读之,有一泻千里之感。B 2020-05-15 …
急、、、!问一个“字”;“竹”旁,下面一个“司”.这“字”怎么读?他的具体意思是什么?子体,上下结 2020-05-23 …
看了《景阳冈》,班里的同学对现在还要不要读这样的故事发生了争执.看了《景阳冈》,同学们议论开了.现 2020-06-15 …
阅读毕亮的《会走路的花》,完成下列各题。①我在昭苏高原垦区住了四年,见了四年昭苏的云起云落。当我意 2020-06-18 …
nafion这个怎么读nafion中文全称全氟磺酸-聚四氟乙烯共聚物师兄师姐们都怎么读这个的,讲解 2020-07-07 …
下列各句中,加粗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A.他的散文多用排比句,语势流畅,读之,有一泻千里之感。B 2020-07-10 …
二、拓展延伸(一)课内阅读阅读“这来的便是闰土。……我也说不出话”几段,回答问题。8.文中的“厚障 2020-07-12 …
英语音标[θru]这个音怎么发.是都发还是有些发有些不发.madeitthrough读这个的时候发 2020-07-23 …
Exynos怎么读,这样的陌生英语词怎么读?哪几个字母一起发音 2020-1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