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欲”与生俱来,源于内心的渴望,关系到人性完善以及人类生活的和谐。儒学大家们都将“欲”作为自己研究的重要问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

题目详情
“欲”与生俱来,源于内心的渴望,关系到人性完善以及人类生活的和谐。儒学大家们都将“欲”作为自己研究的重要问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
--《孟子•尽心下》
材料二 故圣人之制民,使之有欲,不得过节;使之敦朴,不得无欲;无欲有欲,各得以足,而君道得矣。
--董仲舒《春秋繁露•保位权》
材料三 欲是情发出来底。心如水,性犹水之静,情则水之流,欲则水之波澜,但波澜有好底,有不好底。欲之好底,如我欲仁之类;不好底,则一向奔驰出去,若波涛翻滚。大段不好底欲,则灭却天理。如水之壅决,无所不害。
--《朱子语类》卷五
材料四 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夫以千万倍之勤劳,而己又不享其利,必非天下之人情所欲居也……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公。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孟子认为修养心性的最好办法是什么?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的观点有何不同?两段材料侧重点分别是什么?
(3)据材料三说明朱熹区分“欲”之好坏的标准是什么?指出朱熹思想的特点。
(4)概括材料四中黄宗羲的人欲观。他超越前人的见解是什么?据材料分析不可能实现的原因。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根据材料一“养心莫善于寡欲”可以归纳为“寡欲”或减少欲望.
(2)第一小问不同,根据材料二“圣人之制民,使之有欲,不得过节”可以归纳为节制欲望;第二小问侧重点,根据材料一“养心莫善于寡欲”可以归纳为修身,根据材料二“无欲有欲,各得以足,而君道得矣”可以归纳为维护专制统治.
(3)第一小问标准,根据材料三“大段不好底欲,则灭却天理”可以归纳为天理或封建纲常;第二小问特点,结合所学,可以从人性论和修养论结合的角度来概括.
(4)第一小问人欲观,根据材料四“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可以归纳为自私自利是人正当欲望;第二小问见解,根据材料四“夫以千万倍之勤劳,而己又不享其利,必非天下之人情所欲居也”,可以从付出(义务)与索取(权利)的关系角度考虑;第三小问原因,根据材料四“为人君者不然,…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公”可以从君主专制的角度思考.
故答案为:
(1)减少欲望.
(2)欲望有度
侧重点:材料一侧重修身;材料二侧重维护专制统治.
(3)标准:是否符合封建伦理道德;
特点:把人性论和修养论结合起来.
(4)人欲观:自私自利是自然的人欲;
见 人要对社会尽义务,社会也要给人权利.(权利和义务相统一)
原因: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存在.
看了 “欲”与生俱来,源于内心的渴...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通过动作、语言或心理描写,用一两句刻画出下面的人物形象 撒娇的妹妹 和伤心的老人  2020-05-17 …

对待爱情上,应该是圣人还是小人对待爱情应该是伟大无私以他人为中心的圣人,还是只顾自己感受的小人  2020-05-22 …

30.“人生是荒诞的,现实是令人恶心的,人们在生活中充满恐惧感、迷惘感和孤独感。所以存在主义特别强  2020-06-16 …

《三个贪心的道人》看了这则寓言,有人说他们是“自作自受”,有人说是“多行不义必自毙”,也有人说他们  2020-06-27 …

有好奇心的名人有哪些?(要事迹)古今中外,很多名人之所以能够成就一番丰功伟绩也都离不开好奇心的驱使.  2020-11-04 …

英语翻译琴晚.训大厅果阵时,听到个friend系自己间房度喊左好耐好耐..我都唔知,其实点解哩个世界  2020-11-11 …

英语翻译他如此粗心以至于没有注意这个错误(so..asto)只有人类具有语言天赋(alone)你说得  2020-11-25 …

拆字请仿照下面任意一个例子,写一段话例:(1)“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是天大的事.“食”字是“人”字  2020-11-28 …

鸟儿为什么会飞?人类为什么不能飞呢?因为鸟的骨头是空心的,而人类的骨头是实心的,而且鸟的骨头和我们人  2020-12-17 …

佛学是唯心主意还是辩证唯物主义?一个人的意志难道不是唯心的吗?人本身的意志是不是被唯物主义观改变了而  2020-1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