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梁曾,字贡父,燕人。至元十年,用累考及格,授云南诸路行省都事。十五年,转同知广南西道左右两江宣抚司事。明年,除知南阳府。南
题目详情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梁曾,字贡父,燕人。至元十年,用累考及格,授云南诸路行省都事。十五年,转同知广南西道左右两江宣抚司事。明年,除知南阳府。南阳在宋末为边鄙,桑柘未成,而岁赋丝,民甚苦之。曾请折输布,民便之。
三十年正月,至安南。其国有三门:中曰阳明,左曰日新,右曰云会。陪臣郊迎,将由日新门入。曾大怒曰:“奉诏不由中门,是我辱君命也。”即回馆既而请开云会门入曾复执不可始自阳明门迎诏入又责日燇亲出迎诏且讲新朝尚右之礼以书往复者三次具宣布天子威德而风其君入朝 世子陈日燇大感服,三月,令其国相陶子奇等从曾诣阙请罪,并上万寿颂、金册表章、方物,而以黄金器币奇物遗曾为赆,曾不受,以还诸陶子奇。八月,还京师,入见,进所与陈日燇往复议事书。帝大悦,解衣赐之,右丞阿里意不然,帝怒曰:“梁曾两使外国,以口舌息兵戈,尔何敢尔!“或谗曾受安南赂者,帝以问曾,曾对曰:“安南以黄金器币奇物遗臣,臣不受,以属陶子奇矣。“仍乘传之任淮安。到官,兴学校,厉风俗,河南行省事有疑者,皆委曾议之。大德元年,除杭州路总管。请禁莫夜鞫囚、游街、酷刑,朝廷是之,著为令。四年,丁内艰。先是,丁忧之制未行,曾上言请如礼。七年,除潭州路总管,以未终制,不赴。寻召还京,辞以母丧未葬,扶柩北归。四年,以疾辞归,敕赐药物,存问备至。延佑元年,还至汴梁,以病不复职,寓居淮南,杜门不通宾客,惟日以书史自娱。至治二年卒,年八十一。
(节选自《元史》)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___
A.即回馆/既而请开云会门入/曾复执不可/始自阳明门迎诏入/又责日燇亲出迎诏/且讲新朝尚右之礼/以书往复者/三次具宣布天子威德/而风其君入朝/
B.即回馆/既而请开云会门/入曾复执不可/始自阳明门迎诏入/又责日燇亲出迎诏/且讲新朝尚右之礼/以书往复者三次/具宣布天子威德/而风其君入朝/
C.即回馆/既而请开云会门/入曾复执不可/始自阳明门迎诏入/又责日燇亲出迎诏/且讲新朝尚右之礼/以书往复者/三次具宣布天子威德/而风其君入朝/
D.即回馆/既而请开云会门入/曾复执不可/始自阳明门迎诏入/又责日燇亲出迎诏/且讲新朝尚右之礼/以书往复者三次/具宣布天子威德/而风其君入朝/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路”,宋金元时代行政区划名,是仿唐代的“道”制而设置,“道”和“路”,最初都是监察区,后转化为行政区。
B.“世子”,在先秦时代是君位继承人的封号,汉朝以后用以称郡王的继承人,以区别皇位的继承人太子,还指藩属国的王位继承人。
C.“阙”,本意是皇宫前面的望楼,“城阙辅三秦”中的“城阙”即指帝都长安,“诣阙”,指奔赴朝廷、皇宫、或都城。
D.“丁内艰”,意为遭逢父母丧事。古代封建社会官员父母去世,官员必须停职,回家守制,又称“丁忧”,是传统的道德礼制。
(3)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梁曾擅长外交,成绩卓著。他两次出使安南,以言辞平息战事,成功说服安南国的世子陈日燇入朝请罪,从而取得了外交的胜利。
B.梁曾事君忠勤,深得信任。皇帝为表彰其出使安南之功,解衣赐之,这引发了阿里的不满,但皇帝怒斥了阿里,肯定了梁曾的功劳。
C.梁曾为官清廉,不贪钱财。安南送给梁曾许多贵重礼物,梁曾拒不接受,这让他后来得以在皇帝面前坦然应对说他接受安南财物的谗言。
D.梁曾恪守礼制,不肯苟且。梁曾出使安南,坚持要从中门入城;他还建议按照礼制施行居丧制度,他自己因服丧未满,拒绝到潭州赴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南阳在宋末为边鄙,桑柘未成,而岁赋丝,民甚苦之。
②请禁莫夜鞫囚、游街、酷刑,朝廷是之,著为令。
梁曾,字贡父,燕人。至元十年,用累考及格,授云南诸路行省都事。十五年,转同知广南西道左右两江宣抚司事。明年,除知南阳府。南阳在宋末为边鄙,桑柘未成,而岁赋丝,民甚苦之。曾请折输布,民便之。
三十年正月,至安南。其国有三门:中曰阳明,左曰日新,右曰云会。陪臣郊迎,将由日新门入。曾大怒曰:“奉诏不由中门,是我辱君命也。”即回馆既而请开云会门入曾复执不可始自阳明门迎诏入又责日燇亲出迎诏且讲新朝尚右之礼以书往复者三次具宣布天子威德而风其君入朝 世子陈日燇大感服,三月,令其国相陶子奇等从曾诣阙请罪,并上万寿颂、金册表章、方物,而以黄金器币奇物遗曾为赆,曾不受,以还诸陶子奇。八月,还京师,入见,进所与陈日燇往复议事书。帝大悦,解衣赐之,右丞阿里意不然,帝怒曰:“梁曾两使外国,以口舌息兵戈,尔何敢尔!“或谗曾受安南赂者,帝以问曾,曾对曰:“安南以黄金器币奇物遗臣,臣不受,以属陶子奇矣。“仍乘传之任淮安。到官,兴学校,厉风俗,河南行省事有疑者,皆委曾议之。大德元年,除杭州路总管。请禁莫夜鞫囚、游街、酷刑,朝廷是之,著为令。四年,丁内艰。先是,丁忧之制未行,曾上言请如礼。七年,除潭州路总管,以未终制,不赴。寻召还京,辞以母丧未葬,扶柩北归。四年,以疾辞归,敕赐药物,存问备至。延佑元年,还至汴梁,以病不复职,寓居淮南,杜门不通宾客,惟日以书史自娱。至治二年卒,年八十一。
(节选自《元史》)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___
A.即回馆/既而请开云会门入/曾复执不可/始自阳明门迎诏入/又责日燇亲出迎诏/且讲新朝尚右之礼/以书往复者/三次具宣布天子威德/而风其君入朝/
B.即回馆/既而请开云会门/入曾复执不可/始自阳明门迎诏入/又责日燇亲出迎诏/且讲新朝尚右之礼/以书往复者三次/具宣布天子威德/而风其君入朝/
C.即回馆/既而请开云会门/入曾复执不可/始自阳明门迎诏入/又责日燇亲出迎诏/且讲新朝尚右之礼/以书往复者/三次具宣布天子威德/而风其君入朝/
D.即回馆/既而请开云会门入/曾复执不可/始自阳明门迎诏入/又责日燇亲出迎诏/且讲新朝尚右之礼/以书往复者三次/具宣布天子威德/而风其君入朝/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路”,宋金元时代行政区划名,是仿唐代的“道”制而设置,“道”和“路”,最初都是监察区,后转化为行政区。
B.“世子”,在先秦时代是君位继承人的封号,汉朝以后用以称郡王的继承人,以区别皇位的继承人太子,还指藩属国的王位继承人。
C.“阙”,本意是皇宫前面的望楼,“城阙辅三秦”中的“城阙”即指帝都长安,“诣阙”,指奔赴朝廷、皇宫、或都城。
D.“丁内艰”,意为遭逢父母丧事。古代封建社会官员父母去世,官员必须停职,回家守制,又称“丁忧”,是传统的道德礼制。
(3)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梁曾擅长外交,成绩卓著。他两次出使安南,以言辞平息战事,成功说服安南国的世子陈日燇入朝请罪,从而取得了外交的胜利。
B.梁曾事君忠勤,深得信任。皇帝为表彰其出使安南之功,解衣赐之,这引发了阿里的不满,但皇帝怒斥了阿里,肯定了梁曾的功劳。
C.梁曾为官清廉,不贪钱财。安南送给梁曾许多贵重礼物,梁曾拒不接受,这让他后来得以在皇帝面前坦然应对说他接受安南财物的谗言。
D.梁曾恪守礼制,不肯苟且。梁曾出使安南,坚持要从中门入城;他还建议按照礼制施行居丧制度,他自己因服丧未满,拒绝到潭州赴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南阳在宋末为边鄙,桑柘未成,而岁赋丝,民甚苦之。
②请禁莫夜鞫囚、游街、酷刑,朝廷是之,著为令。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D “曾”为人名,作“复执不可”的主语,其前断句,排除B、C;“三次”这里是数量短语,作定语,后置,其前不可断,排除A.句子翻译为:立即回到驿馆.不久,该国又打开云会门请梁曾进去,梁曾又坚持不进,后来才从阳明门迎诏进城.梁曾要求陈日燇亲自出来迎诏,讲明元朝重右的礼节.用书信的形式和陈日燇多次交流,详细地宣布天子的威德,劝告他们的国君入朝.
(2)D “丁内艰”指母亲去世.
(3)A “成功说服安南国的世子陈日燇入朝请罪”错,安南国入朝请罪的人物错误,原文为“令其国相陶子奇等从曾诣阙请罪”,应该是“陶子奇等”.
(4)①边鄙:边疆地区;岁:每年;赋:征收;苦:感到困苦、痛苦.句子翻译为:南阳在宋末属边疆地区,桑柘树尚未长成,而每年(这时候就)要征收蚕丝,百姓为此感到很困苦.
②莫:通“暮”,夜晚;鞫:审问;是:认为正确;著:写.句子翻译为:(他)上奏请求禁止夜间审讯囚犯、游街、酷刑,朝廷认为他的建议是对的,(就)写成法令.
答案:
(1)D
(2)D
(3)A
(4)①南阳在宋末属边疆地区,桑柘树尚未长成,而每年(这时候就)要征收蚕丝,百姓为此感到很困苦.
②(他)上奏请求禁止夜间审讯囚犯、游街、酷刑,朝廷认为他的建议是对的,(就)写成法令.
参考译文:
梁曾字贡父,燕人.至元十年因考核及格而授云南诸路行省都事.十五年,转任同知广南西道左右两江宣抚司事.第二年被授予南阳府知府.南阳在宋末属边疆地区,桑柘树尚未长成,而每年(这时候就)要征收蚕丝,百姓为此感到很困苦.梁曾请求折算成布匹来交纳,百姓认为这样很方便.
三十年正月梁曾到达安南.其国都有三座门,中间的叫阳明门,左边的叫日新门,右边的叫云会门.陪臣在郊外迎接梁曾等人,将从进日新门进入.梁曾特别生气地说:“奉皇帝命令而来,不从中门进入,这是我有辱君命.”立即回到驿馆.不久,该国又打开云会门请梁曾进去,梁曾又坚持不进,后来才从阳明门迎诏进城.梁曾要求陈日燇亲自出来迎诏,讲明元朝重右的礼节.用书信的形式和陈日燇多次交流,详细地宣布天子的威德,劝告他们的国君入朝.世子陈日燇深为感动佩服.三月,让安南国相陶子奇等随梁曾到朝廷请罪.并献上万寿颂、金册表章、土产,还拿黄金、器物、丝绸、珍奇物品,送给梁曾作为礼物,梁曾拒不接受,将原物交还陶子奇.八月回京师入宫见帝,献上与陈日燇往来议事的记载.皇帝非常高兴,解下自己的衣服赐给他,右丞相阿里认为这样不对,皇帝生气地说:“梁曾两次出使外国,用言辞平息了战争,你怎么敢这样呢?”有人进谗言说梁曾接受安南贿赂,皇帝用这件事来询问梁曾,曾回答说:“安南把黄金、器物、丝绸、珍奇物品赠送给我,我没接受,还给陶子奇了.”他于是乘驿站的车马赶回淮安上任.他到任后在淮安兴办学校,整肃风俗,河南行省有疑难的事,都委托曾商议.
大德元年,(梁曾)被授予杭州路总管,(他)上奏请求禁止夜间审讯囚犯、游街、酷刑,朝廷认为他的建议是对的,写成法令.四年,母亲去世,归家守孝.在这之前,守孝的制度没有施行,他上奏按礼实施守孝制度.七年授潭州路总管,因服丧期未满没赴任.不久召回京师,因为母亲灵柩尚未下葬而推辞,扶灵柩北上.四年因病辞官归乡,皇帝下令赏赐药物,慰问关怀很周到.延祐元年,回至汴梁,因病不再复职,居住在淮南,闭门不与宾客交往,每天以读书史为乐.至治二年逝世,享年八十一岁.
(2)D “丁内艰”指母亲去世.
(3)A “成功说服安南国的世子陈日燇入朝请罪”错,安南国入朝请罪的人物错误,原文为“令其国相陶子奇等从曾诣阙请罪”,应该是“陶子奇等”.
(4)①边鄙:边疆地区;岁:每年;赋:征收;苦:感到困苦、痛苦.句子翻译为:南阳在宋末属边疆地区,桑柘树尚未长成,而每年(这时候就)要征收蚕丝,百姓为此感到很困苦.
②莫:通“暮”,夜晚;鞫:审问;是:认为正确;著:写.句子翻译为:(他)上奏请求禁止夜间审讯囚犯、游街、酷刑,朝廷认为他的建议是对的,(就)写成法令.
答案:
(1)D
(2)D
(3)A
(4)①南阳在宋末属边疆地区,桑柘树尚未长成,而每年(这时候就)要征收蚕丝,百姓为此感到很困苦.
②(他)上奏请求禁止夜间审讯囚犯、游街、酷刑,朝廷认为他的建议是对的,(就)写成法令.
参考译文:
梁曾字贡父,燕人.至元十年因考核及格而授云南诸路行省都事.十五年,转任同知广南西道左右两江宣抚司事.第二年被授予南阳府知府.南阳在宋末属边疆地区,桑柘树尚未长成,而每年(这时候就)要征收蚕丝,百姓为此感到很困苦.梁曾请求折算成布匹来交纳,百姓认为这样很方便.
三十年正月梁曾到达安南.其国都有三座门,中间的叫阳明门,左边的叫日新门,右边的叫云会门.陪臣在郊外迎接梁曾等人,将从进日新门进入.梁曾特别生气地说:“奉皇帝命令而来,不从中门进入,这是我有辱君命.”立即回到驿馆.不久,该国又打开云会门请梁曾进去,梁曾又坚持不进,后来才从阳明门迎诏进城.梁曾要求陈日燇亲自出来迎诏,讲明元朝重右的礼节.用书信的形式和陈日燇多次交流,详细地宣布天子的威德,劝告他们的国君入朝.世子陈日燇深为感动佩服.三月,让安南国相陶子奇等随梁曾到朝廷请罪.并献上万寿颂、金册表章、土产,还拿黄金、器物、丝绸、珍奇物品,送给梁曾作为礼物,梁曾拒不接受,将原物交还陶子奇.八月回京师入宫见帝,献上与陈日燇往来议事的记载.皇帝非常高兴,解下自己的衣服赐给他,右丞相阿里认为这样不对,皇帝生气地说:“梁曾两次出使外国,用言辞平息了战争,你怎么敢这样呢?”有人进谗言说梁曾接受安南贿赂,皇帝用这件事来询问梁曾,曾回答说:“安南把黄金、器物、丝绸、珍奇物品赠送给我,我没接受,还给陶子奇了.”他于是乘驿站的车马赶回淮安上任.他到任后在淮安兴办学校,整肃风俗,河南行省有疑难的事,都委托曾商议.
大德元年,(梁曾)被授予杭州路总管,(他)上奏请求禁止夜间审讯囚犯、游街、酷刑,朝廷认为他的建议是对的,写成法令.四年,母亲去世,归家守孝.在这之前,守孝的制度没有施行,他上奏按礼实施守孝制度.七年授潭州路总管,因服丧期未满没赴任.不久召回京师,因为母亲灵柩尚未下葬而推辞,扶灵柩北上.四年因病辞官归乡,皇帝下令赏赐药物,慰问关怀很周到.延祐元年,回至汴梁,因病不再复职,居住在淮南,闭门不与宾客交往,每天以读书史为乐.至治二年逝世,享年八十一岁.
看了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为宣传阅读的重要性,更好地促进全民阅读,请你设计一条宣传短语 2020-03-31 …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问题.司空图字表圣,河中虞乡人.咸通末擢进士,礼部侍郎王 2020-05-17 …
英语翻译亮屯于阳平,遣魏延诸军并兵东下,亮惟留万人守城.晋宣帝(司马懿)率二十万众拒亮,而与(魏) 2020-06-09 …
画家将一幅画装裱在与画比例相同的矩形宣传牌上,使四周空余部分面积占整个宣传画面积的1/10且上、下 2020-07-16 …
[一元二次方程]画家将一幅画装裱在与画比例相同的矩形宣传牌上,使四周空余部分面积占整个宣传牌面积的 2020-07-16 …
谁知道下面故事的文言原文有人问墨子:“你为什么要从事正义,十个人中只有一个人宣传正义!”墨子说:“ 2020-07-28 …
郭冲三事曰:空城计翻译!亮屯于阳平,遣魏延诸军并兵东下,亮惟留万人守城.晋宣帝率二十万众拒亮,而与延 2020-11-08 …
《元史•百官志》有云:“宣慰司,掌军民之务,分道以总郡县,行省有致令则布于下,郡县有请则为达于省.” 2020-11-27 …
找伙伴(把下列词语用线搭配起来)宣告十五大文件宣传成立宣布共产主义宣读通知宣讲破产展开未来展示商品展 2020-12-0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人大会上代表提出“政府、媒体、家庭、学校应该利用一切机会宣传阅读,提高人 2021-0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