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是家!是谁说的

题目详情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是家!是谁说的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这句话取自宋代李觏的〈乡思〉,原诗如下:
  《乡思》
  (宋)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
  ,
  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
  碧山还被暮云遮.
①落日:太阳落山的极远之地.②望极天涯:极目天涯.一、二两句说:人们说落日的地方就是天涯,可是极目天涯还是见不到家乡的影子,可见家乡之遥远.③碧山:这里泛指青山.三、四两句说:已经怨恨青山的重重阻隔,而青山又被层层的暮云遮掩,可见障碍之多.
  资料:
  1.〔李觏〕(1009-1059)字泰伯,南城(今江西省)人,世称盯江先生,又称直讲先生,曾任太学说书、权同管勾太学等职.其诗受韩愈、皮日休等人影响,词句意思具有独特风格.有《李直讲先生文集》.
  2.这首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分别采取层层递进的写法表现出诗人思念家乡的强烈感和迫切感.
  赏析:
  乡思是人类普遍共有的一种美好情感.落日黄昏,百鸟归巢,群鸦返林,远在异乡的游子,触景生情,难免生发乡思之愁.这首诗所表现的,正是游子在落日黄昏时所滋生的浓郁乡思.
  诗的一二句从远处着笔,写诗人极目天涯时所见所感.人们常说落日处是天涯,可“我”望尽天涯,落日可见,故乡却不可见,故乡远在天涯之外.诗人极力写出故乡的遥远.诗人对空间距离这一异乎常人的感受,虽出乎常理之外,却在情理之中.
  诗的三四句从近处着墨,写诗人凝视碧山的所见所感.第三句承上启下,既补充说明“不见家”之由,又“暗渡陈仓”,由前二句着眼于空间的距离转到着眼于空间的阻隔.故乡不可见,不仅因为距离遥远,还因为路途阻隔.故乡为碧山阻隔,已令人惆怅不已,何况眼下碧山又被暮云遮掩.诗人的视野由远而近、由大而小地收缩,色彩由明而暗地变化,乡思愈来愈浓,以至浓得化不开.
  钱钟书说:“诗歌里有两种写法:一是天涯虽远,而想望中的人更远;二是想望中的人物虽近,却比天涯还远.”这首诗属于第一种写法.诗人写空间距离之远,遥望家乡的视线被碧山、暮云层层阻隔,给人以故乡遥不可即之感,突出了诗人归乡无计的无奈和痛苦,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真挚浓厚的思念之情.
  翻译:
  人们说:日落处就是天尽头可是望到天涯也看不到我的家本来
  绿山阻隔已令人十分遗憾,可这碧绿的山偏偏又被傍晚的云气笼罩!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而且因关山阻隔又被暮云笼罩的情景下
  十分沉重的心情.
看了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是...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最近,在极夜结束后,南极的企鹅观测到了日出.问在这时北极的白熊看到了什么现象?(不是日落大家好好想想  2020-03-30 …

语文阅读《家园落日》1,作者是怎样描写家园落日的?文章这样大肆渲染家园落日有什么用意?2,人在家园  2020-06-06 …

某年3月9日,我国科考队员在中国北极黄河站(78°55‘N,11°56’E)观看了极夜后的首次日出  2020-06-13 …

为什么《小王子》不看日出呢?小王子在心情不好的时候就去看日落,但是日落的过程会产生消极的一面,应为  2020-06-28 …

某地理小组野外考察日志记录,某日北京时间7:00太阳从正东方升起,日落时北京时间19:15,晚上观北  2020-11-06 …

某地理小组野外考察日志记录,某日北京时间7:00太阳从正东方升起,日落时北京时间19:15,晚上观北  2020-11-06 …

据报道,某年3月9日,我国科考队在中国北极黄河站(78°55‘N,11°56’E)观看了极夜后的首次  2020-11-06 …

在昆仑站(80度30分S,77度E)看日落时.我国西安(34度N,109度E)所在地区时是多少?求详  2020-11-21 …

如表为天津连续两日日出与日落时刻(北京时间).此时()当日次日日出日落日出日落5:40[18:485  2020-12-03 …

二分二至日日出日落问题拿夏至日举例来说,此时全球除了极昼极夜地区都是日出东北,日落西北,那在北回归线  2021-0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