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化学-->
锡、铅均是第ⅣA族元素.在溶液中Pb2+很稳定而为Pb4+不稳定.(1)加热条件下用CO还原PbO可得到单质铅.己知:①2Pb(s)+O2(g)=2PbO(s)△H=-438kJ/mol②2CO(g)+O2(g)=2CO2(g)△H=-566kJ/mol
题目详情
锡、铅均是第ⅣA 族元素.在溶液中Pb2+很稳定而为Pb4+不稳定.

(1)加热条件下用CO还原PbO可得到单质铅.己知:
①2Pb(s)+O2(g)=2PbO(s)△H=-438kJ/mol
②2CO(g)+O2(g)=2CO2(g)△H=-566kJ/mol
则CO还原PbO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
(2)硝酸铅与锡可发生置换反应:Pb2++Sn⇌Pb+Sn2+,常温下,反应过程中金属离子(R2+表示Pb2+、Sn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①t1、t2时刻生成Sn2+速率较大的是___.
②若将500ml 1.2mol/LPb(NO3)2与2.4mol/LSn(NO3)2等体积混合后,再向溶液中加入0.2molPb、0.2molSn,此时v(正)___v(逆)(填“>”、“<”).
(3)消除废水中Pb2+造成污染的方法有多种,其中之一是将其转化为沉淀,己知常温下几种铅的难溶化合物的Ksp:Ksp[Pb(OH)2]=1.2×10-16,Ksp(PbS)=8×10-28,从更有利于除去污水中Pb2+的角度看,处理效果最差的是将Pb2+转化为___沉淀.若用FeS将Pb2+转化为PbS,则相应转化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己知Ksp(FeS)=6×10-18).
(4)铅元素在生活中常用做铅蓄电池,请写出铅蓄电池充电时的总反应方程式:___.

(1)加热条件下用CO还原PbO可得到单质铅.己知:
①2Pb(s)+O2(g)=2PbO(s)△H=-438kJ/mol
②2CO(g)+O2(g)=2CO2(g)△H=-566kJ/mol
则CO还原PbO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
(2)硝酸铅与锡可发生置换反应:Pb2++Sn⇌Pb+Sn2+,常温下,反应过程中金属离子(R2+表示Pb2+、Sn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①t1、t2时刻生成Sn2+速率较大的是___.
②若将500ml 1.2mol/LPb(NO3)2与2.4mol/LSn(NO3)2等体积混合后,再向溶液中加入0.2molPb、0.2molSn,此时v(正)___v(逆)(填“>”、“<”).
(3)消除废水中Pb2+造成污染的方法有多种,其中之一是将其转化为沉淀,己知常温下几种铅的难溶化合物的Ksp:Ksp[Pb(OH)2]=1.2×10-16,Ksp(PbS)=8×10-28,从更有利于除去污水中Pb2+的角度看,处理效果最差的是将Pb2+转化为___沉淀.若用FeS将Pb2+转化为PbS,则相应转化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己知Ksp(FeS)=6×10-18).
(4)铅元素在生活中常用做铅蓄电池,请写出铅蓄电池充电时的总反应方程式: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①2Pb(s)+O2(g)=2PbO(s)△H=-438kJ/mol②2CO(g)+O2(g)=2CO2(g)△H=-566kJ/mol②-①2得,CO(g)+PbO(s)=Pb(s)+CO(g)△H=-64kJ/mol,故答案为:CO(g)+PbO(s)=Pb(s)+CO(g)△H=-64kJ/mo...
看了 锡、铅均是第ⅣA族元素.在溶...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我的理想作文600字第一段:我的理想是……第二段: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理想.第三段:怎样实现自己的理想 2020-05-13 …
英语翻译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其中第一句"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 2020-05-14 …
“领导和参与辛亥革命的力量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第一是作为原来的统治者的士绅阶层,第二是以反对满族统治 2020-05-16 …
李元礼风格秀整,高自标持,欲以天下名教是非为己任.后进之士,有升其堂者,皆以为登龙门. 2020-06-15 …
李元礼风格秀整,高自标持,欲以天下名教是非为己任.后进之士,有升其堂者,皆以为登龙门.翻译:李元礼 2020-06-15 …
孔觊,字思远,会稽山阴人.觊少骨鲠有风力,以是非为己任.为人使酒仗气,每醉辄弥日不醒,僚类之间,多 2020-06-16 …
英语翻译我在表姐家住了几天.第一天我和姐玩得很开心.第二天早上我和姐出门散步.途中,我发现自己穿错了 2020-11-07 …
动物之所以生生不息,代代相传是因为动物具有行为,“民以食为天,”动物通过行为解决自己生存的第一需要; 2020-12-12 …
列宁说:“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列宁之所以这样说是 2020-12-24 …
“领导和参与辛亥革命的力量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第一是作为原来的统治者的士绅阶层,第二是以反对满族统治为 2021-0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