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蜜蜂白恶病特效药
题目详情
蜜蜂白恶病特效药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养殖蜜蜂是一条稳妥的致富门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蜂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市场前景好.在蜜蜂养殖过程中,蜜蜂病害是困扰蜜蜂养殖的重要因素.研究防治蜜蜂疾病,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治,对保证绿色蜂产品的产量及品质,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一.蜜蜂疾病的预防技术
蜜蜂养殖要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蜜蜂疾病的预防主要包括蜂场卫生、蜂具及蜂巢的消毒、抗病品种的选育等措施.
1.保持蜂场卫生
经常清扫蜂场,集中处理蜂尸及脏物,并用石灰水消毒蜂场;蜂场场址选择干净、向阳、背风、空气新鲜、周围无污染的地方.不用来历不明的花粉、蜂密、巢脾、蜂箱等,并保证蜜蜂饮水器的清洁,在水中加入0.05%~0.10%的食盐,以满足蜜蜂对水和无机盐的需要;另外要对蜂群进行病史调查,做好纪录以方便管理.
2.蜂场消毒
蜂场消毒通常有机械消毒:如对蜂箱、蜂具、巢脾等,可用清扫、铲刮、洗涤等方法清除病原体;物理消毒:如对工作服、箱内保温物、来历不明的蜂饲料等,用日光、烘烤、灼烧、煮沸及紫外线等杀灭病原体;化学消毒:蜂场广泛采用此法,常用化学消毒药物有:10%~20%石灰乳或2%烧碱可用于蜂具消毒;0.1%新洁尔灭及4%的甲醛可用于美洲和欧洲幼虫腐臭病污染的蜂箱和巢脾消毒;KMnO4或0.5%~1.0% NaClO可用于被病毒和细菌污染的蜂箱和巢脾消毒;对于蜂螨、真菌、巢虫等病害可用CS2或SO2进行消毒.
3.抗病品种的选育
不同品种或同一品种各蜂群间在抗病性方面存在差异,如中蜂对大、小蜂螨具有很强抵抗力,而西方蜜蜂抵抗力差;西方蜜蜂对囊状幼虫病抵抗力强,而东方蜜蜂对囊状幼虫病抵抗力弱.因此,要根据每个品种蜜蜂抗病力强与弱,系统选育逐渐获得抗病性较强的品系.
二.蜜蜂疾病的防治技术
常见的蜜蜂疾病有:囊状幼虫病、麻痹病、美洲幼虫腐臭病、欧洲幼虫腐臭病、孢子虫病、螨病、白恶病.
1.囊状幼虫病.又名囊雏病,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幼虫传染病.春末夏初多发,主要传染源为被污染的饲料.染病幼虫大多在封盖后死亡,死虫头上翘,呈龙船形,囊状,无味,无粘性,易从巢房中移出.没有特效药可治.
药物治疗:将市售碘酊加水配成1%~3%的溶液再加少量白糖,配成稀糖液喷脾,使用浓度要由低到高,最好在傍晚使用;按每箱蜂用病毒灵1片,多种维生素1片,调入糖浆内喂蜂;选育抗病蜂种,加强饲养管理;密集蜂群,加强保护、保温;清巢,减少传染源;备足饲料提高蜂群抗病力.
2.麻痹病.又叫黑蜂病或瘫痪病,病原体为慢性麻痹病毒和急性麻痹病毒.一般春秋季在成年蜂中所发生的,多为麻痹病.春季发生的多为腹部膨大型,病蜂行动迟缓,身体颤抖,失去飞行能力;秋季出现的多为黑蜂型,身体瘦小,头尾发黑,颤抖.主要通过蜜蜂的饲料交换传播.
药物治疗:20万U的金霉素或新生霉素对入1kg糖浆,每框蜂喂50~100g,隔3~4d喂1次,3~4次为一疗程;或每千克糖浆加病毒灵3~4片,每框蜂喂50g,3~4次为一疗程.也可用1kg糖浆对板蓝根冲剂20g、土霉素2片,隔天喂1次,连用4次.同时替换蜂王,加强保温,防止蜂群受潮,给病蜂群饲喂奶粉、黄豆粉等蛋白质饲料,提高其抗病力.
3.美洲幼虫腐臭病.又叫烂子病,是由幼虫芽孢杆菌引起的一种封盖幼虫传染病,被污染的饲料和巢脾是传染源.腐烂的幼虫有黏性,挑起能拉细丝,有鱼臭味.
药物治疗:每群蜂用土霉素粉5万~10万U,混于0.5kg白糖中,加食用油揉成团连喂4~5d后改为隔天饲喂,直至不见烂子为止.每千克糖浆加土霉素5万~10万U,每框蜂喂25~50mL,隔2日1次,连续4次为1个疗程.加强检疫,杜绝病源,不购病蜂,禁用来路不明的饲料.
4.欧洲幼虫腐臭病.主要是未封盖幼虫的传染病.由蜂房链球菌、蜂房芽孢杆菌、蜜蜂链球菌和蜂房杆菌等多种细菌混合感染所致,春秋两季易发.染病幼虫在3~4日龄时死亡,死虫呈螺旋形皱缩,塌陷于房底,灰白色至黄色,最后变成黑色,有酸臭味,无粘性,易移出.
药物治疗:用每千克糖浆加入10万~20万U链霉素或土霉素,按每框蜂50~100g进行饲喂,每4~5d给药1次,连用3~4次为一疗程.防治:加强饲养管理,紧缩巢脾,饲料要充足.早春对病蜂群适当补饲蛋白质饲料,以提高蜂群的清巢力和抗病力.
5.孢子虫病.又叫蜜蜂微粒子病,是由蜜蜂微孢子虫引起的蜜蜂成虫慢性传染病.早春、晚秋和越冬期间多发.病蜂逐渐衰弱,头尾发黑,并伴有腹泻.失去飞翔力的病蜂常爬行,不久即死亡.
防治:备足优质越冬饲料和创造良好的越冬环境.对病群蜂箱、巢脾和蜂具彻底消毒,更换病群蜂王.1kg糖浆加入灭滴灵0.5g,每群每次喂0.3~0.5kg,每隔3~4d喂1次,连续喂4~5次为一疗程.
6.螨病.由大、小蜂螨体外寄生所致,症状表现为巢门前有许多翅足残缺的幼蜂爬行,工蜂从箱内拖出死蛹,致蜂群采集力下降,寿命缩短,蜂群势急剧下降.
药物治疗:燃烧硫磺,每2~3个蜂箱联在一起,每箱体用药5g.另外还有速杀螨、各种杀螨剂、高效杀螨片等.
7.白恶病.由于感染蜂球囊菌引起,使大幼虫和封盖幼虫死亡,死虫表面生出白色霉菌丝,症状表现为患病幼虫肿胀并长出白色绒毛,然后又皱缩、变成疏松的石灰状变硬,呈白色木乃伊状,雄蜂幼虫更易发病,大部分为封盖后的幼虫显示症状.
药物治疗:①黄柏、苦参、红花、银花、大青叶各15g、黄莲20g、大黄10g、甘草10g,交替制菌霉素喷喂;②苦参5g、藿香5g、生地3g、蛇床子3g、蒲公英3g;③金银花30g、连翅30g、蒲公英20g、川芎10g、草6g.以上中药煎成药汁500mL,加入到500mL的糖浆中,每天每群喂100mL,连续喂3~5d.
首次回答问题,送你了兄弟,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蜜蜂疾病的预防技术
蜜蜂养殖要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蜜蜂疾病的预防主要包括蜂场卫生、蜂具及蜂巢的消毒、抗病品种的选育等措施.
1.保持蜂场卫生
经常清扫蜂场,集中处理蜂尸及脏物,并用石灰水消毒蜂场;蜂场场址选择干净、向阳、背风、空气新鲜、周围无污染的地方.不用来历不明的花粉、蜂密、巢脾、蜂箱等,并保证蜜蜂饮水器的清洁,在水中加入0.05%~0.10%的食盐,以满足蜜蜂对水和无机盐的需要;另外要对蜂群进行病史调查,做好纪录以方便管理.
2.蜂场消毒
蜂场消毒通常有机械消毒:如对蜂箱、蜂具、巢脾等,可用清扫、铲刮、洗涤等方法清除病原体;物理消毒:如对工作服、箱内保温物、来历不明的蜂饲料等,用日光、烘烤、灼烧、煮沸及紫外线等杀灭病原体;化学消毒:蜂场广泛采用此法,常用化学消毒药物有:10%~20%石灰乳或2%烧碱可用于蜂具消毒;0.1%新洁尔灭及4%的甲醛可用于美洲和欧洲幼虫腐臭病污染的蜂箱和巢脾消毒;KMnO4或0.5%~1.0% NaClO可用于被病毒和细菌污染的蜂箱和巢脾消毒;对于蜂螨、真菌、巢虫等病害可用CS2或SO2进行消毒.
3.抗病品种的选育
不同品种或同一品种各蜂群间在抗病性方面存在差异,如中蜂对大、小蜂螨具有很强抵抗力,而西方蜜蜂抵抗力差;西方蜜蜂对囊状幼虫病抵抗力强,而东方蜜蜂对囊状幼虫病抵抗力弱.因此,要根据每个品种蜜蜂抗病力强与弱,系统选育逐渐获得抗病性较强的品系.
二.蜜蜂疾病的防治技术
常见的蜜蜂疾病有:囊状幼虫病、麻痹病、美洲幼虫腐臭病、欧洲幼虫腐臭病、孢子虫病、螨病、白恶病.
1.囊状幼虫病.又名囊雏病,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幼虫传染病.春末夏初多发,主要传染源为被污染的饲料.染病幼虫大多在封盖后死亡,死虫头上翘,呈龙船形,囊状,无味,无粘性,易从巢房中移出.没有特效药可治.
药物治疗:将市售碘酊加水配成1%~3%的溶液再加少量白糖,配成稀糖液喷脾,使用浓度要由低到高,最好在傍晚使用;按每箱蜂用病毒灵1片,多种维生素1片,调入糖浆内喂蜂;选育抗病蜂种,加强饲养管理;密集蜂群,加强保护、保温;清巢,减少传染源;备足饲料提高蜂群抗病力.
2.麻痹病.又叫黑蜂病或瘫痪病,病原体为慢性麻痹病毒和急性麻痹病毒.一般春秋季在成年蜂中所发生的,多为麻痹病.春季发生的多为腹部膨大型,病蜂行动迟缓,身体颤抖,失去飞行能力;秋季出现的多为黑蜂型,身体瘦小,头尾发黑,颤抖.主要通过蜜蜂的饲料交换传播.
药物治疗:20万U的金霉素或新生霉素对入1kg糖浆,每框蜂喂50~100g,隔3~4d喂1次,3~4次为一疗程;或每千克糖浆加病毒灵3~4片,每框蜂喂50g,3~4次为一疗程.也可用1kg糖浆对板蓝根冲剂20g、土霉素2片,隔天喂1次,连用4次.同时替换蜂王,加强保温,防止蜂群受潮,给病蜂群饲喂奶粉、黄豆粉等蛋白质饲料,提高其抗病力.
3.美洲幼虫腐臭病.又叫烂子病,是由幼虫芽孢杆菌引起的一种封盖幼虫传染病,被污染的饲料和巢脾是传染源.腐烂的幼虫有黏性,挑起能拉细丝,有鱼臭味.
药物治疗:每群蜂用土霉素粉5万~10万U,混于0.5kg白糖中,加食用油揉成团连喂4~5d后改为隔天饲喂,直至不见烂子为止.每千克糖浆加土霉素5万~10万U,每框蜂喂25~50mL,隔2日1次,连续4次为1个疗程.加强检疫,杜绝病源,不购病蜂,禁用来路不明的饲料.
4.欧洲幼虫腐臭病.主要是未封盖幼虫的传染病.由蜂房链球菌、蜂房芽孢杆菌、蜜蜂链球菌和蜂房杆菌等多种细菌混合感染所致,春秋两季易发.染病幼虫在3~4日龄时死亡,死虫呈螺旋形皱缩,塌陷于房底,灰白色至黄色,最后变成黑色,有酸臭味,无粘性,易移出.
药物治疗:用每千克糖浆加入10万~20万U链霉素或土霉素,按每框蜂50~100g进行饲喂,每4~5d给药1次,连用3~4次为一疗程.防治:加强饲养管理,紧缩巢脾,饲料要充足.早春对病蜂群适当补饲蛋白质饲料,以提高蜂群的清巢力和抗病力.
5.孢子虫病.又叫蜜蜂微粒子病,是由蜜蜂微孢子虫引起的蜜蜂成虫慢性传染病.早春、晚秋和越冬期间多发.病蜂逐渐衰弱,头尾发黑,并伴有腹泻.失去飞翔力的病蜂常爬行,不久即死亡.
防治:备足优质越冬饲料和创造良好的越冬环境.对病群蜂箱、巢脾和蜂具彻底消毒,更换病群蜂王.1kg糖浆加入灭滴灵0.5g,每群每次喂0.3~0.5kg,每隔3~4d喂1次,连续喂4~5次为一疗程.
6.螨病.由大、小蜂螨体外寄生所致,症状表现为巢门前有许多翅足残缺的幼蜂爬行,工蜂从箱内拖出死蛹,致蜂群采集力下降,寿命缩短,蜂群势急剧下降.
药物治疗:燃烧硫磺,每2~3个蜂箱联在一起,每箱体用药5g.另外还有速杀螨、各种杀螨剂、高效杀螨片等.
7.白恶病.由于感染蜂球囊菌引起,使大幼虫和封盖幼虫死亡,死虫表面生出白色霉菌丝,症状表现为患病幼虫肿胀并长出白色绒毛,然后又皱缩、变成疏松的石灰状变硬,呈白色木乃伊状,雄蜂幼虫更易发病,大部分为封盖后的幼虫显示症状.
药物治疗:①黄柏、苦参、红花、银花、大青叶各15g、黄莲20g、大黄10g、甘草10g,交替制菌霉素喷喂;②苦参5g、藿香5g、生地3g、蛇床子3g、蒲公英3g;③金银花30g、连翅30g、蒲公英20g、川芎10g、草6g.以上中药煎成药汁500mL,加入到500mL的糖浆中,每天每群喂100mL,连续喂3~5d.
首次回答问题,送你了兄弟,希望对你有帮助!
看了 蜜蜂白恶病特效药...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转基因技术可以改良动物品种,生产人类需要的药用蛋白.下列符合生产药用蛋白的是()A、养殖含生长激素 2020-05-13 …
关于小儿多种药物蛋白结合率比成人低,原因是A.血浆蛋白水平比成人低B.蛋白与药物结合能力差C.血p 2020-05-31 …
蜜蜂白天采蜜,夜间回巢休息,从功能上看,这是动物的行为.在蜂群中它们分工明确,相互合作,共同维护群 2020-06-21 …
蜜蜂白恶病特效药 2020-07-07 …
科学家将控制某药物蛋白合成的基因转移到白色来亨鸡胚胎细胞的DNA中,发育后的雌鸡就能产出含该药物蛋 2020-07-29 …
分析蜜蜂社会性生活中的一些问题.(1)蜜蜂有雄峰、工蜂和蜂王之分,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蜂群 2020-11-03 …
蜂群组织分工明确,这说明蜜蜂有行为;争当新蜂王时会相互咬杀,直至剩下最后一个,这是动物的行为,工蜂白 2020-12-01 …
分析蜜蜂白天活动对人类和植物的积极作用分析蜜蜂白天活动对人类和植物的积极作用要分析报告最好是调查报告 2020-12-19 …
(m01e•福建模拟)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以使哺乳动物本身变成“批量生产药物的工厂”.如0表示科学家将 2021-01-12 …
蜜蜂喂白糖酿出的蜜与采花粉酿出的蜜有什么不同?冬天北方没有花,养蜂人都是喂蜜蜂白糖,这样的蜂蜜质量有 2021-01-12 …
相关搜索:蜜蜂白恶病特效药